第376章 买年货(1 / 1)

加入書籤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这并不是说穷人的孩子就没有小孩子那天真烂漫的天性,只是他们懂事的克制住了。

随着王家的条件逐渐变好,王美燕的这种天性也逐渐被释放了出来,有了这个年纪所特有的朝气——活泼可爱。

说到底,她也就是个小孩子,这才是她现在该有的表现。

第二天早上,天还黑着,王美燕就一骨碌从炕上爬了起来。

她身上还穿着打补钉的棉袄,但内里已经换上了崭新的棉布衬衣——这是王程鹏上个月从县城带回来的。

知道今天要去市里买年货,她欢喜的一夜都没怎么睡觉,更是早早便起了床。

等她洗漱完毕,才发现屋里就只有自己的动静——这大冬天的,没事谁起那么早?

小脑袋瓜子想了想,王美燕最终来到了王程鹏的房间门口,小声敲起了房门:

“哥,快起床,不是说好今天去城里买年货吗?这都几点了你还在床上躺着。”

王美燕的声音虽然很小,里面却是充斥着掩饰不住的雀跃。

被吵醒的王程鹏一脸懵逼,拉了拉床边的开关,房间顿时亮了起来。

6:01!

往左手上的戴着的手表一瞅,王程鹏心中很是无语,对着门外小声说:

“我的傻妹妹啊,你也不看看这才几点钟?”

“别说走夜路不安全,我跟东子约的可是七点在村口见,你这是上赶着去村口吹冷风吗?”

王美燕:……???

她哪里知道这中间还有那么一茬,当即便委屈巴巴的说:

“七点?你们两个懒猪怎么不睡到明天天亮再起来?”

“你们要是不攒点劲,等我们去了市里,那好东西可都被别人买走了。”

抓起放在床边的棉袄,王程鹏三两下便完成了穿衣,随即便推开了门:

“你去外面看电视,记得把声音关了,可别吵着大家。”

“我先去洗把脸,正好去给家里整点早饭。”

知道三人要赶早去市里买东西,刘春花特意提前给包了猪肉馅儿的大白包子。

只要放在火上蒸一蒸,不要半个小时就能吃上热乎的早饭。

王美燕虽然满脸都是不乐意,但她还是听了王程鹏的话,乖乖跑到堂屋看起了电视。

只是等她把电视机打开之后,顿时就傻了眼。

这时候的电视机上哪里还有那些精彩的节目,都是一个个显示着时间的地球,让她坐的昏昏欲睡——这时候连电视节目都在休息呢。

小姑娘百无聊赖地盯着那个缓慢旋转的蓝色星球,眼皮开始打架,终于是没熬住,趴在桌上睡起了觉,不多时便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不得不说王美燕还真是个小馋猫,原本睡得正香的她小鼻子微微抽动,很快便嗅着空气中散发的包子香味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

她那双腿,更是跟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样,大步朝着厨房走了过去。

来到厨房,王美燕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大大的蒸屉,还有那蒸屉上冒着的白烟。

嗅着空气中散发着的浓郁香味,王美燕情不自禁的感慨了句:

“哥,这包子好香啊,可以吃了吗?”

瞅着王美燕脸上因为睡觉被压出的压痕,王程鹏忍俊不禁:

“你还真是就知道吃。”

“刚出笼的包子可烫了,用油纸包着,我们在路上慢慢吃。”

哪知道王美燕根本就没有要听话的意思,直接朝王程鹏伸出了自己的手,笑脸盈盈的说:

“哥,我不怕烫!”

王程鹏:……???

顺手用油纸包好了两个大包子,王程鹏直接递了过去:

“你说你不怕烫?行,那你就直接拿着这包子。”

剩下的包子虽然也是被油纸装着,王程鹏却贴心的准备了个塑料口袋,提着的话倒是也不会怎么烫。

到时候被外面的冷风一吹,不要一分钟就能变成最好的温度。

一回头,却看见王美燕那个大馋丫头还没动嘴,手里捧着油纸包,正在那练习左右互搏呢。

王程鹏看到之后,忍不住嘲笑了一句:

“你还真是不怕烫啊!”

“来,把油纸包放在袋子里,等路上稍微降点温你再吃。”

王美燕本想逞强,说自己才不怕烫呢。

奈何这刚出炉的包子实在是太烫,她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听了王程鹏的话,帮两人提起了包子。

一手一袋,每袋里都装了五六个,雪白雪白的,衬托得她倒是越发可爱了起来。

将灶台下面的柴火扒了些出来,又往蒸屉下面加了点水,王程鹏这才对王美燕说:

“成,我们可以出发了。”

一听能出发了,王美燕立刻就变得精神抖擞了起来,跟在王程鹏身后便出了门。

王程鹏才刚坐在自行车上,她便美滋滋的跟了上去,嘴里还欢快的嘟囔着:

“买东西咯,去城里买东西咯!”

对于这次采购年货之旅,王程鹏可谓是早有准备,不仅提前准备了几个口袋,还在车把上挂了几个空竹篮。

朱宏则是骑着另一辆自行车跟在后面,车上同样是挂着几个空竹篮,颇有一种要把国营商店搬空的气势。

虽然这时候天还没亮,但是就这两人骑了无数次的村道哪里还能出问题,不多时便来到了村口。

听见两人靠近的动静,王子东拿着手电筒的手快速挥舞着:

“鹏子!我在这儿呢!”

靠得近了,王程鹏这才发现王子东今天穿着件半新的军绿色棉袄,头上戴着顶雷锋帽,正往手上呵着气,显然是已经来了一阵。

“我就说得早点来,你看都让东哥等了那么久了。”

王美燕一边嘟囔,却是一边将自己手上提着的大肉包子分了出去。

一人两三个,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今天的早饭,只有那股浓郁的肉香味还萦绕在村口,被冷风吹了好一阵才彻底散去。

骑在路上,也许是觉得这样子光赶路实在是有些无聊,王子东寻了个由头便聊了起来:

“鹏子,咋听说你家最近买了电视机?”

“也就是现在我们家住得远了,不然我怎么着也得去你家见识见识。”

王美燕听到有人夸她家的电视机,立刻骄傲地挺起小胸脯:

“东哥,你要来?欢迎欢迎。”

“整个村可就只有我们家跟村长家有电视看,其他人要来跟我抢电视看我还不答应呢。”

听到王美燕的话,王程鹏有些无语的说:

“这小妮子,又不是她买的电视机,神气啥呢?”

“还别说,自从有了电视机之后,她天天晚上看《新闻联播》,连字都多认了不少。”

一路上有说有笑,众人就那么努力朝上河市蹬着。

偶尔经过的村庄小镇,已经能看到早起的人们在打扫院子、贴窗花,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

用力吸了吸,甚至还能在空气闻到炸丸子的香味,衬托得过年的气息越发浓郁了起来。

上河市距离村子的距离可不远,再加上天太黑,三天足足骑了近三个小时才到。

当城市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瞅着眼前的精美楼房,王美燕差点激动地站了起来,被王程鹏一把拉住:

“坐好!小心摔着!”

进城后,三人直奔供销社。

远远地,众人便能看到供销社门口那副红纸黑字的对联:

“政策落实家家乐,经济繁荣处处春”,

横批是“欢度春节”,这里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

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三人将自行车锁好,这才走进了供销社。

虽然还未正式开始过年,但供销社里早就已经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人。

看着眼人头攒动的人群,王美燕急得直跺脚,不满的嘟囔了句:

“我就说我们得早点来吧?”

面对王美燕的抱怨,王程鹏笑着安慰道:

“别急,想买的东西跑不掉。”

“再说了,我们再早还能早过那些住在旁边的人不成?”

“昨晚娘特意叮嘱让我扯几匹好看的布回去给大家做新衣裳,要不我们就先去卖布的地方看看。”

听到王程鹏的建议,王子东笑着点头道:

“成,我们先扯布去。”

“城里卖的布虽然要贵上一些,但是质量好,颜色漂亮,可是抢手的好货。”

王美燕一听,眼睛当即便亮了起来,开心的喊了起来:

“去买布,去买布,我要让娘给我做好看的小裙子。”

话音刚落,王美燕就打算往前冲,却被王程鹏一把拉回了身前,严厉叮嘱道:

“可别乱跑,这里人多,小心被拐子拐走了。”

被王程鹏一吓,王美燕也不敢乱跑了,一手拉着王程鹏的手,一手拉着朱宏的手,大声反驳道:

“拐子只拐坏小孩儿,我可是听话的好小孩儿。”

说这话的时候王美燕脸上是认真中又带着点怂,看得旁边站着的三个大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有这样一个妹妹,生活中还真是欢乐多。

供销社内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四人也不浪费时间,穿过拥挤的人群便来到布料柜台前。

柜台后的售货员正忙着给一位大娘量蓝布,旁边堆满了各色布料——藏青的卡其布、红底白花的棉布、格子呢料,甚至还有几匹稀罕的的确良。

看品种,看颜色,还真应了王子东的那句话,这里的货要比镇上供销社的好多了。

一番研究之后,王程鹏总算是定下了要买的量,当即便冲售货员喊了起来:

“同志,扯九尺红格子布,八尺藏青卡其布,八尺白色的的确良。”

在王美燕焦急的眼神中,王程鹏又指着放在边上的的确良说:

“这红底白花的棉布也来上八尺,做成衣服,应该会非常好看。”

见王程鹏喊了布,王美燕这才松了一口气,只是眼睛却舍不得从布上移开,亮晶晶地盯着那匹红布,里面满是喜欢:

“哥,这个红真好看!像……像糖葫芦的颜色!”

接过王程鹏递过来的布票和钱,售货员先量了量尺寸,然后手脚麻利地用大剪刀“咔嚓”一声将布剪开,又绑了绑,这布就算是包装好了。

许是见王程鹏是大客户,售货员一边绑布,还一边对王美燕称赞道:

“小姑娘有眼光,这是上海来的新花色,城里姑娘都爱这个。”

离开布料柜台之后,王程鹏瞅了眼自己脚上那双已经磨的有些掉色的棉鞋,指着旁边卖鞋的柜台说:

“要不我们去旁边看看?”

王美燕等这话可是等太久了,拽着王程鹏的衣服就打算往前走。

她的眼睛一只杵在货架上摆放着的那双红色的小皮鞋上,那红亮红亮的颜色,若是穿在脚上,想来应该是非常的好看。

有钱又有票,王程鹏对于喜欢的东西可谓是来者不拒。

什么都不说,他先是给家里人一人买了两双棉鞋,一双穿,一双备着,也算是有备无患。

王美燕喜欢的小皮鞋更是二话没说,直接就买了下来。

王美燕抱着新鞋盒子,笑得见牙不见眼,声音甜甜的对王程鹏说:

“哥,你对我可真好。”

光是这一声喊,王程鹏便觉得这鞋子买得值了。

不过他也不能厚此薄彼,又去其他柜台打算给爹娘看看写。

他们脚上穿的那双解放鞋有些年头了,更是破了好几个大洞。

虽然被娘修补的漂漂亮亮,但是新年新气象,换双新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鞋店的售货员一看王程鹏那么豪爽就知道是来了大顾客,也顾不得招呼其他人,拿起一双深蓝色的解放鞋便热情地介绍起来:

“同志好眼光!这是天津橡胶厂新到的工农牌胶底鞋,特别适合在工厂穿。”

说到这里,他将那只鞋帮上印着鲜红的“劳动光荣“字样的胶底鞋翻转了过来,继续介绍道:

“你看着防滑纹路多深,踩到水坑里都不打滑,我们市农机厂的工人都穿这个。”

王美燕却是对这种工作穿的鞋不太感冒,脸上满是嫌弃的说:

“哥,这个鞋看起来好硬啊,也不咋好看,我觉得你还是买那双鞋比较好。”

顺着王美燕指的方向看去,却发现那是一双雪白的鞋。

见王程鹏感兴趣,售货员当即便将鞋子拿了过来,介绍道:

“同志,这是上海回力鞋厂新出的白球鞋,年轻人现在都兴穿这个,你穿着肯定也好看。”

“这鞋可不止好看,你看这底子,牛筋底的,耐磨又软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