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番外一身世(1)(1 / 1)

加入書籤

永熙元年。

新帝登基,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册封原太子妃陆氏为皇后,柔贵妃为太后。

而后,又下了第二道圣旨,大赦天下,赋税再减一成,百姓们奔走相告,齐齐高呼皇上仁德。

登基后,萧晏辞忙成了陀螺,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真正坐上了这个位置方知,一国之君不好当。

他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才稍稍梳理清楚了大齐朝的基本情况,总算能稍稍舒了口气,也才终于有了时间留宿后宫。

这是陆知苒生产后,他们第一次同房。

德丰帝丧期,加上陆知苒产后恢复,以及萧晏辞忙于政务,两人都没这心思。

而今一切总算步入正轨,萧晏辞也总算能饱餐一顿。

太久没做,两个人都很敏感,彼此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一晚,叫了三次水。

翌日,萧晏辞又精神抖擞地投入政务中,众臣都发现,这位年轻帝王今日心情似乎不错。

批阅奏折时,他看到了一封有些意思的奏折,又重新看了一眼那位官员的名字:沈正清,时任京兆府尹。

萧晏辞终于想起了这号人。

当初,因陆砚修和陆星辰失踪,牵扯出了幼童失踪案,有幕僚举荐了时任邕城归化县知府的沈正清,称他辖下无一例人口失踪,是个有才之人,却因当初李家打压,不得升迁。

萧晏辞看了卷宗,便将他提拔回京。

只是后来先帝驾崩,他忙于其他事务,便没有过问此人。

而今才得知,他已经顺利调任回京,任京兆府尹,这短短的时间内,他便成效卓著,又缉拿了好几批胆敢顶风作案的人贩子。

那一个个颇为可观的数字,便是最有力的政绩。

“这位沈大人倒是个人才,屈居京兆府尹,实在可惜了。”

萧晏辞对他升起了兴趣,便下令,宣他觐见。

沈正清诚惶诚恐地入了宫,战战兢兢地叩拜,并不敢直视圣颜。

萧晏辞语气自带威仪。

“沈爱卿,朕看到了你的奏折,你的政绩突出,能力超群,此前十几年都在偏远之地,实在是太屈才了。”

沈正清惶恐道:“皇上谬赞了。”

萧晏辞笑问,“跟朕说说,你是如何做到的?”

沈正清稳了稳心神,这才将自己的治理之法道来。

他经过多年深扎基层,总结出了防、查、救、惩四字方针。

防,便是全民联防,户籍严查,邻里连坐。

每户登记孩童特征,定期核对,外来人口需担保,若某户孩子失踪,周围五户需协助搜寻,隐瞒不报者同罪。

查,即训练货郎、乞丐、茶摊老板为眼线,可疑人员立即上报。

在码头、城门设关卡,对携带孩童者严查路引。

救,即快马鸣锣法,每个乡配三匹快马,见拐案立即分头,一马鸣锣封城门,一马传讯邻县,一马直报府衙。

惩,即重刑震慑,连根拔起。

别看他在御前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但真正办起案来,俨然是又是另一番模样。

他曾当众亲手斩杀人贩子,将其人头挂在城门示众,以达震慑之意。

在地方为官,没有一点强势的气魄,根本压不住。

调任回京之后,他便也延用了这最笨的方法,果然有不知死活的人撞了上来,也让京兆府的一众衙役们见识到了这位新上峰的厉害。

听罢沈正清的这番话,萧晏辞若有所思,旋即笑了。

“沈爱卿方法独具一格,实乃国之栋梁也,今特晋尔为刑部右侍郎,协理天下刑名,专督捕亡重案。”

沈正清闻言,眼底顿时迸发出一抹难以言喻的欣喜,愣怔半晌才回过神来。

“微臣叩谢隆恩,微臣定竭尽所能,为皇上效命,绝不辜负皇上一番信任!”

萧晏辞笑道:“爱卿请起吧。”

沈正清起身,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萧晏辞这才看清了他的脸,乍一眼,忽觉几分眼熟,但却未多想。

此事很快被抛诸脑后,他又开始忙于政务。

萧晏辞还与陆知苒聊起此人,言语间颇为夸赞。

陆知苒闻言,对这位沈大人也不由添了几分敬重。

十月,宫中办赏菊宴,陆知苒特意给沈家也下了帖子,邀沈大人的嫡女参宴。

沈家调任回京的时日不长,在京中没有什么根基,这位沈小姐年方十三,也不曾在人前露过面。

这本是帝后联手使的一套笼络人心的组合拳,没曾想,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沈小姐现身人前时,陆知苒一下愣住了,她身侧的萧宝珠更是瞬间瞪大了眼。

无他,这位沈小姐长得太眼熟了。

陆知苒看向萧宝珠,“宝珠,你觉得像吗?”

萧宝珠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

“太像了!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陆知苒缓声道:“我听说,沈大人早年曾丢过一个孩子,所以他在任期间便用铁血手腕整治辖下,再无半个人贩子。”

萧宝珠闻言,眼珠子瞪得更大了,呼吸都凝滞了几分。

“难道……”

她起身就要找沈小姐问个清楚,但被陆知苒拦住了。

“不要冲动,先把事情查清楚,免得大家都空欢喜一场。”

萧宝珠这才压下了心头的激动,没有贸然动作。

但是她的目光一直频频落在沈小姐的身上。

沈芮安拘谨地坐在席上,小脸上写满了紧张。

她生性敏感,对外界的细微变化都能敏锐察觉,她发现有人一直在盯着她。

而那人的方向,来自上首的位置。

难道是皇后娘娘觉得她有什么不妥?

还不等她想出所以然来,九公主就走到她身侧,笑眯眯地夸赞她头上的发饰精巧。

沈芮安:……

她怀疑这位公主在说反话,家中经济拮据,这是好几年前的老物件了,跟京城贵女们那些鲜亮的样式没法比。

但九公主的语气真诚,眼睛也亮晶晶的,好似当真对她的发饰十分喜欢。

沈芮安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道灼热的视线如此熟悉,原来方才盯着自己看的人就是这位九公主。

沈芮安发现九公主十分热情,对她亲切极了,活像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妹似的。

萧宝珠的热情,让众贵女对沈芮安都升起了浓浓的兴趣,大家纷纷开始围着她打转。

沈芮安:……瑟瑟发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