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立储君(1 / 1)
在一众宫女太监羡慕的眼神中,张昭就这么与长孙太后一同上轿。
前两天。
张昭这个人是谁他们都不知道。
今天他居然坐上了太后的十六抬大轿。
这等晋升速度,简直绝了。
曾几何时,只有跟随太后多年的红姑有过一次机会上轿。
还是负责给太后带路的。
没想到今天,区区一个小太监,居然也乘坐了上去。
他凭什么?
就凭他骨骼惊奇?
轿中。
“知道犯了什么事儿么?”
张昭看到冷峻无比的长孙太后,下意识坐直了身子。
“回禀太后,奴婢昨天回去就睡了,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谁知,长孙太后马上轻轻敲打了一下张昭。
“好你个张郎,本宫让你打理一下宫廷中的宫女太监。”
“你倒好,直接打理到皇后那边去了。”
闻言,张昭的脑子嗡了一下。
皇后?
自己都没来得及去看张狗儿给自己的信封。
哪里招惹到了皇后?
张昭立刻跪下,颤抖地回道。
“回禀太后,冤枉啊,奴婢根本没有见过皇后,更别提招惹了。”
长孙太后抬起张昭的下巴,缓缓靠近,吐气如兰。
“真的?”
“回禀太后,千真万确。”
长孙太后的体香逐渐弥漫到张昭的口鼻之中。
不同于以往的是,如今长孙太后的眉宇之间,多了几分魅惑。
再配上今天太后穿戴的一身红袍,更添加一分妖娆。
张昭虽知道,这是自己辛苦开拓的结果。
可是今天张昭升不起半点燥热。
张昭能做的,只有目不转睛地看着太后。
长孙太后的手指从张昭的脸颊划过,幽幽地说:
“你知道欺瞒本宫的下场,是吧?”
“是的,奴婢知道,一直以来,奴婢都没有二心。”
“好,出发!”
片刻过后,长孙太后终于下令。
张昭那提到嗓子眼的心脏终于落了下去。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一路上,张昭都在回想自己昨天经历的事情。
打的明明是一个虞贵人的小太监,怎么可能惊动皇后?
这根本就不合理。
至于张狗儿向自己汇报有私仇的林贵妃。
拜托,张昭看都没看过她一眼。
“事已至此,是非对错已无心思考。”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已悉数到场。
“皇上进殿!”
随着大太监的一声呼喊,所有大臣整整齐齐地跪倒在地。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皇位之上,李承道一身明黄缎底的五爪金龙袍轻轻铺开,九条金龙在晨曦的微光下,栩栩如生。
不仅如此,皇帝身旁除了这位老太监,还有一位凤冠霞帔,雍容华贵,姿色略超太后的女人。
想来,这位就是皇后了。
她什么都没说,只站在哪里,就给人一种母仪天下的感觉。
“不愧是皇后!”
张昭惊叹之余,那大太监再次掐着刺耳的嗓门,宣告着。
“太后进殿!”
下一刻。
满朝文武再次跪下,皇帝皇后随之鞠躬行礼。
“臣等恭迎太后!”
“儿臣向母后请安!”
而张昭,就在长孙太后的身旁。
看着太极殿所有人都朝着自己这个方向行礼,让张昭默然有一种血脉沸腾的感觉。
“众爱卿请起!”
随着长孙太后那威严的声音响起,诸位大臣这才起身。
转头,长孙太后看向了旁边的皇帝皇后,不咸不淡地说。
“皇上,皇后请起。”
“儿臣拜谢母后。”
“儿臣拜谢母后。”
待皇帝,皇后起身,第一眼就看到了太后身旁的张昭。
他就是张昭?
皇后看了一眼张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感受到皇后的注视,张昭不知为何有些心虚。
这明明是自己跟皇后的第一次接触啊。
为什么???
来不及多想,张昭的视线马上就转移到另外一边去。
现在哪里有自己说话的份儿。
只不过,如此大的阵仗,确实让张昭心生震撼。
正所谓,大丈夫当如是也!
随即,张昭就跟随长孙太后在一旁垂帘听政。
虽是如此。
不过张昭明显能听出,诸位大臣对太后的行礼明显松散了一些。
让张昭心中有些唏嘘。
不经意间。
张昭总是会看向这位皇后。
近距离看过去,张昭才发现,皇后的身姿明显要更加丰满一些。
再加上那白里通红的肌肤,让张昭一时看的有些入迷。
靠!
曹贼诚不欺我。
待皇帝再次落座,大太监那刺耳的声音再度响起。
“有事起奏!”
“禀告皇帝,臣有事启奏。”
位居第二排的一名文官出列,恭敬说道。
“陛下如今已登基五年有余,按王朝的律法,是时候该立储君了。”
“以保证我大靖王朝的江山社稷世代延续下去。”
随后,该文官身后的一众大臣纷纷附议。
张昭却在心中暗叫不妙。
现在自己刚刚站稳脚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
一旦皇帝立下储君,恐怕对自己,对太后的威胁将更重一分。
对此,皇帝李承道只是冷眼看着下方的诸位大臣。
李承道正值当打之年,整日忙于朝政之事,后宫甚至都没去过几次。
膝下的龙子龙孙寥寥无几。
这是要逼迫自己下台是么?
尤其是这位出面的文官,更是太后的心腹大臣。
“诸位大臣是不是有些心急了?”
不等皇帝开口,一旁的皇后出言道。
“现如今,三宫六院的妃子贵妃,只占据半数。”
“为何不等再进一批妃子,再议此事?”
“诸位大臣,你们觉得本宫的建议如何?”
“这个女人!”
张昭身旁的长孙太后轻轻敲打了一下椅子,眼神之中布满寒意。
讲什么江山社稷。
不过就是为了能够填充自己的势力。
恐怕,她更巴不得这些朝中大臣将自己的女儿送上来。
皇后此言,将一众附和的大臣顿时说的哑口无言。
没有合适的龙子龙孙,又何谈立储君一事。
“诸爱卿可还有意见?”
皇帝李承道的声音在太极殿中久久回荡。
在这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笼罩下,诸大臣之中再无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