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上书启奏寡人者,受百金(1 / 1)
养心殿中。
“宣,张昭,公孙丞相进殿。”
这里。
只有身着龙袍的李承道跟赵敬德赵总管在等候。
很快,衣着整齐的张昭,公孙谨就来到了大殿之中。
“臣张昭见过皇上。”
“臣公孙谨见过皇上”
李承道淡淡开口,“赵公公,请你先行退下吧。”
“奴婢遵命。”赵总管的眼神微微闪烁,就离开了。
待赵总管离开后,李承道亲自走下龙椅,将张昭,公孙丞相给搀扶起。
“两位爱卿快快请起。”
五天时间,张昭跟公孙谨就处理好了融银一事跟灾区一事。
这等办事效率,让李承道简直喜欢的不得了。
“二位爱卿辛苦了,来,你我之间不必再行君臣之礼。”
“喝杯茶吧。”
李承道来到茶桌前坐下,道。
“来来来,二位爱卿请坐。”
“臣遵命。”
“臣遵命。”
刚坐下,李承道就看向了安静的张昭。
“江南一带的县令,可是对张爱卿,夸赞有加啊。”
“回皇上,这都是奴婢应该做的。”
“嗯,就是朕有一点不明白。”李承道疑惑地放下了茶杯。
见此情景,张昭跟公孙丞相也放下了茶杯。
“请皇上提问,奴婢知无不言。”
“为什么你要选择去谢家的粮庄购买粮食?”
“而且,只用他们一家呢?”
这…
公孙丞相急忙插话,“回皇上,去谢家粮庄,是臣的意思。”
“与张公公没有任何关系。”
“哦?是这样啊。”李承道心中琢磨着。
难不成,这谢灵又整出了什么幺蛾子?
“回皇上,臣是考虑到谢灵这个人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这样一来,我们的银两,粮食才能够放心地售卖。”
“可是,公孙爱卿就没考虑过,这谢灵已经远离朝廷有五年时间了么?”
李承道继位已经五年了。
对于先帝留下的这些忠臣,大家族等等。
李承道并没有处决,已经很网开一面了。
只是将这些人远离京城,说到底,就是给他们一个寿终正寝的机会。
怎么,还不老实?
“回皇上,谢灵在臣跟张公公的教导下,已痛改前非。”
“这次回京城来,还希望皇上能抽时间见一下谢灵。”
说着,公孙丞相还看了一眼旁边的张昭。
“嗯,好,公孙爱卿的事情,朕自然会考虑。”
对于这种人,李承道是一定要慎用的。
至少,没必要让第四个人知道这种事情。
消除了第一个疑虑,李承道才喝了口茶。
公孙丞相也喝了一口,只有张昭没有动。
“好了,说说这个让朕眼前一亮的政策吧。”
“摊丁入家,火耗归国,这个政策很不错嘛。”
“是谁提出来的?”
闻听此言,张昭赶紧拉了一把公孙丞相,道。
“回皇上,这件事情是由公孙丞相提出来,奴婢只是负责提了点建议罢了。”
“是这样么?”李承道将目光看向了公孙丞相。
“回皇上,是这样的。”
公孙丞相随即继续补充道。
“臣没有考虑周全,就建议皇上修改大靖王朝政策一事,请皇上恕罪。”
“无罪,无罪。”李承道笑容满面地说道。
“朕已经说过了,能面刺寡人者,受千金。”
“能上书启奏寡人者,受百金。”
“既然这件事情是由公孙丞相提出,由张公公辅佐之,那么这一百两黄金,就由你们来分配吧。”
“朕就不过多操心了。”
“臣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奴婢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好了,不需要这么多礼仪,好吧。”
李承道停顿一下,看向张昭。
“不知张公公对于融银一事,可还有什么疑问么?”
“这么久不说话了,这不像张公公的风格啊。”
“回皇上,奴婢没有什么疑问。”
“好,那么,朕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你了。”
李承道大手一挥,道。
“即日起,调张昭为五品少监,辅佐公孙丞相处理全国融银一事。”
“奴婢谢皇上……”
“好了,好了,朕都说了,这些礼仪不用了。”
张昭诚惶诚恐地接过这一圣旨。
这场融银的危机,张昭感觉,自己还没能彻底度过。
“好了,公孙爱卿,事不宜迟,接下来就由你去召见谢家主吧。”
“今晚,朕就接见他。”
“臣遵旨。”
随后,公孙丞相就离开了养心殿。
“来,张公公。”
李承道带着张昭来到了旁边批阅奏折的桌子上。
“想必,你已经清楚这次事情是由谁引起的了吧?”
“回皇上,奴婢只能猜测出两个人来。”
“好,你我一同写在纸上。”
李承道递给了张昭一张纸。
后者双手颤抖地接过。
升职哪里有这么简单。
这不。
马上,张昭的考验就来了。
如果跟皇上写的不一样,恐怕张昭的仕途就走到头了。
又是一次决定命运的时候啊。
随后,张昭耐下性子,将两个人名写下。
“嗯,不错,跟朕想的一样。”
看到张昭的答案,李承道十分满意。
正是。
赵敬德跟李司马。
这两个人,谁远谁近已跃然纸上。
而且。
李莱阳是李承道的三弟,不能轻易动之。
那么。
李承道就只好将目光放在了赵总管的身上。
奈何此人在宫廷中已是盘根错节。
那么,如何处理呢?
李承道看向了张昭。
“不知张公公对这二人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回皇上,奴婢不敢斗胆扬言。”张昭慌忙跪下说道。
“朕今天,偏要你说呢?”
李承道眯起眼睛,看向张昭。
张昭离开朝廷几天时间再回来。
李承道总感觉不太放心。
幸好有公孙丞相在其中制约。
但是,这还不够。
只有真正探出他的想法,李承道才能够放心。
云里雾里,似有若无的态度。
李承道可就不喜欢了。
“回皇上,奴婢不敢想这种问题。”
李承道深知这两个人是现在的自己无法考虑的高度。
如果一旦说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不急,张公公,慢慢想。”
“朕给你时间。”
李承道依旧笑眯眯地看着张昭,只是眼神中已经有了些许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