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点法种之术,求入道之门(四千+求月票)(1 / 1)

加入書籤

这纸人一落在手中,暮云子就察觉到了这张纸人与自己的其他纸人的不同了。

隐约之间,纸人之上好似自有灵性一样:“多谢上仙。”

暮云子惊诧过后,连忙道谢。

这是纸人被点灵之后才会出现的变化,非要自身修为惊人,又将纸人之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才能给纸人点灵才可。

没有点灵的纸人,那就是一个普通的工具,虽能以术法呈现奥妙,可却也只是几次之后便会无用。

而这种点了灵的纸人,都几乎可以成为传家宝了!

灵性只要不消,他们家族再好生供养着,说不定哪一日这被上仙点出来的纸人灵性会化作真灵,护持家族血脉传承延续!

暮云子退回去之后,陆云看着两道一僧,笑道:“诸位道友不必如此,贫道只是对法种之术略有兴趣,诸位都可以写下各自术法,贫道斟酌之后,也会有所回报。”

虽然法种一事不算太稀奇的术法,可毕竟都是他们门内的各自真传,也不应随意传播出去。

三人目光闪动,齐齐点头。

陆云又对城隍道:“城隍可有笔墨?”

城隍点头,大手一挥:“笔墨伺候!”

待阴差呈上笔墨纸砚,三人便开始书写各自门内术法,术法再精,字符手段并不长。

很快,三人将术法口诀全部写完,文判亲自下场,将纸张收起,递交陆云案台上。

陆云看了一遍后,微微点头。

崂山与清静山的点法种的法门大体相似,不过却也有各自道路不同的缘故,也略有不同的地方。

至于莲花寺的灌顶法门,就比点法种要奇妙的多了,其中不光是蕴藏了法力的传承,还带有些元神方面的传承。

“贫道听说西方密宗好有活佛出世,便是这灌顶法门之妙用吧?”

陆云目光看向了普净大师。

佛门在大魏土地上,并不算昌盛,前朝大余年间便灭过佛,而到了大魏,大魏的第三代帝王魏武帝虽然不曾灭过佛,可也限制过佛门的发展。

现在在大魏土地上还算流传广的,也就是脱胎于西土佛门,却已经与西土佛门分属两支的大魏禅宗了。

普净大师颔首道:“阿弥陀佛,我寺灌顶之法,只是莲花大师游历西方之时根据密宗灌顶之法梳理而来,并算不得真正的大日灌顶。”

陆云道:“这已是不易了,贫道这里也有些术法,大师需要吗?”

普净大师立即摇头:“阿弥陀佛,我佛门清净无为,却是不需要过多术法。”

陆云明白了过来,轻笑着点点头:“那便多谢大师赠术。”

“阿弥陀佛。”

普净大师双手合十,随后缓缓坐下。

至于说回礼?

要什么回礼,谁敢说回礼的事情,他普净就跟谁急!

别看暮云子高兴的那个劲,可是与上仙的人情,却只换来了一张纸人,其实都是大亏特亏!

普净大师的小心思陆云自然也看得出来,这便是加因果的事情。

不过,与普净大师的因果,却是很好解决,想必用不了多久,便能处理好了……

陆云怀着古怪的韵味,又挑出了青阳真人的点法种的页子:“清静山无愧是灵宝真传,以香火之神,衍化法力,确实独树一帜。”

青阳真人微笑稽首:“福生无量天尊,上仙明鉴,此法乃是我派祖师从龙虎山中所得,经过多代祖师改良后,便成了这香火神灵点种法门,只要供奉开光神像,若是能得神灵庇护,哪怕是道统内无有入道真修,亦可以神灵之力为后代传人启灵点种。”

“不错。”

陆云点头,给予评价:“青阳道友需要些什么?”

这种法门其实与他对三清道院的弟子们的定位相差无几了,他本来想的便是供奉山神魁石,让山神魁石为三清道院的弟子们开灵点种。

而这套法门,却是不用经过神灵同意,直接就可以借助神像中蕴含的神灵香火开灵点种的法子。

青阳真人脸上也不由浮现一缕微笑,听到陆云发问,便稽首道:“贫道确实有一事相求,有关于我清静山之事。我清静山位于淮河以南,靠近一脉支流,只是最近那水道之内,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头妖物,就连我派掌门都奈何不了它,故而还请上仙能襄助一番。”

陆云点了点头:“此事贫道可以帮忙,但却不敢保证能将那妖物拿下。”

一个术法而已,还不至于让陆云下死力。

河中妖物,与陆地上的妖物可不是一个概念,他也不是真正的神仙,还没有深入河海捉妖龙的本领。

“不用上仙亲自下水动手。”

青阳真人解释道:“实不相瞒,贫道北上,便是为了拜访新上任的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陆启义陆大人,已经得他首肯,愿以人道之力相助,逼迫那河中妖物出现,到时自有人道之力压它。”

“只是要妖物狡诈,所以需要类似上仙这般的大能,能够寻它具体位置,斩它之时,不让其跑了便可。当然,点法种之术不算什么,到时,我清静山,自还会有谢礼送上。”

陆云点了点头,这青阳真人还算是识趣,明白只是一个点法种的法门,也是不可能请到什么真能耐的人出手的,哪怕是为因果出手了,也不会真正帮大忙,所以最后还加上了一个谢礼。

直言点法种只是一个添头。

清静山,不是小门小派,正一之中,除了龙虎天师会授一品上清洞真宝箓之外,灵宝阁皂山,上清茅山这两派的道主也只会授二品上清玄真宝箓。

清静山的掌门有三品上清大洞宝箓在身,已然是灵宝一道的高层道门了,哪怕是在整个正一教团内,也是能够排的上名号的。

谢礼自然也不会多么简单。

倒是青阳真人挂靠上了陆仁义的路子,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更没有想到的是,陆仁义都已经成为了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这已经是都管盐务的实权官职,实实在在的从三品的大员了。

“何时对妖物动手?”陆云问道。

青阳真人立马说道:“初步定于年后开春之日,借助万物复发之雷,斩妖物于河畔。”

“到时贫道自会前往清静山。”陆云点了点头,记下了时间。

不是为了什么谢礼,而是为了斩妖,这般祸患淮河两岸的妖物,斩杀之后,功德应该会有很多吧?

当然了,打不过就跑便是了,反正自己也不是主力,以清静山的底蕴,到时候估计名在三山宗坛之中的很多修行大家也都会到场,自己也能见识一番。

“多谢上仙。”青阳真人作揖后坐下。

陆云最后拿出来了全空道人的点法种之术,看来看去……也没有觉着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单纯的以自己的法力输入到其他人体内,代替为他人源头法力的种子。

思量片刻后道:“古朴大气,简约自然。”

全空道人略微有些尴尬,这句话明显就是说,老气过时的意思。

陆云又加了一句:“大道至简,才为自然。”

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夸的了,直接便问道:“道友可有所求?”

全空道人闻言,便直接上前来,对着陆云施以大礼:“恳请上仙,能为老道点法种。”

陆云好奇问道:“难道崂山之中,就没有入道真修吗?”

别说是陆云了,其他人也都惊讶的看向全空道人,点法种的法子,在各派正统的修行道上的名门大派中都属于下等之路。

按照常理来说,全空道人这种道门长老,是不应该选择这一个方面走的。

全空道人无奈道:“自数百年前,人道龙气暴涨,万法皆衰之后,我崂山一派选择入世修行,凭借自身自然入道难以做到,便想着走凡俗武道,看是否能以武入道,茫茫数百载而过,虽然每代都有入道者出现,可是数量却也愈发稀缺,老道此生已无望入道,只求得上仙怜悯,助老道能得见大道!”

说着话,更是下跪叩首。

陆云皱起了眉头,没有说话。

周围的人也都没有了声音,青阳道人面色古怪。

这哪里是求法种啊。

这明显是在求入道啊!

点法种,只是一种开灵练气的手段。

正如暮云子,看起来是练气,但实际上他距离练气足有十万八千里呢!

只是点了法种后,他才能正常施展法术,若不然的话,消耗的便是他自身的气运寿命,正如被当路君控制的老柳一样。

而暮云子这种修行者体内的法力,一不能提升肉身体魄,二不能孕养元神识海,完全就是沦落成除魔施法的工具了。

性命全都不能修!

自身也肉身凡俗一名,刀剑加身,该伤还是伤,该死还是死,与真正的入道练气者,有着天壤之别。

普通武者都能将其斩杀了,说是修行者,其实不如说是术士才对,有术而无法,此生无望大道。

陆云其实也看出来了,在场的修行者中,十之八九虽然看似都是修行者,但其实都不像是自己这种走内丹法的修行者。

他们体内的力量,有些类似于武者内力的那种,只是略有神异罢了,可以施展术法,什么保命存真,明心见性之类的效果,全都没有,甚至于有时候若是法术触及人道大运了,还会被人道大运记恨。

所谓三弊五缺,基本上都是如此情况下出现的。

而全空道人言语上求的是点法种,可实际上,却是求的入道途径。

城隍见陆云没有说话,便开口道:“全空是吧?让他人点化,直入入道,哪怕是在五百年前,仙道昌盛之时也是极其困难的,你这一个点法种之道罢了,可不值当上仙为你这么做。”

“老道明白。”

全空道人抬头道:“若是能入道途,老道哪怕是侍奉在上仙身旁,又有何妨?”

“你这老道,算盘声响的可真远啊。”

城隍有些无语。

你那是想要为奴为仆吗?

你是想要学上仙大法才对!

“跟在贫道身边倒是不必了。”

陆云此时忽然笑了起来:“你乃崂山一脉,与贫道也算是有些渊源,也罢,贫道今日便还上你等这因果,不过,你也要知晓,点法种之术,到底能不能助你入道还是两说,有可能道没有入得,反而会白白消耗卿卿性命,你可明白其中险恶?”

全空道人肃然点头。

城隍惊讶道:“上仙,您真的要为引他入道?”

“倒不是引他入道,入道乃是自身之事,贫道只是从旁协助,具体能不能成,那便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陆云微微摇头,继而又道:“当然了,其中与贫道师门有些关联,贫道也欠着崂山一些因果,若是能让崂山多上一位入道者来,也算是还上了债。”

城隍闻言也不劝说了。

陆云又对全空道人道:“此宴结束之后,贫道再助你一番,可好?”

全空道人点头:“自然,上仙说时间便好。”

如此,重回座位,宴会继续。

其他道人和尚之流,也想要获取陆云之助,只是陆云却在得了点法种之术后,便已然满意,不想多加因果了。

尤其是这些因果对他来说,还没有丝毫助力。

而此时的暮云子却是业回过味道来,悔的肠子都快青了,上仙之情,自己本来应该有两个的。

自己不说入道吧,可若是将孙子能够塞入上仙门下,不比什么纸人的好?

门派没有明言之令,点法种之术为何不能告知的?

看看全空,青阳,普净之流,每一个单独拿出来,也都算是僧道之中的中高层了,可他们却没有自己这样的顾忌。

若是自己也与他们一般的话,或许师门不但不会处罚自己,还会奖赏自己呢。

就算是处罚自己又有何妨?

自己已然没有多少年的活头了,能为下一代留下些仙人机缘也是好的啊!

只是,世上没有吃后悔药的时候!

月上中天,时过三更。

城隍没有给众人留下的机会,挥手间,便让座下阴差送客,一顶顶阴轿出现,将一名名僧道人士送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