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气运相生助修行,临水城隍算计空(四千+求月票)(1 / 1)

加入書籤

“贫道一定为陆罡梳理出最为适合他修行的武道功法!助他武道能够快速突破,有所成就!”

陆云盯着陆罡的背影,心中坚定信念。

下一刻,只见陆罡头上的大橙色气运果然有了变化,好似煮沸的开水一样开始沸腾了起来。

尤其是那气运周边边缘地带的深红虚光,竟然开始朝着青色虚光开始转变了!

而同时,一缕青光,从陆罡的身上脱离而出,落在了陆云的身上……而且,还是隔一段时间,便会落在他身上一些!

气运回馈!?

陆云瞳孔一缩:“果然是借运修行。”

而且是无害的借运修行。

“不,不是借运修行。”

陆云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正常的借运修行,借运者是要和被借运者之间出现恶向的因果牵扯的,正如狐妖之类的,便喜欢借助士人身上的文气来修行。黄大仙之类的妖物也好拦住人,问一声‘我像人吗’之类的话语。”

“可是这种借运,大多都只能利一方,而不是双方都有利。”

“而我现在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陆罡气运壮大的同时,我也会被反馈正向的气运。”

“说是借运修行,倒不如说是……投资返利?”

想到了这一点后,陆云都不由得恍惚了一下。

好一个用金融手段来阐述气运变化的好例子!

但事实也是如此!

“我的手笔,是将陆罡这个潜力股的盘子给做大了,所以我的收益,也会顺势变的很高的意思吗?”

若是待到日后陆罡成长起来,彻底将青光,发展成为了真正的青色气运,陆罡自然会反馈给他更多的青色气运!

通了!

这是长脑子的感觉!

他立马关门,回去继续修行,修行速度果然又有了一些提升!

陆云心头泛起喜色,这代表着他的猜想没有出错!

脑子长对了!

“是我改变了陆罡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才让他的未来有了些许的改变……本来只是未来会大富大贵,而现在却已经是未来会位极人臣,或者是享誉天下的征兆了!”

很多人的气运,只是固定的气运。

像是暗藏黑气,气运周围冒着其他气运虚光的征兆,都是天定的一些因果循环。

暗藏黑气,代表着有劫难会发生。

气运周边的虚光,便是代表着未来成长的极限。

暗藏黑气常有,可是气运虚光却不常有,而且这种固定的虚光,更是少之又少,陆云都没有见过几次,当初老师玄明真人身上出现了气运虚光,也是在被齐王确定看重之后,才冒出来的。

不像是陆罡身上的气运虚光,一直都存在,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就好似从他出生就一直都存在一样。

“可是也不对,我曾在三清道院的师弟们身上做过实验,他们身上并没有气运变动,连未来的气运虚光都没有,这是为何?难道是我没有付出行动,或者是意念不够坚定吗?”

陆云没有搞清楚其中的原理:“若是能够搞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那岂不是代表着我就能获取一个个的气运外挂修行器了?”

陆云眼前一亮,立马起身。

他先来到了后院,赵春雅正在与谭柔甲聊天。

气氛看起来十分的和谐。

陆云倒是没有想太多,打了声招呼后,便不说话了,直接坐在两人的身边,一边喝茶,一边开始研究气运变动。

“帮助母亲修仙,帮助母亲修仙……”

陆云给自己不断地催眠,让自己的意志坚定下来,但下一秒,他的眸子猛地一缩。

只见母亲赵春雅的头上的红色气运背后,忽然出现了一大片的黑云,黑云滚滚,隐藏暗红色煞气。

劫难突生,杀劫难逃!

“云哥?云哥?”

陆云回过神来:“娘亲,何事?”

“你是哪里不舒服吗?”赵春雅奇怪问道。

陆云摇头:“没事,只是想一些事情。”

“想事自己回去想去,为娘还要与柔甲说些体己话呢。”

赵春雅开始赶人,陆云待在这里,她有些话都不好说出口了。

谭柔甲脸色微红的抬头看了一眼陆云,又迅速低下了头。

“……”

陆云没做他想,只能起身,临走时,心中取消了教母亲修仙的想法,霎时间,黑气消散,煞劫不见!

陆云转过头,便皱起来了眉头。

“怎么回事,为何陆罡可以,母亲就不行?”

陆云一边走,一边又将目光看向了李婆婆与张婆婆。

可是无论他想的这一点是对谁,她们的头上都会迅速笼罩起来一片黑红色的灾劫之运。

“难道是……人道大运?”

陆云眉头拧的越来越紧,可心中却又隐隐觉着,不止是这一方面的因素。

太奇怪了,实在是太奇怪了啊。

“气运变化之道也好,承负因果之道也罢,现在的我,都只是接触了一些皮毛罢了,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陆云也是豁达些的,没有硬是去钻牛角尖。

“现在还是将陆罡的修炼功法给梳理出来,看看是否还能为我增加一些反馈的气运。”

陆云回到房间后,立马开始研究起来。

……

……

时间如过隙之驹,一闪而逝。

次日。

陆府。

满府的白幡,已经挂上了门。

陆家一片哭声,众多孝子孝女,围满了整间屋子。

陆启义一身丧服,双眸通红的盯着躺在棺材内的陆家老太。

“母亲,二子来迟了,母亲,二子对不起你啊……”

陆启义的声音都有些沙哑,眼泪也已经流不出来了。

棺材正前方,青阳真人换上了一身开坛之时才会换上的黄袍已经念完了超度经文,做完了超度法事。

陆启义连忙朝着青阳真人看去:“道长,我母亲可曾离去?”

青阳真人迟疑片刻后,微微点头。

“怎么会这么快。”

陆启义神色苍白:“道长您不是说七日之后,魂魄才会离去吗?”

青阳真人无奈道:“若是阴司冥府的黑白无常来拿,确实是需要七日时间,而若是有城隍土地山神的地祇们代阴司行事,便会提前将魂魄勾去,从福地内开幽冥之门,送往阴司,如此行事,也是为了以防有魂魄在这七日之内不安生,生出乱子来。”

“那也就是说,我母亲的魂魄现在正在城隍福地内?”

陆启义继续追问道。

青阳真人点头:“按照常理来说,是如此,不过,陆大人,您要知晓,城隍福地,也是号称小阴司的,进去的魂魄,按照规矩,是不能够出城隍福地,再来人间了。”

他很清楚陆启义想要做些什么,提前断绝了他的请求。

去临水城隍府要人?

他还没有这么大的脸啊。

“不是还有七日回魂的吗!”

陆启义急忙说道:“七日之后,我母亲魂魄便会回来的对不对?”

青阳真人沉默不言。

所谓七日回魂,不过是人的念想罢了,阴司确实有着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七日回魂夜,魂魄可归家与亲人道别。

可,那是给大善之人准备的。

生前有功德在身,死后鬼神也会以礼相待!

而陆家老太……他在接触陆启义的时候,就已经将陆家调查个七七八八了,陆家老太不管从什么地方算,怎么算,也算不上是大善之人。

再想想临水城隍对于陆家的态度,青阳真人都觉着哪怕陆家老太是大善之人,恐怕临水城隍也照样不会放人的。

“不成吗?”

陆启义神色一厉:“若是城隍不愿,那本官便派人拆了城隍庙!”

‘呼呼!’

陆启义话音刚落,陆府正堂前的院子内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吹得外面的白幡噼里作响。

青阳真人神色微变,连忙道:“陆大人,还请慎言,阴阳虽相隔,可阴阳也互通。城隍也是按照规矩办事,而且……城隍的香火在临水极盛,信徒众多。”

他的语气略带警醒。

陆启义回过神来,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烦闷感。

他也知晓自己失言了,先不说临水城内真的有城隍这位地祇神,城隍庙不过是外物,城隍若是想要,只要是托梦给信众,想要多少都可,而且城隍想要给他陆家使绊子,也十分便利,还是一个托梦,便能败坏了陆家的声望了。

单说临水城隍乃是大余太祖就册封的正神,当朝太祖建立新朝之后,第一次册封诸神的时候,也将临水城隍定为了四品正神,可谓是根正苗红。

他一不是当地父母官,也不是主管神灵之权的钦天监官员,无权判决神灵之案,将其打落神位,贬为淫祀野神。

二来他哪怕是有权这么做,也不能这么做。

若是他真这样做了,当地信奉了城隍五百年的那些信徒们,都能活撕了自己!

那个时候,自己要倒霉,陆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陆启义沉声道:“方才是我失言了,还望道长见谅。”

青阳真人没有说话,而是看向身后的院子,在陆启义道歉完事之后,院子内的风儿顿歇。

青阳真人松了一口气,哪怕是城隍未至,可是在这临水城内,每一个信徒都能算的上是他的眼线啊。

也不知道这陆府之内,有多少是城隍的信徒。而且这临水城隍这么快有了反应,怕是一直都在盯着陆家的吧?

青阳真人还有一句话没有给陆启义提过。

那便是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很有可能是昨日凌晨的时候,他前脚刚从城隍庙离开,那临水城隍便派人勾走了陆家老太的魂!

这就是故意为之的!

难不成说,临水城隍就是在故意逼迫陆家与他撕破脸吗!?

还真就让青阳真人给想对了,现在的临水城隍正在城隍福地内生着闷气。

他为神,受到人道大运辖制,在神灵权限之外,不能随意对人动手。

可若是有人主动对他动手的话,那就万事大吉了!

神灵不能轻生命,旦有冒犯生死休。

此言便是如此。

若有有人无缘无故动了临水城隍的城隍庙或者是神像之类的,那便是冒犯神灵,到时人道大运对其的束缚都会宽松稍许,让临水城隍去施加惩戒。

什么?

你说本身故意勾走了你母亲的魂魄?

开玩笑,本神乃是城隍,一年之内的寿命变动,皆在本身权限之中!

别说你家母亲乃是有大恶之人,削去几日寿命本就应该,单说他麾下的文判,为了此事也付出了一些阴德代价。

合理,合法,合规!

各方面都挑不出任何错漏来。

那么你冒犯神灵,神灵惩戒于你,也就合理,合法,合规了!

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交好陆云这一尊天定阳神大能了!

只是,这明明一切都安排好的算计,却因为青阳真人的谨慎,没有将时间顺序说出来,继而没有引得陆启义心中冒出火气。

这一点大大出乎了临水城隍的预料,可他又什么都不能做。

隔空施法,卷起一层狂风,已经是他现如今能够施展的极限了,这还是因为陆启义先口出狂言,对他不敬,他才能在人道大运的眼皮子底下做些动作。

若不然,单说陆启义身为已经是受到了大魏皇帝册封的从三品的盐运使的身份身上的人道气运的青睐,就足够临水城隍喝一壶的了!

就在青阳真人惊疑不定之时,身穿丧服的陆启仁愁眉苦脸从不远处路过,当看到陆启义的时候,眼神闪烁了两下后,便走了过来。

“二弟。”

“大哥。”

陆启义微微躬身。

“陆大人,贫道去查看一下府内的风水,好布局三日后的礼堂。”

青阳道人说道,现在陆府有他在,自然也就承担起来风水定穴的事务了。理由很充沛,他也不愿意在这里听两兄弟讨论秘事。

青阳真人走后,陆启仁叹了一口气道:“这许久以来,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大前日晚间差些就没有起来,可是闹了许久,却是忽然间好了……嗯,当时还以为是好了,却不想,却是回光返照。”

陆启义听到陆启仁这么说,眼神一下子又红了起来。

外界说陆启义乃至孝,可陆启义知晓自己其实不是至孝,在孝与权上,他选择了后者,只是冠以忠君之名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