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调查(1 / 1)
“公孙皓在牢中遇袭,至今昏迷不醒,此事太过蹊跷。朕命你务必尽快查清,到底是何人竟敢在天牢动手,意图杀人灭口!”
顾春风赶忙跪地,说道:“皇上息怒,微臣领命。公孙皓乃关键人物,微臣定会竭尽全力,查明真相,揪出幕后黑手。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微臣还需一些人手和权限,还望皇上恩准。”
皇上微微点头,说道:“朕给你全权处理此事的权力,朝中大臣、宫中侍卫,任你调遣。你务必尽快给朕一个交代。公孙皓与敌国勾结之事若查不清楚,朕就寝食难安。”
顾春风叩谢道:“多谢皇上信任,微臣定不辱使命。”
从御书房出来后,顾春风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调查。
他先去了天牢,查看公孙皓遇袭的现场,试图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天牢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顾春风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然而,现场似乎被人刻意清理过,并没有留下太多有价值的线索。
顾春风眉头紧锁,心中明白,此次对手十分谨慎且狡猾。
离开天牢后,顾春风又找到负责看守天牢的统领,详细询问当时的情况。
统领一脸惶恐地讲述着事情的经过,据他所说,事发时天牢内并无异常,直到传来一声惨叫,他们赶过去时,就发现公孙皓倒在血泊之中,袭击者早已不见踪影。
顾春风陷入沉思,袭击者能在守卫森严的天牢中悄无声息地动手,还能全身而退,必定对天牢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背后的势力,恐怕不仅涉及江湖人士,还可能与朝廷内部的某些人有关。
随着调查的深入,顾春风越发觉得此事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
顾春风在天牢及相关各处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虽暂时未发现直接线索,但心中对事件走向已有初步判断。
随后,他再次匆匆赶往御书房,准备向皇上禀明情况,商讨应对之策。
踏入御书房,只见皇上正坐在书桌前,眉头深锁,盯着桌上摊开的公文,眼神却有些游离,显然心思全在公孙皓遇袭一事上。
顾春风见状,赶忙跪地行礼:“皇上,微臣已对公孙皓遇袭之事展开初步调查,特来向皇上禀报。”
皇上抬了抬手,示意顾春风起身,急切地说道:“顾爱卿,情况如何?到底是何人竟敢在朕的天牢里动手,简直是不把朕放在眼里!”
顾春风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皇上,微臣经过一番调查与分析,认为此次公孙皓遇袭,极有可能又是敌国的行为。一来,公孙皓与敌国勾结,知晓诸多机密,敌国担心他在狱中吐露实情,所以派人灭口;二来,袭击者能在守卫森严的天牢来去自如,其手段与之前敌国在暗中策划的行动风格颇为相似。”
皇上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拍案而起:“这敌国实在欺人太甚!屡次在我朝境内兴风作浪,朕定不会放过他们!”
顾春风赶忙说道:“皇上息怒。微臣以为,既然敌国如此忌惮公孙皓,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利用公孙皓昏迷不醒这一假象,引背后之人再次出手,将敌人拉到明处,这样我们便能顺藤摸瓜,彻底揪出他们在我朝的势力。”
皇上微微皱眉,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顾春风的提议。
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顾春风:“顾爱卿,你这计策听起来可行。只是,此计需万分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打草惊蛇,让敌人逃脱。”
顾春风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微臣已对此计深思熟虑,在实施过程中,会安排最可靠的人手,严密监控各个环节。一旦敌人有所行动,我们便迅速出击,绝不让他们有逃脱的机会。”
皇上看着顾春风自信且坚定的神情,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
他深知顾春风的能力与忠诚,也明白此时唯有相信他,才能将这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连根拔除。
“好,顾爱卿,朕同意你的计策。此次行动,朕让你全权负责,朝中上下、宫中宫外,任你调遣。你务必给朕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让敌国知道我朝的厉害!”
顾春风心中一凛,深知这是皇上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他跪地谢恩:“皇上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将敌人彻底铲除,誓不罢休!”
皇上扶起顾春风,说道:“顾爱卿,朕相信你。你且放手去做,所需的一切资源,朕都会全力支持。只是,你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切不可莽撞行事。”
“多谢皇上关怀,微臣明白。”顾春风说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顾春风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针对公孙皓遇袭背后势力的计划时,突然想起了与公主的婚约一事。
此事如同一团乌云,始终笼罩在他与郑雅儿的心头。
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与郑雅儿的感情,还可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引发更多麻烦。
于是,在向皇上汇报完计划的筹备进展后,顾春风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趁机向皇上提起此事。
“皇上,微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顾春风恭敬地说道,神色间透露出一丝为难。
皇上抬起头,看着顾春风,说道:“顾爱卿但说无妨。”
顾春风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关于公主与微臣的婚约,如今微臣与郑雅儿情投意合,已然私定Z身。这赐婚旨意,实在让微臣陷入两难之境。还望皇上体谅微臣的难处,收回成命。”
皇上微微皱眉,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顾爱卿,朕也知道你与郑雅儿感情深厚。只是,公主心意已决,多次在朕与太后面前提及此事,太后也觉得公主与你般配,这才下了这道赐婚圣旨。朕虽为一国之君,但在这儿女情长之事上,也不好强行驳回公主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