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香玉死亡之迷(1 / 1)

加入書籤

津城意大利租界的华人警员胡明一回到了第一警署,向洋上司安东尼克汇报了有关富商黎元明的二姨太太,李香玉上吊身亡的情况。

胡明一对这起好似上吊自杀的命案提出疑问:

一是,那天晚上,女佣人王玉琴见到二姨太太李香玉在卧室里很平静,情绪没有异常,还悠闲看着书。

二是,当他堪查现场时,看见死者的卧室里,整洁干净,也没留下遗书等,这些迹象表明,这位二姨太太太哪像是一个要上吊自杀的女人?

第三,小阁楼上门口的男人皮鞋印迹是怎么回事,在当时李香玉上吊的现场,是不是出现了第二个人?

而且,二楼走道的地板上没有一点可疑的脚印,是因为女佣人王玉琴早晨打扫卫生,拖了地板,磨灭了一,二楼地面上的所有痕迹,这是有意所为吗?

她是否同谋另一个男人害死了李香玉?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

女佣人王玉琴午夜睡熟后,李香玉把一个男人放了进来,两人产生了什么突发事故,凶手激情之下用了什么手段,弄昏她后,吊到小阁楼房梁上的呢?

警员队长安东尼克听了胡明一的这些推断,也点了点头,先让他回到警署宿舍去休息,等侍法医对李香玉验尸的结果。

在第一警署大楼里设置了几间警员的宿舍。

胡明一躺在宿舍的单人床上,闭目养神,李香玉上吊身亡的情景,好像上演电影似地在脑海里闪过:

仿佛那天晚上,李香玉悠闲地在床上半躺看书,突然发现屋外有响动就光着脚下了地,开了房门探视时,被女佣人王玉琴勾引来的一个男人弄昏了,吊在了小阁楼里。

又仿佛李香玉在深夜,将一个外遇男人放进了自己的卧室,她们在一起亲密后,为了重要的事情和财物起了争执,凶手激情之下弄昏了她,吊上了阁楼,伪造了自杀现场?

胡明一怀疑黎元明家的女佣人王玉琴是有原因的:

王玉琴是最了解黎家和二姨太太李香玉的,刚才,她对这起命案的讲叙是否真实,是不是也参与了这起案件,有没有撒谎或隐瞒了什么事呢?,

她还能再提供有用的线索吗?,

这一切都是疑问,只能由时间来回答,胡明一反来复去,思考等待着。

几个小时过去了,赵学铭从第二巡警分所来见胡明一,讲叙了法医验尸报告的结果:

二姨太太李香玉脖子上只有被吊绳勒套的痕迹,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更没有中毒的迹象,根据小阁楼地板上倒地的木椅子等物证,初判断为上吊自杀身亡。

他们两人拿着法医的验尸报告,去见安东尼克。

这位洋警官看了看验尸单,也皱了皱眉,向两位部下指示道:

“这个案子很复杂,李香玉虽初定为自杀,又牵扯出了办理她丈夫黎元明走私大案的天津警察局。赵,你到天津警察局去一趟了解情况,并根椐黎家人户藉材料上的地址,给在南京的黎元明大太太和李香玉的家人发电报通知一下,让他们速来津城处理后事。胡,你去出事的小洋楼院周围进行调查,分头行动吧”

赵学铭听从洋上司的指示,马上动身去了天津地方警察局,他原是那里的警员,并有几个好哥们,很能熟细了解黎元明走私大案的情况。

十几分钟后,胡明一穿着警服,奉命来到了黎元明的别墅小洋楼院前巡查,发现了与这座院子一墙之隔的一家大粮站。

当他走进粮站的院子,从门房里,走出了一位穿着土布衣服,宽背健壮,像似搬运工的男青年:

“警官,有什么事吗?,我问您,是不是这旁边的小洋楼院子里,吊死了一个年青的女人”

胡明一机警回应着:

“你也知道旁边的小洋楼里死了人?

男青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这别墅小洋楼离这很近,我们粮站的人都知道了,有人还看见扛房(现称殡仪馆)收尸人抬出了一个像年青女人的死尸,传言说是黎元明老板的二姨太太,以前她经常上街,从我们这大院门口路过。

胡明有了兴趣:

“兄弟,这两天富商黎元明一家人,特别是那位二姨太太李香玉和家里的女佣人上街路过这里时,你看到一些反常的事情了吗?”

年青的搬运工想了一会儿,说出了一件亲眼所见的可疑之事:

昨天下午快四点多钟,他和工友正在粮站大门口,从运货马车上卸米袋子,见到黎元明的二姨太太李香玉打扮得花枝招展,从小洋楼院出来,经过这里时,还引起了搬运工们的注意。

这位二姨太太走到了对面的路边,刚乘上了一辆黑色小轿车。此时,黎家的女佣人也赶到了粮店门口,朝车子的方向暸望了好长时间,等轿车开走了,才慌慌张张地离开了。

胡明一听完了青年搬运工的一番话,猛然愣住了!

早晨。他和赵学铭在案发现场曾几次询问女佣人王玉琴有关死者的可疑情况,可这个女人都没讲二太太李香玉在前天下午出走的异常举动。

可以断定,王玉琴对此件人命案有隐情,这是一个重要线索。

胡明一思索到此,赶忙向粮店的青年搬运工道了谢,转身回了第一警署,直接走进了上司安东尼克的办公室。

此刻,安东尼克正在仔细倾听着巡警赵学铭的汇报,见到胡明一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觉得一定有重要事情。

他向胡明一招了招手:

“你有什么的重要事情吗?”

胡明一立即通报:

“队长,我发现女佣人王玉琴,隐瞒了有关李香玉命案的重要情况”

他详细的将别黎元明别墅旁,大粮站里那位青年搬运工所见到的可疑事情,向上司和赵学铭讲叙了。

安东尼克沉思了一会,命令赵学铭和胡明一,立即前去寻找女佣人王玉琴,把她带到警署进行审问。

两位部下不敢慢怠,骑上警署的公用自行车,向海河边的西窑洼李家胡同驶去,寻找女佣人王玉琴。

意大利租界外的海河,金色的阳光洒在河面上,一片波光粼粼,一艘艘捕鱼的木船迎着波浪,乘风而来。

渔民们有的撒下魚网,有的从船里放出十几只鱼鹰,一时间,河边两岸响起了,啪啪啪地木桨拍水的声音。鱼鹰们也在欢叫地捕着大鱼,引来不少行人在河岸边的柳树林里观赏。

河岸边虽十分热闹,胡明一无心观看,加快了车速。

两位巡警驶过了狮子林桥,己望见了肃穆的望海楼教堂,和海河上的另一座钢铁大桥:金钢桥。

今天正是天主教徒们礼拜的日子。

已近中午,男女教徒们拥簇着,纷纷离开了灰色高大的望海楼教堂,走向海河边。

胡明一和赵学铭怕碰倒路人,放慢了车速,行驶到了金钢桥口,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桥的两旁商铺,饭店云集,异常繁华,他们望着这一切,不由感慨。

李香玉死亡之迷(第二集)

海河上的金钢桥闻名于津城,这座大桥由双叶立转,开启式桥梁的构成,建有通过电力操纵的巨大钢铁支架,可以把两面的桥体吊起,形成八字,让大型轮船从河里通过,于法国人建造于一九二四年。

大桥相连,宽阔的大经路(中山路),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道,一辆辆载客的电车直通津城的北站,或驶向海河两岸的各个地区,交通十分发达。

这时,一辆载客的有轨电车停在金钢桥前,挡住了胡明一和赵学铭的去路,车前围了一大堆人。

人们拥挤着,伸出的脖子像被绳子拉着一样向电车头前探头张望,见到胡明一,赵学铭这两位租界巡警过来了,就让出了一条窄道。

胡明一推着自行车上前,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穿着长布衫,干净利索的男人倒在电车前,头部也被撞得头破血流,气绝身亡。

一个相同年岁的女人在男尸不远处哭得昏了过去,胆大的中年妇女们抱着她,正掐她鼻子下的人中。

胡明一问了问身边的一位中年男人: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

“警官,听刚昏过去的女人哭诉说,死的那个男人是他丈夫,干个小买卖,因借了驴打滚的高利贷,还不起了,就撞电车自杀了。您说这是什么世道,前天刚有个跳海河的,今天又来了个撞电车的”

胡明一不由心中一震,痛苦和怒火如潮水似的翻涌着,在当下的民国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外国的列强又瓜分,欺凌着自己的国家,亿万普通的老百姓受着痛苦的压迫,在生死线上挣扎。

在他感慨之际,本管片的两个警察也赶到了,见到了意大利租界的巡警也在这里看热闹,其中一位矮胖的青年警员不太高兴,向胡明一抛了闲腔:

“两位巡警,你们是八里台的警察乱管这一片,没事,别在这闲看着”

胡明一心中的怒气正没地方撒去,看到矮胖巡警的阴阳怪气,就一把抓住了他的前胸衣服:

“你他妈的找打,都出人命了,你不敢快处理案子安慰家属,还在这没话浪当话,你还是警察吗”

矮胖子知道自己没理,不坑声了。

另一个高瘦的中年男警员也明白租界的巡警不好惹,敢忙上前劝解:

“哎,两位同行,咱们都是吃这碗饭的,别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他说话不好听,您就原谅吧”

胡明一见有人劝解,就松开了手,矮胖巡警乖乖地去处理现场。

赵学铭向瘦高个男警察解释:

“我们是到西窑洼去找一个人,路过这里,这出了事故把道堵上了也是看看,没有别的意思”

瘦高个子笑了笑:

“我知道是误会,这矮胖子是刚来我们这的,愣头青,什么也不懂。你们到西窑洼找谁,我在这管片干了十几年了,我给你们指点指点”

瘦高个警察很热心,就和胡明一和赵学铭走出了人群,当他听到了要寻找在西窑洼住的女佣人王玉琴,眼前一亮:

“两位同行,这王玉琴我认识,她丈夫是一个吸过量鸦片而死的败落少爷,我处理过她家的事,她早不在自己的家里住了。她娘家在估衣街开一家大鞋店,叫什么“顾升祥”。要祥细了解她的事情,就到大悲院旁的警察所里找我”

胡明一,赵学铭谢辞了这位片警,又蹬上自行车驶过了金钢桥,来到了临近西窑洼的海河边。

海河岸边的一条大街上,行人稀少。

突然,赵学铭下了自行车,带领胡明一来到河边一处柳树林的偏僻处,神秘地讲着:

“胡兄,咱哥俩关系不错,象亲兄弟一样,有大事要告诉你”

他又看了四周,空旷无人,向胡明说出了今天去到了天津警察局时,探听到的一个天大的秘密:

今天上午,他在警察局遇到了以前的好友王警官。

这位好友透露,住在意大利租界小洋楼的富商黎元明秘密和日本人干着私贩大烟,枪支的违法买卖。可他狡猾至极,警员们跟踪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他在居所从不藏存毒品,枪支和巨款,走私资金往来都由日租界一个银行的支票支付。

此家银行的大股东就是日本人,黎元明竟是第二大股东,他在宝坻县城开了几个商行,打着买卖木材,棉布,丝绸等民用品的招牌,而暗地里与日本人勾结,贩卖枪枝和烟土并存货于此。

前些日子,天津警察局突击包围了黎元明在宝坻县城的商行货站,确从一处夹皮墙里搜出十几条枪,几十斤烟土,值价不到几千块银元。

根椐内线人提供的情报,警员们又从商行内查出的一个秘密帐本,进行核对后发现在几年里,黎元明走私的钱款达十几万银圆。

天津警局估计,按卖走私货能挣两倍以上的纯利润计算,这位富商赢利了三,四十多万银圆。

这么大的货款都存在了哪里了?

警局就此又一次审讯了走私富商黎元明,将要动刑具时,他才交侍:

“货款全部存在日租界的一家日本人开的银行里”

天津警方又无权去日本租界搜查那家银行,可从日本银行的一个内线人那里,确认了黎元明的口供是真实的。

内线人又提供了重要线索,黎元明在被捕前可能将一笔四十多万银圆的存款从这家日本银行汇出,具体存入哪个中外银行,无人知晓。

天津警方再次立即提审商人黎元明,想逼其交出存入这家银行的巨额存单或银票,可当警官们再到牢房里提审他时,见到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当时,看守黎元明的一位狱警回忆:

昨天晚上,他去查牢房时见到黎元明睡的很晚,训斥了几句后,就回到了看守值班室,一夜也没有出去,另外两个值班警察为他作了证明。

警察局法医对黎元明的尸体进行了检验,判断他于午夜二点到四点左右死亡,身体没有伤痕,也没有中毒的迹象。又从死者口袋里发现了一种国外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最后判断,他死于心脏病。

天津警察局立刻向管辖黎元明居住地的意大利租界警署,申请了搜查函,去寻找可能藏于黎元明巨款银票的保险箱,或找到他的大太太,小老婆,并逼供让她们说出一些重要线索。

两天后,警员们搜查了富商的别墅小洋楼,并审问了黎元明的家人和有关人员,但一无所获。

天津警方又询问了一些有名的金融专家,也很失望。

原来黎元明参股的这家日本银行是跨国的联行,与什么英国,法国等大银行的银票,支票都是商业通汇的。这些银行都有对私人保密的条款,不论任何官方和私人都无法查询,扣押其存款,只认银票不认人。

黎元明己死亡,这等于谁拥有这笔巨款的银票,就能取走这四十多万的银圆。

据天津警方推断,这位富商也不可能将这笔危险,要命的巨额脏款告诉或交于他的家人,一定藏于某个地方,不管谁找到这张银票,就拥有了这批巨款。

在海河岸边寂静的柳树林里,赵学铭刚叙说完了这个重大,诱人的秘密消息,很是兴奋。

胡明一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

“学铭,你的意思我完全明白,我们要是秘密查找到了黎元明神秘巨款的银票,咱们这一辈子不用在为别人卖命干事,也成了富人了”

赵学铭笑了笑:

“胡兄,你太聪明了一点就透,这军阀的警察局,洋人租界的警署都不是好东西,咱们卖命工作为他们破案,找巨款不值得。你也看到意租界警署的洋人,平常对租界发生的中国人命案不感兴趣,都是推三了事,不拿国人当人,这次,洋人们为什么积极去侦破此案,也可能是为了这笔巨款吧。

他又向胡明一见意:

“咱们也借这个公事,真要拿到了黎元明的神秘巨款,一人一半,远走高飞,咱俩哥俩也未成亲,孤身一人的没问题,你看呢?”

胡明一思考了一会儿,痛快的答应了:

他这样做不是想自己发财暴富,远走高飞。如今,他己经是潜伏在津城意大利租界内的一名秘密中共地下党员,先想到了资金困乏的党组织,南方红区和中央红军。

如果,他真的要拿到这批巨款,那将是对革命事业的一个大贡献。

在海河边的小树林里,胡明一和赵学铭立了誓言,下决心一定查找到富商黎元明失踪的那批巨款。

两位好友商量好后,骑上自行车向西窑洼的李家胡同驶去,寻找有嫌疑的女佣人王玉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