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官袍(1 / 1)
刘大义招呼众人一起来给张平安行礼。
“将腊肉取来一条炒了。”刘大义大手一挥说道。
这一条腊肉是他七八天的份额。
张平安他们也看出了县城物资的匮乏,他从狼背上取下一些野兽的皮毛,还有一些水果。
风清扬更是将四坛酒都拿了出来。
“您是?”华山派不字辈的,刘大义都见过,但眼前的中年人却不认得。
“老夫风清扬。”
“是风…剑神!”他本来想叫风老剑神的。结果看人家模样,那个老字实在是说不出口。
这个称呼让风清扬笑了起来,张平安则想见见那位知县。
“知县大人被诡异伤了之后,便都在养伤。”刘大义开口解释道。
他也是好酒之人,但县里存的酒早被消耗光了,现在闻到酒香,肚子里的酒虫早就被勾起来了,已经也顾不上别的。
刘大义说完便去找风清扬喝酒了,张平安则看向了师爷,“不方便见吗?”
师爷苦笑一声道,“张盟主怕是看出来了。那与我一起见见知县大人吧。”
“师父,我与师爷去看看知县大人。”张平安说着还沽了一壶酒。
一路上师爷不停的说着知县的好。
等到了衙门口,他看着张平安说道,“张盟主见了知县大人莫怕。”
“嗯。”张平安点点头。
这一路上行来,那成了活尸的百姓其实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成了诡异的怪物们。
他们有的疯狂,有的残忍。
这些诡异的成因,以张平安现在的本事也无法弄明白。他不确定是因为邪神的影响,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反正这一路上那些只要有诡异的地方,就不会有活人。
这县城却成了惟一的例外。
他们走进县衙后,张平安能感觉到阵阵阴冷,师爷走在了张平安的前面。
到了大堂的时候,师爷对张平安说道,“知县大人就在里面。”
张平安双手轻轻推开大堂的大门!
大堂里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窗棂的破洞中斜射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正前方的公案后,是一把椅子。
那椅子上放着一件官服。
那官服依旧笔挺,青黑色的绸缎上绣着知县品级的纹样,只是衣料下没有丝毫起伏的轮廓,空荡荡地垂着,仿佛套在一个无形的架子上。
而那官服里,赫然是一张人皮。
人皮的色泽早已失去活人的红润,泛着一种死气沉沉的灰白,五官的模样早已经看不出来了。
那双眼睛的位置空空如也,黑洞洞的,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
饶是张平安心里早有准备,见到这一幕多少还是有些吃惊。
“张盟主,这便是知县大人了。”
师爷的声音带着哽咽,“那日县城遭怪物的攻击,知县大人带着大家抵抗。
当时我们没有觉察出什么,等他回来就成了这样,知县大人虽然成了这样,但他还有意识,他是用这种法子庇佑着我们的。”
话音刚落,那张人皮忽然微微动了动,官服的袖子缓缓抬起,指向旁边的椅子,像是在示意他们坐下。
与此同时,一股阴冷的气息拂过,张平安耳中响起一个模糊的、仿佛从很远地方传来的声音,“请坐。”
声音没有实体,更像是直接在脑海中响起,带着一种撕裂般的沙哑,却奇异地透着温和。
但张平安能听出来,这声音里带着巨大的痛苦。
张平安将酒壶放在桌上,倒了一杯,推到公案前,“知县大人,我敬你一杯。”
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蒸腾的热气遇到那股阴冷气息,瞬间凝成了细密的水珠。那张人皮对着酒杯的方向倾了倾,像是在道谢。
“自大人成了这般模样,县城里的诡异就再没有出现过。”
师爷用衣袖擦拭着自己的眼泪,“城外的邪祟像是怕极了大人,只要踏入县城范围,他们便很快的离开。百姓们才能守着一方安稳。”
张平安看着那张人皮,这县城之所以能成为例外,不是因为没有诡异,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最特殊的守护者。
他以自己残存的执念对抗着同类的邪祟,用一种惨烈的方式庇佑着治下的百姓。
“为何要这样做?”张平安轻声问,他想问的是,明明已经成了这般模样,为何宁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还要守着这份责任。
那张人皮没有回答,只是官服的下摆轻轻扫过公案,露出下面压着的一卷卷宗。
张平安走上前拿起一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县城每户人家的人口、生计,甚至还有哪家的孩子该启蒙、哪家的老人需要赡养,笔迹工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认真。
最后一页上,是用鲜血写的两个字。
守民!
张平安拿起酒壶,将杯中的酒缓缓洒在地上,对着那张人皮深深一揖。
“我快撑不住了,带他们走好吗?”
听到这声音,那师爷真的忍不住了,直接嚎啕大哭。
“好!”张平安直接答应。
一阵轻风吹来,那人皮慢慢随清风而逝,但那件官袍却依旧如新。
他们俩从县衙出来的时候,师爷双手捧着那件官袍,他哭了一路。百姓们得知知县大人死了,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本来正痛饮的刘大义听到这消息,也是愣了一阵,最后哭得撕心裂肺。师爷没有隐瞒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大家。
“知县大人,将咱们托付给张盟主了。”师爷高声说道。
没有人会怀疑师爷动机不良,这段时间里,他们之间早已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信任。
听到这话大家有些忐忑的看着张平安。
不等张平安开口,刘大义红着眼眶走过来,粗糙的手掌在脸上胡乱抹了把,然后看着平安说道,“知县大人把大伙儿托付给您,我也相信您。
那您打算如何安置大家呢?”
这话是他替大家问的。
他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几声凄厉的怪叫,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城外徘徊。
百姓们顿时慌了神,纷纷往县衙方向缩,原本就惶恐的脸上更添了几分惊惧。
没有知县的压制,这县城里很快便生出了诡异。
此时不少人聚集在县城里的校场上,还有些年纪大的,应该留在家里。
这时候县城里一阵阴冷气弥漫开来。
这一路上张平安见过太多这种情形了,他很清楚这是有诡异产生了!
“我儿子、儿媳不会死的。我刚刚看到他们了!”变成诡异的正是今日拦住张平安他们问王家庄情况的老婆婆。
那老婆婆的身子正在以一种扭曲的姿态变化着。
原本佝偻的脊背猛地挺直,却像被无形的力量扯得过长,脖颈拉伸成了蛇一般的弧度。
皮肤先是泛起青黑,随即裂开无数细密的纹路,黑色的粘液顺着纹路往外渗,把身上那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浸得透湿。
大家虽然抵御过诡异,面对过活尸。
但亲眼看着认识的人,竟然在自己面前变成这样,心中多少还是难以接受的。
人在极度紧张的时候,会呕吐。
风清扬想要拔剑,这一路上死在他剑气下的诡异不少了。
不过张平安觉得这种刚变成诡异的人,他说不定还能抢救一下。
“师父,这次我来吧。”张平安朗声说道。“大义,你们保护好大家。”
“是!盟主!”刘大义一口答应。
他自然相信张平安,那只牛犊大小的头狼就被张平安给降伏的,林平之可是仔细说了一遍过程。
所以即使现在有了诡异,刘大义也相信张平安。他也想让大家看到张平安的实力。
那老婆婆的眼睛早已没了往日的浑浊,此刻翻着诡异的白,眼白上布满蛛网状的血丝,嘴角咧开一个极不自然的弧度,几乎要扯到耳根,露出两排泛着乌光的尖牙。
方才还拄着的拐杖此刻更是变得漆黑如墨,枯瘦的手指变得又细又长,指甲尖锐得像淬了毒的匕首。
“我的儿子!我的儿媳啊!你们藏在哪里了,是不是藏在他们的身体里了!”
她发出的声音不再是苍老的沙哑,而是混合着孩童般的嬉笑与野兽般的嘶吼,听得人头皮发麻。
话音未落,她便朝着最近的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扑去,速度快得完全不像人。
张平安身形如电般掠出,那婆婆即将触碰到孩子的瞬间生生顿住。原来张平安单手锁住了那老婆婆的脖子。
刘大义他们最清楚,变成诡异后的人力量会有多强,他们实在没办法理解,张平安单手怎么就擒住了。
那拐杖瞧着像是让她成这样的媒介。
张平安劈手夺下拐杖,然后指尖金光冲着老婆婆的眉心轻点,那金光仿佛一轮微缩的太阳,瞬间将周围的阴冷气息驱散。
金光落在老婆婆眉心的刹那,她发出一声凄厉到不似人声的惨叫,身上的青黑纹路如同被烈火灼烧般滋滋作响,黑色的粘液遇金光便蒸腾起阵阵黑烟。
老婆婆疯狂扭动的身躯猛地一滞,泛白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淡的清明,那扭曲的嘴角竟像是想往下撇,露出痛苦的神情。
她的身体剧烈地抽搐了几下,身上的诡异纹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
拉长的脖颈慢慢恢复原状,尖牙缩回,重新变回了那个枯瘦的老婆婆模样,她双眼慢慢闭上,身子软软地倒了下去。
张平安将那婆婆扶住,那抱孩子的妇人犹豫了一下,最后将孩子交给丈夫。
自己帮张平安将老婆婆扶住,张平安对她说道,“放心吧,她不会再变成那样了。”
方才金光驱邪的场面震慑了所有人,此刻再看张平安,眼神里已经没了先前的忐忑。
从刚才震惊醒悟的刘大义第一个开口说道,“乡亲们你们若是相信我刘大义,就跟着盟主走!我知道大家心中有顾虑,但留下来真的就是死路一条。
盟主的本事你们见到了,上次一只诡异就让咱们县一大半的人死了。
至于人品方面,我愿意用我的命给盟主作保!”
这时候捧着那件官袍的师爷,深吸一口气,对着众人朗声道,“知县大人用性命护了咱们这么久,如今他去了,咱们不能让他的心血白费。
张盟主是武林盟主,本事比咱们这些人加起来都强,跟着他去华山,总好过在这里坐以待毙!”
扶着那老婆婆的妇人问道,“华山真的安全吗?咱们这些拖家带口的,会不会给张盟主添麻烦?”
“现在这种情况谁也不敢说哪里安全。”张平安看着他们说道。“但我能保证的是,我们尽全力保护你们。
华山周围的活尸被清理干净了。
我们还开垦了许多荒地,你们去了就能耕种。我也会传你们功法,让你们有保命的手段。”
张平安语气真诚,再加上刚才的表现。
大家多少有些意动,但故土难离。他们心里还是有顾虑的。
刘大义声音陡然拔高,“我刘大义这条命是知县大人给的,如今他把大伙儿托付给盟主,我第一个信他!
谁要是不敢走,那就在这儿等着喂怪物,可别拖累了旁人!”
人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几个老人望着自家破旧的屋舍,眼神里满是不舍。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说,“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就这么走了,心里头实在不是滋味啊。”
师爷走过去安慰道,“李伯,故土难离的道理谁都懂,可留在这里,咱们连明天的太阳都未必能见到。
知县大人在时,邪祟怕他,如今他去了,那些东西用不了多久怕是又要来了。刚才王婆婆的变化,大家都瞧见了。
你们愿意自己变成那样?愿意家人变成那样?”
这话一出,一时间大家的表情就更凝重了。
张平安他们再没有开口,他不是什么圣母。虽然他接受了知县的托付,那不代表他会因为有人不愿离开,就留在这里陪着他们。
终于那叫李伯的老者开口了,“我家愿意跟着张盟主去华山!”
听到这话刘大义和师爷都笑起来了。
但张平安感受到的是沉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