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沙海记忆(1 / 1)

加入書籤

南疆火行秘境的青蚨木新叶在归藏的沙粒中轻轻颤动,归藏的沙瓶突然爆发出强光,沙粒如活物般聚成李成志的虚影——兄长半跪在青蚨木根前,甲胄碎片散落在地,掌心的煞功沙正渗入树根,每粒沙都在低声呢喃“护贤”。

“成志师伯……”归藏的声音带着沙砾的哽咽,沙瓶倾斜,显形出五年前的场景:李成志用甲胄碎片在青蚨木主干刻字,每道“贤”字笔画都混着自己的煞血,“小墟,”虚影忽然抬头,眼中映着沙海的星子,“等贤侄和思瑶的脉门共振,这棵树,就会成为护贤道的共生核。”

崇贤的金刀穗重重扫过焦土,刀身“成贤”暗纹与树根的刻字共振,显形出李成志的日记残页:“贤弟,思瑶,今日在火行秘境种下青蚨木,用我的煞血当肥料,用长卿师伯的岩糖酒当水。”他忽然想起,每次李成志递来的糖葫芦,糖纸上总带着若有若无的煞血味,原来那是兄长在用自己的血,替他们试煞。

“成志哥哥……”庄思瑶的银簪轻轻抵住树根,毒雾顺着土行纹渗入地下,显形出李成志藏在根须间的木盒——里面躺着半块青蚨木佩、三粒蜈形煞解药,还有张画着糖葫芦的纸条,“贤弟,思瑶,若遇火行煞雾,记得用木佩引动贤侄的金脉。”

归藏的沙粒聚成小墟的虚影,膝盖处全是挖掘树根时的沙砾伤:“崇贤哥哥!木盒里还有成志师伯的头发,”虚影举起一绺半白的发丝,“每根都缠着冰龙鳞粉和木髓血,他说,这是替你们织的护心网。”

崇贤的指尖抚过树根的刻痕,发现“贤”字的最后一笔,是李成志的指纹形状。他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兄长总用指节敲他的刀鞘,说“刀穗歪了”,原来每一次敲击,都是在确认他的脉门是否与庄思瑶的毒雾共振。

“思瑶,”他忽然指向树根下的岩糖酒坛,坛身刻着“贤侄稳刀,思瑶护心”,“成志哥哥的煞功沙,从来不是为了伤人,”金脉血顺着刀穗渗入坛中,“是为了让我们的脉门,在煞雾里扎得更深。”

庄思瑶的银簪发出金绿光芒,蝎纹帕角与李成志的发丝共振,显形出梅花龙的木针虚影——老人正用木针刺破李成志的指尖,将煞血与木髓血融合,“成志,你的煞功,要像这青蚨木的根,在血煞盟的地里,替贤侄和思瑶,留住护贤的种。”

归藏的沙瓶突然剧烈震动,沙粒聚成李成志的笑脸,手中攥着半颗糖葫芦:“贤弟,思瑶,”虚影的指尖划过庄思瑶的银簪,“别总皱着眉,”他忽然望向青蚨木新叶,“等这树开花,哥哥带你们去冰原看战叔的冰龙,去东海看素心姨的护心港。”

赤焰女的火行剑突然轻颤,剑穗上的甲胄碎片与沙粒笑脸共振,显形出李成志在血煞盟地牢的场景:他背对着牢门,甲胄下的“贤”字刺青被蜈形煞啃噬,却仍用指甲在墙上刻着“贤弟,思瑶,要并肩”。

“成志师伯……”赤焰女的声音发颤,火行剑穗甩出十八片甲胄碎片,每片都飞向青蚨木的根须,“您的甲胄,我们替您守着,您的糖葫芦,我们替您留着。”

崇贤的金刀重重顿地,刀穗的糖葫芦糖纸与沙粒笑脸重叠,显形出三人童年的幻影:李成志抱着糖葫芦蹲在中间,左边是挥刀的崇贤,右边是摆弄银簪的庄思瑶,赵长卿的酒壶悬在头顶,秦战的冰龙角映着月光。

“贤哥哥,”庄思瑶忽然握住他的手,毒雾与金脉血在树根处形成双生漩涡,“成志哥哥的煞功沙,在替我们连通五方秘境,”她的指尖划过星图中沙海与南疆的连线,“就像三师伯们的信物,从来都是共生的。”

归藏忽然指着沙粒中显形的简笔画:“崇贤哥哥,成志师伯画的你们,”他的声音带着惊叹,“金刀和银簪交缠成蝶,翅膀上写着‘毒金双生’,周围环绕着冰龙、火剑、沙瓶、冰盾。”

崇贤望向青蚨木,发现新叶上的“思贤”二字,此刻与沙粒中的简笔画完全重合。他忽然轻笑,那笑里混着沙海的涩与岩糖酒的甜:“成志哥哥,早把我们的未来,刻进了每粒沙里。”

庄思瑶的银簪轻点沙粒笑脸,显形出李成志的最后留言:“贤弟,思瑶,护贤道的路,哥哥只能陪你们走到这里了,”虚影的指尖划过他们交缠的手腕,“剩下的路,要像青蚨木的根须,深深扎进江湖的土里。”

当沙粒笑脸渐渐消散,归藏的沙瓶显形出五方秘境的星图——沙海的土行纹、南疆的火行纹、冰原的水行纹、东海的木行纹、中原的金行纹,正以青蚨木为中心,形成完美的五行闭环。崇贤忽然明白,李成志的每个举动,都是在替他们打通五脉共振的最后关卡。

“思瑶,”他忽然将金刀插入树根,刀穗的青蚨木佩与木盒中的半块佩合璧,“我们的脉门,是成志哥哥用煞血铺的路,是三师伯们用血肉筑的墙。”

庄思瑶点头,银簪在树根刻下护心咒:“贤哥哥,成志哥哥的煞功沙,”她的指尖划过星图中沙海归墟的方向,“就像这青蚨木的根,永远护着我们的脉门,永远护着护贤道的光。”

归藏忽然捧着沙瓶跪下,沙粒在他掌心聚成“护贤”二字:“崇贤哥哥,思瑶姐姐,”他的声音坚定,“归藏的土行纹,会守好成志师伯的煞功沙,守好这棵青蚨木。”

当南疆的夜风掠过青蚨木,新叶的沙沙声仿佛在复述李成志的叮嘱。崇贤望向庄思瑶,她正用毒雾修补树根的刻字,银簪尾端的蝎纹帕角,此刻与李成志的发丝虚影重叠。他知道,兄长的煞功沙,早已融入护贤道的每粒沙、每片叶,而他们的脉门,终将成为这棵青蚨木最坚韧的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