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CSGC 狮脊联赛(1 / 1)

加入書籤

夜,刘启家中。

厚重的窗帘将外界的光线彻底隔绝,整个房间沉浸在静谧的黑暗里。

空调运转的细微声响中,暖气徐徐扩散,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温暖环境。

这样的温度最适合专注工作,无论是打排位赛还是研究比赛录相。

此刻的刘启正坐在电竞椅上,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观看比赛直播。

而是皱着眉头审阅一份又一份枯燥的电竞赛事策划案。

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的工作:赛制设计、战队平衡、商业开发、转播方案.....

每一个与电竞赛事相关的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

最让他头疼的是,面前这些策划案的质量参差不齐。

“这都什么玩意儿......“刘启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把又一份策划案扔进了“已阅“文件夹。

屏幕上那份号称要打造顶级赛事的方案,连最基本的赛事规则都写得漏洞百出。

有些方案简直惨不忍睹,但他不得不耐着性子一页页看完。

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这些满怀梦想的策划案送到他手上,就不能敷衍了事。

这不仅是对行业的尊重,更是对自己职业操守的尊重。

说来奇怪,他从美国回国还不到五天,消息就在圈内不胫而走。

刘启百思不得其解:他在国内电竞圈并无交集,回国的事也只告诉了少数人。

后来才从圈内好友那里得知,原来他回国后和莱昂凯的合影早就被对方发在朋友圈,还是九宫格的C位。

自己没有国内电竞圈好友,莱昂凯可全是好友。

好吧。

其实早在他组织电竞协会、手握IEM赛事合作权时却选择开了个公司要去自己投资组建小型赛事后。

刘启在电竞圈内早就让众人有了个观念,这丫钱多了烧的,不坑白不坑,人傻钱多速来。

总之从刘启到家没几天后,便不断有各式各样的赛事方案和商业计划书发过来。

能找着联系方式的就直接微信轰炸,没联系方式的则通过经纪人转手。

类型也蛮丰富,包括了职业联赛、次级联赛、高校联赛,以及娱乐表演赛。

都是跑来要投资,或者联合办赛的。

到现在他电脑里存了二十多份方案,多数已经看完,真没什么眼前一亮的策划。

最离谱的是几个和电竞毫不相干的商人,凭着几页PPT就号称要打造“东方卡托维兹“。

精神可嘉,但专业程度实在令人堪忧。

“呼……“

桌上的梨汤早就凉了,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

他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总算让昏沉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看了眼右下角的时间——凌晨2:17,很好,又是个修仙夜。

本想休息,但看着剩下的两份策划案,还是决定熬个通宵。

他又用泡梨汤的杯子泡了杯浓咖啡,插上U盘,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

没想到这份更离谱!强忍着看完一百多页的PPT后,刘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看垃圾方案真的会影响精神状态!

他冲到洗手间用冷水洗了把脸,总算清醒了些,这才拿起最后一份策划书。

最后一份策划书是公司刘姐提交的。

仅仅在团队开完战略会议的第四天。

一份完整详实的《CSGC(Counter-StrikeGrandChina)狮脊联赛》方案就已经摆在了刘启的案头。

这份方案务实得令人惊喜。

赛事规模控制在4个二三线城市的分站赛加一场总决赛。

分站赛采用开放赛制,不申请V社VRS积分,每站16-24支队伍参赛,最大限度降低参与门槛。

各分站前两名晋级,与狮心游戏直邀的8支注册VRS战队共同组成16支总决赛队伍。

整个赛事总奖金1万美元,严格控制成本。

分站赛不租用场馆,在网吧就可以进行,仅总决赛八强进入线下场馆。

“啧!“刘启忍不住咂了下嘴,指尖轻轻敲击着这份策划书。

刘姐不愧是行业老手,短短三天就能拿出这样一份既控制成本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

特别是这份方案对于人力和物力的需求可以说精简到了极致。

他当即拍板,迅速给刘姐发了封邮件:“方案已阅,明早详谈推进计划。“

转念一想,又在邮件末尾补充道:“顺便探探电竞圈其他公司的意向,没有我们就自己做。“

反正是小成本,以刘启目前的资金条件,完全干得起。

说起刘启这个发邮件的习惯,还是在国外OG里学来的“。

那会儿他第一次去找财务报税,兴冲冲直接杀到人家办公室门口。

财务大叔从显示器后面探出半个光头,推了推眼镜:“刘,发邮件预约。“

“不是,我都到您跟前了...“刘启当时一脸懵。

心说老说老外懒,现在一看确实懒的够呛。

光头财务慢悠悠啜了口咖啡:“邮件能留痕,要是哪天税务局来查...“

说着做了个戴手铐的动作,“这就是我的防弹衣。“

仔细想来,刘启倒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

他慢慢发现,电子邮件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种形式像极了传统的书信往来,让他能够沉下心来梳理思绪。

对方也同样能从容不迫地组织语言,不必像微信聊天那样你一言我一语。

最后往往各说各话,徒然浪费时间。

更重要的是,邮件完美地区隔了工作与生活,避免了职场事务对私人时间的侵扰。

久而久之,刘启竟也爱上了这种不疾不徐的交流节奏。

况且现在已是凌晨三点多,这个时间给刘姐发消息,确实不太妥当。

“滴滴——”

刘启刚准备休息,电脑突然响起邮件提示音。

他揉了揉眉心,点开屏幕,是刘姐发来的消息。

“收到!。”

邮件里的文字一如既往地直白:

“但我们没必要和其他公司联合投资分担风险,成本我已经压得很低了。

如果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控,赛事的质量还能保证;

要是引入第三方,他们肯定会有自己的要求,到时候质量就难说了。”

刘启能想象她说这话时的样子——手指敲着桌子,语气笃定。

“如果是为了盈利,方法多的是;

但如果想把赛事做成长期稳定的品牌,我建议还是我们自己办。”

紧接着,她又补充了一条:

“以后真要是和其他公司合作的话,也不是不行,但得有条件。

他们想参与中大型赛事,就得给我们的小型赛事提供资金支持。

而且合作期要短,一年一签,最多一个赛季一签。”

最后一段,她的语气更直接了:

“对了,咱们得赶紧招个商务主管了。

后面投资规模大了,谈判和拓展不能总靠老板您亲自上。

像我这种水平的都能把你们谈得死死的,要是遇上真正厉害的,恐怕连本都收不回来。”

刘启擦了把脑门上不存在的汗。

忙道打字:“行!我抓紧招人,比赛这个事情我们最近多沟通。”

“先这样,早点休息吧刘姐。”

打完字刘启快速关闭电脑,猛的冲回卧室跳到床上。

“你说你没事招惹她干嘛啊,这人半夜都不睡觉的。”刘启口中念叨。,

睡前刘启脑海里全是刘姐的语气,一想到明天还要和她谈一天感觉脑袋都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