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 / 1)

加入書籤

说着,她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

“要说起来,靖国公府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可跟皇室比起来,终究还是差了一截。”

“说起来,那位靖国公府的小公爷,之前不是和卢家的二小姐定过亲吗?后来卢家倒了,这门亲事自然也就黄了。”

“卢家?”平棠微微一怔,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女子的身影。

“卢家有两位小姐?”平棠转换了话题。她只记得卢家有一个极出挑的小女儿。

平母解释道:“是啊,那位二小姐是卢家正经的嫡出,只是平时不大出门。我见过她几回,也是个美人坯子。”

“原来如此。”平棠点了点头,状似随意地问道,“那位卢家的小女儿呢?我记得她之前好像是在宫里陪着母后?”

“回太子妃的话,那位宋小姐,已经出宫了。”

一旁的嬷嬷恭敬地回答道。

平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让人暗中盯着点,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平母看着女儿的神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让你这般上心?”平棠只是笑,眼波流转,却不发一言。平母知趣地不再多问。自己这个大女儿,心思深沉着呢,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

瑶华殿内,暖意融融。

太子尹临华和七皇子尹阳,正陪着皇后闲话家常。

时不时地,殿内会响起一阵轻快的笑声。

皇后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一个沉稳内敛,是她最大的依靠;一个活泼好动,总能给她带来欢乐。

在这深宫之中,有这样两个儿子承欢膝下,她已是心满意足。

“老六的婚事定在下个月,也该出宫建府了。景儿啊,你也快到弱冠之年,这亲事……可有什么想法?”

皇后这话一出,刚才还活跃得像只猴儿一样的七皇子,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微微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皇后和太子见了,都觉得有趣。

“母后手里有几张好牌,不过,还是想先听听你的意思。”皇后顿了顿,目光柔和地看着七皇子。

七皇子却把头埋得更低了,声音闷闷地:“我还小呢,不想这么早成亲。”

皇后佯装生气:“这都多大了,还说自己小?你皇兄在你这个年纪,都能帮着你父皇处理朝政了!”

七皇子一听,连忙抬起头来,换上一副笑脸:“母后~您就别取笑儿臣了。儿臣这不是怕娶了媳妇儿,就没时间陪您了吗?”

说着,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理了理衣袍的下摆。

虽然平日里看着有些跳脱,但举手投足间,还是流露出皇家子弟特有的贵气。

“母后,您和皇兄先聊着,我那边还有点事,就先告退了。”

说完,他也不等皇后回应,转身就走,那速度,比兔子还快。

“这孩子,一说到成亲就溜得没影儿!”皇后笑着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宠溺。

她转过头,看着太子:“华儿,你怎么看?”

“苏家次女?”太子抬手执杯,轻轻地吹了吹,“是太子妃的意思吧。”

皇后笑而不答。

太子浅尝杯中物,缓缓开口:“平太师身居高位,长女已是太子妃,儿子又娶了郡主,若是次女再嫁给景儿……”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其中的利害关系,母子二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透。

太子是储君,七皇子是他唯一的胞弟,日后定是诸王之首。

苏家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未来的皇帝,一个嫁给最尊贵的亲王,这荣宠,未免也太盛了些。

皇后出身的家族,虽也是名门望族,却始终低调行事。这么多年来,皇后从未想过将族中女子送入东宫。

为此,族中颇有怨言。

但尹临华明白,这正是母后的远见卓识。

自古以来,帝王最忌外戚干政。

将母族捧得太高,无异于引火烧身。

一旦失势,便是灭顶之灾。

高处不胜寒,过犹不及,这个道理,皇后比任何人都懂。

她不求家族显赫一时,只愿能安稳长远。

“对了,华儿,”皇后话锋一转,“你也该多关心关心后宫了。太子妃入东宫多年,至今无所出,兰侧妃小产后,也一直没有动静。你年纪也不小了,子嗣之事,不可再拖延。”

太子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皇后知道他心思不在儿女情长上,也就不再多劝,点到即止。

帝王心术,最忌被人看穿。【喜怒不形于色,心思不让人知,方能掌控全局,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先帝对太子的教诲,他一直铭记于心。

这些年,太子行事愈发沉稳,颇有帝王风范,皇后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

婉柔的伤势逐渐好转,但心头的阴影却如跗骨之蛆,难以消除。那些屈辱和仇恨,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上京城依旧歌舞升平,繁华如昔。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弱女子的悲伤。

东市的汇贤台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汇贤台是朝廷所建,平日里除了用作武举考场,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比武大会,为朝廷选拔人才。

许多达官贵人也喜欢来这里观战,希望能从中发掘出一些好苗子,收为己用。

因此,这里也成了许多江湖人士梦寐以求的舞台,他们渴望能在此一战成名,从此飞黄腾达。

虽是初夏,今日的阳光却格外热烈。

校场上,刀光剑影,寒气逼人。

一位红衣女子,手持长剑,身姿矫健,在场中翩翩起舞。

她的动作轻盈灵动,如穿花蝴蝶,又似惊鸿掠影。

随着身形旋转,红色的衣裙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

只是,这剑法虽美,却终究少了些实战的力道和气势。

与那些身经百战的武者相比,明显还不够看。

在这高手云集的汇贤台上,她的剑法,更像是一种表演。

“这姑娘的剑法,好看是好看,就是少了点杀气。”

“毕竟是个女子,能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是啊,这年头,能舞刀弄剑的女子可不多见,看看热闹也挺好。”

台下的观众们一边欣赏着,一边窃窃私语。

在这个推崇女子柔弱娴静的时代,突然出现一个会舞剑的女子,自然是引人注目的。

更何况,这女子还生得如此美貌,她的剑舞,自然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道风景,落入了平明的眼中。

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大步走上前去。

察觉到有人靠近,红衣女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