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 / 1)
”
说着,她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
“要说起来,靖国公府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可跟皇室比起来,终究还是差了一截。”
“说起来,那位靖国公府的小公爷,之前不是和卢家的二小姐定过亲吗?后来卢家倒了,这门亲事自然也就黄了。”
“卢家?”平棠微微一怔,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女子的身影。
“卢家有两位小姐?”平棠转换了话题。她只记得卢家有一个极出挑的小女儿。
平母解释道:“是啊,那位二小姐是卢家正经的嫡出,只是平时不大出门。我见过她几回,也是个美人坯子。”
“原来如此。”平棠点了点头,状似随意地问道,“那位卢家的小女儿呢?我记得她之前好像是在宫里陪着母后?”
“回太子妃的话,那位宋小姐,已经出宫了。”
一旁的嬷嬷恭敬地回答道。
平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让人暗中盯着点,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平母看着女儿的神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到底是什么人,竟能让你这般上心?”平棠只是笑,眼波流转,却不发一言。平母知趣地不再多问。自己这个大女儿,心思深沉着呢,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
瑶华殿内,暖意融融。
太子尹临华和七皇子尹阳,正陪着皇后闲话家常。
时不时地,殿内会响起一阵轻快的笑声。
皇后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一个沉稳内敛,是她最大的依靠;一个活泼好动,总能给她带来欢乐。
在这深宫之中,有这样两个儿子承欢膝下,她已是心满意足。
“老六的婚事定在下个月,也该出宫建府了。景儿啊,你也快到弱冠之年,这亲事……可有什么想法?”
皇后这话一出,刚才还活跃得像只猴儿一样的七皇子,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微微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皇后和太子见了,都觉得有趣。
“母后手里有几张好牌,不过,还是想先听听你的意思。”皇后顿了顿,目光柔和地看着七皇子。
七皇子却把头埋得更低了,声音闷闷地:“我还小呢,不想这么早成亲。”
皇后佯装生气:“这都多大了,还说自己小?你皇兄在你这个年纪,都能帮着你父皇处理朝政了!”
七皇子一听,连忙抬起头来,换上一副笑脸:“母后~您就别取笑儿臣了。儿臣这不是怕娶了媳妇儿,就没时间陪您了吗?”
说着,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理了理衣袍的下摆。
虽然平日里看着有些跳脱,但举手投足间,还是流露出皇家子弟特有的贵气。
“母后,您和皇兄先聊着,我那边还有点事,就先告退了。”
说完,他也不等皇后回应,转身就走,那速度,比兔子还快。
“这孩子,一说到成亲就溜得没影儿!”皇后笑着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宠溺。
她转过头,看着太子:“华儿,你怎么看?”
“苏家次女?”太子抬手执杯,轻轻地吹了吹,“是太子妃的意思吧。”
皇后笑而不答。
太子浅尝杯中物,缓缓开口:“平太师身居高位,长女已是太子妃,儿子又娶了郡主,若是次女再嫁给景儿……”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其中的利害关系,母子二人心里都清楚得很。
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透。
太子是储君,七皇子是他唯一的胞弟,日后定是诸王之首。
苏家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未来的皇帝,一个嫁给最尊贵的亲王,这荣宠,未免也太盛了些。
皇后出身的家族,虽也是名门望族,却始终低调行事。这么多年来,皇后从未想过将族中女子送入东宫。
为此,族中颇有怨言。
但尹临华明白,这正是母后的远见卓识。
自古以来,帝王最忌外戚干政。
将母族捧得太高,无异于引火烧身。
一旦失势,便是灭顶之灾。
高处不胜寒,过犹不及,这个道理,皇后比任何人都懂。
她不求家族显赫一时,只愿能安稳长远。
“对了,华儿,”皇后话锋一转,“你也该多关心关心后宫了。太子妃入东宫多年,至今无所出,兰侧妃小产后,也一直没有动静。你年纪也不小了,子嗣之事,不可再拖延。”
太子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
皇后知道他心思不在儿女情长上,也就不再多劝,点到即止。
帝王心术,最忌被人看穿。【喜怒不形于色,心思不让人知,方能掌控全局,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先帝对太子的教诲,他一直铭记于心。
这些年,太子行事愈发沉稳,颇有帝王风范,皇后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
婉柔的伤势逐渐好转,但心头的阴影却如跗骨之蛆,难以消除。那些屈辱和仇恨,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上京城依旧歌舞升平,繁华如昔。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弱女子的悲伤。
东市的汇贤台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汇贤台是朝廷所建,平日里除了用作武举考场,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比武大会,为朝廷选拔人才。
许多达官贵人也喜欢来这里观战,希望能从中发掘出一些好苗子,收为己用。
因此,这里也成了许多江湖人士梦寐以求的舞台,他们渴望能在此一战成名,从此飞黄腾达。
虽是初夏,今日的阳光却格外热烈。
校场上,刀光剑影,寒气逼人。
一位红衣女子,手持长剑,身姿矫健,在场中翩翩起舞。
她的动作轻盈灵动,如穿花蝴蝶,又似惊鸿掠影。
随着身形旋转,红色的衣裙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
只是,这剑法虽美,却终究少了些实战的力道和气势。
与那些身经百战的武者相比,明显还不够看。
在这高手云集的汇贤台上,她的剑法,更像是一种表演。
“这姑娘的剑法,好看是好看,就是少了点杀气。”
“毕竟是个女子,能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是啊,这年头,能舞刀弄剑的女子可不多见,看看热闹也挺好。”
台下的观众们一边欣赏着,一边窃窃私语。
在这个推崇女子柔弱娴静的时代,突然出现一个会舞剑的女子,自然是引人注目的。
更何况,这女子还生得如此美貌,她的剑舞,自然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道风景,落入了平明的眼中。
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大步走上前去。
察觉到有人靠近,红衣女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