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1 / 1)
”
人群中,不少村民也伸长了脖子,想听听苏阳到底有什么高招。
“苏二,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有人忍不住催促道。
“就是,急死人了!”
苏阳却没有理会村民的催促,而是继续“训斥”着手下的小子:
“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多动脑筋,不要总想着依赖别人!这次的事,其实很简单,关键就在于……”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关键就在于,咱们不能把所有的风险,都压在一座桥上!”
“风险?”
“啥意思?”
一群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没听懂。
苏阳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把新桥和老桥并排,固然能让桥面变宽,但风险也大了。万一新桥没放好,砸坏了老桥,那咱们就彻底没路可走了!”
“所以,咱们得想个办法,既能把桥面变宽,又能保证老桥的安全。”
他指着刚刚架好的独木桥,说道:“这根树干,就是咱们的‘保险’!”
“保险?”
众人更糊涂了。
“对!”苏阳肯定地点了点头,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走到小荷面前,蹲下身子,柔声问道:“小荷,你还记得,刚才你是怎么说的吗?”
小荷眨了眨眼睛,有些怯生生地说:“二哥,我……我说,把树干抬到老桥旁边……”
“对!就是这么简单!”苏阳猛地一拍巴掌,声音洪亮:“小荷说的,就是最好的办法!”
“啊?”
“这……这也行?”
“一个小丫头片子,能有啥好办法?”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质疑声。
卓氏父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苏二,你是不是没人了?竟然让一个小孩子来出主意?”赖志成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爹,您别说,这小丫头的主意,还真‘高明’!”卓麻也跟着起哄。
然而,他们的笑声,很快就戛然而止。
因为他们发现,除了他们几个,其他人竟然都没有笑!
而且,那些人的眼神,就像在看……白痴?
“咋……咋回事?”赖志成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感觉自己好像又错过了什么。
“爹,我……我好像明白了……”卓麻结结巴巴地说。
“明白啥了?”
“小荷说的……好像……没错啊……”
“啥?”
赖志成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爹,您想啊,咱不直接把两根树干并排,而是先架好一根,再把这根抬过去,跟老桥并排,这样不就安全多了?”
“这……”赖志成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其他村民也纷纷回过味来。
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直接并排有风险,那就先分开架,再抬到一起,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我真是猪脑子!”一个村民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我也是,这么简单的方法都想不出来!”
“哎,还是苏二厉害,连一个小丫头都比咱们强!”
人群中,懊恼的叹息声此起彼伏。
苏阳看着小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荷真聪明,比他们都强!”他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小荷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的,像个熟透了的苹果。
但她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二哥,我……我还能帮上忙吗?”她小声问道。
“当然能!”苏阳笑着说:“以后,你就是咱们的‘小军师’了!”
“小军师?”
小荷歪着脑袋,似乎不太明白这个称呼的意思。
但她知道,二哥是在夸她,这就够了。
“二哥,我不吃糖了,”小荷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说道:“糖都吃腻了,下次你给我买点别的吧!”
“啥?”
这下,轮到苏阳愣住了。
他没想到,小荷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好……好吧,”苏阳回过神来,笑着说:“下次二哥给你买个新玩具,好不好?”
“好!”小荷高兴地跳了起来。
周围的村民,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这小丫头,真是好福气啊!”
“谁说不是呢,跟了苏二,以后肯定吃香的喝辣的!”
“哎,我要是有个这么聪明的女儿就好了!”
“得了吧,就你那脑子,能生出啥好女儿?”
人群中,又是一阵哄笑。
不过,这次的笑声中,却少了几分嘲讽,多了几分羡慕和……嫉妒。“哇!二哥,他们都好羡慕我!”
小荷得意地扬起小脑袋,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声音脆生生的,
“他们肯定都在想,要是我也有糖吃该多好!”
她故意把“糖”字咬得特别重,还偷偷朝人群里吐了吐舌头。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喉结不自觉地滚动着,眼神更加热切。
孩子们更是直勾勾地盯着小荷,眼神里冒着绿光,仿佛要把她手里那不存在的糖果给盯出来。
有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甚至已经开始悄悄挪动脚步,准备朝小荷靠近,被他娘一把拽住,
“虎娃子!你给我老实点!没看苏二爷在呢吗?”
“二哥,我不要奖励了,”
小荷突然话锋一转,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我想和你成为一家人,绮娘姐成了正室夫人,我是小娘子……”
“咳咳……”
苏阳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他眼疾手快,一把捂住小荷的嘴,手却不小心碰到了小荷肉嘟嘟的脸蛋。
苏阳尴尬地抽回了手,脸上火辣辣的。
他干咳两声,试图掩饰自己的窘态,瞪了小荷一眼。
“胡咧咧啥呢!小孩子家家的!”
就在这时,
“麻烦各位让个道,吃午饭啦!”
林绮娘清脆的声音传来,像一记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尴尬。
王婶那粗犷的嗓门也紧随其后,
“都别挤!排好队!让老人家先来!”
在她们身后,路旭东、孔远山,还有毕明志的老娘,都挑着担子。
担子上挂着沉甸甸的大木桶,随着他们的步伐有节奏地晃动着。
一步步走来,仿佛带着某种庄严的仪式感。
“午饭?”
“啥?咱们青龙村还有人吃午饭?”
“这……这不是在烧钱吗?谁家中午还吃饭啊!”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议论纷纷,语气里透着浓浓的疑惑,还有一丝丝……嫉妒。
要知道,在青龙村,一天能吃两顿稀的就不错了,谁家还敢吃午饭?
这不是活生生的浪费粮食吗?
咣当!
走在最前面的王婶,把肩上的担子重重地往地上一放。
其中一个木桶的盖子,被她“啪”的一声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