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你知道吗?我被先祖嘲讽了(1 / 1)

加入書籤

会议正式结束,众人离开,虽然已经将所有要做的事情敲定下来,但是,核心没有改变,轩辕神朝的变法革新并未因为此事停止。

发展重要,很重要。

难道变法革新就不重要?

况且发展与变法革新并不冲突,前者是时代的主旋律,后者不仅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还是神朝当下阶段的核心。别说停,就连暂停都暂不了一点。

那么在具体落实时变法革新或将发展包含。

之所以是「或」而不是「会」,就涉及到神朝内部的“斗争”,因为两者分别由君神霄与东龙定宗主持。

在帝青颺这个裁判伸出手宏观调控,在御殿给两人做了次摹拟表决后,就算在基层、中层如今还看不清局势,御殿的局势却是极为明朗,但仔细一看又不是那么明朗。

对于基层而言他们看不清这些,也分辨不出其中的关键,诉求也最为简单。

衣食住行能保障,在此基础上日子过得更好。

中层或许能看懂一点但影响不到局势。

再高一些,看清局势也有心无力,因为这部分人尚且无能位列御殿,只能看着。

高层,也就是御殿诸公,他们在某种层面上算是在直接与帝青颺的意志交锋,就算明知帝青颺主张禅让,就算明知帝青颺看好东龙定宗,但为了各自代表的群体与利益,或者,为了自己的未来,该投反对时还是会狠狠地反对。

比如理部尚书邪帝。

匿名投票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不过不太大。

在当即局势下,很多事情都是明牌,就比如说邪帝信不过东龙定宗,这有问题吗?在诸公看来完全没问题。

甚至,东龙定宗本人都认为这没有问题,他不会因此针对邪帝。

如果单凭这样一个态度,就针对邪帝,想办法把他做掉,那就不是合格的一国之君,邪帝固然是老牌邪道巨擘上岸,但是帝青颺能容他。

其中一点,就是邪帝不仅掌握核心科技,他还在源源不断进行革新。

他本人心中没有苍生不在意百姓,他的成果经过转化,不知有多少百姓受益,单凭这一点东龙定宗都不会清算他。

问题在于邪帝本人会相信这番说辞吗?

难说。

帝青颺没有干涉本身就是态度。

除了邪帝之外,问大司空与山座的态度同样是明牌,还有皇辅院、刑部,理由不再赘述。

御殿诸公有部分人属于中立,很多时候中立本身也是一种态度,不是骑墙。像神朝这种情况与第一、第二火并结果第三死了性质不同,双方如果要竞争,就要拉中立、也就是投了弃权票的那些人。

中立确实是一种态度,但不如直接表态。

因此在帝青颺证道成仙后的时代,君神霄与东龙定宗之间,或者说,围绕着他们两人,还会有不少事。

不过……

这与此时的姬青阳暂时无关。

众人离开之后,殿门掩上,坐在主位上的姬青阳轻呼了口气,然后——

“哈哈哈哈……”

联手围炉弃天帝并做掉妙始劫,一战定乾坤时姬青阳没有大笑过;登天路逆斩万道破开道劫时他没有大笑过;九道轮回圆满证道真仙时他没有大笑过;击败佛陀与天神时他没有大笑过;诸先祖承认他的功绩时他没有大笑过;与父母、旧部重逢后他还是没有大笑过。

包括与众人在御殿商议诸事,姬青阳的形象管理同样十分到位。

直到此时。

玉冰莹静静看着他,看他畅快大笑,看他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绪展现出来,那是目标达成的喜悦。

——强宗胜祖。

某种意义上将它视为姬青阳的毕生追求,其实也不算错。

在功绩上超越历代先祖,在个人成就上超越历代先祖,并且,历代先祖当面承认,姬青阳怎么可能不开心?

当下距离姬青阳的终极目标还有一段路。

但这不妨碍他现在非常开心。

玉冰莹能理解,但只有作为姬青阳本人才能明白,那究竟是何等的畅快。

等胸中积累的情绪得到抒解,姬青阳看向身旁的妻子,煞有其事道:

“冰莹,你知道吗?我被先祖嘲讽了。”

“黄帝先祖?”玉冰莹询问。

“是。”

“为何?”

按理来说这不应该,却并非不可能,根据姬青阳的表现,玉冰莹心中已经有些猜测,虽然听着离谱但应该就是事实。

“因为他与我切磋没有打赢,而我又与他提过想要单开族谱,结果他与我说,虽然在功绩与个人成就方面他不如我,但在子嗣传承上我远不如他。”

姬青阳神色有些古怪,他继续说道:“不过考虑到老头也被说过……”

再来的话说出口就有些不礼貌了。

姬轩辕对姬青阳一百个满意,就算他单开族谱又如何?还不是他老姬家的后辈?用麒麟儿或真龙形容都差那么点意思。

但这一百个满意中绝对不包括子嗣传承,直白来说就是嫌他娶的少、生的少。

“……”

玉冰莹沉默片刻,道:“我该说一句果不其然吗?”

从“蛮荒”时代一路走来的众先祖,会是很严肃正经的人吗?那还真不一定。想通这一点,玉冰莹自然不难猜到轩辕黄帝会说什么。

“我认输,心服口服。”姬青阳神色无奈。

这不服不行。

谁让他与先祖所处的时代不同,在过去,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人口是重要资源。

看到青年眼中的窘迫,玉冰莹笑了笑,随后询问道:“青阳准备如何安排其他姐妹?”

“等我退位,我倾向带他们离开,但考虑到有湘灵、冷滟她们这种高端技术人才,届时恐怕要改换身份再回来加班。”

姬青阳在这方面相当宽容:“但像灵风与瑗妃便不同,以他们为核心的派系需要移交。”

所处时代不同,注定选择不同,帝青颺的联姻策略在神朝前进的过程中,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

该策略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适可而止。

联姻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联姻太少则不见得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权衡,需要克制,否则只会给后人留下祸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