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天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个(1 / 1)

加入書籤

自始至终,轩辕神朝都在贯彻法度,先天人喜欢往深山老林钻的坏毛病得改,有周天星斗大阵存在,就连调候一事,都不像从前那样需要调动大量先天人。

在神朝没有建立的年代,先天人在深山老林或者恶劣的环境修行,能够化去积累的煞气、瘴气等等,进而改善当地环境。

如今早已经不需要这样做,这般举动就是触碰神朝律法,视神朝法度于无误。

一经发现必然严惩。

为什么?

因为这是在试探「土地国有」的红线。

或许当事人主观上并没有这样想,但从客观角度来看,某些行为确实过界了,一旦神朝展现出对它们有放宽的想法,就会有人冒出来,继续试探,以更极端的方式试探。

东龙定宗的《运经》在发挥着作用,但终究不像神儒玄章配合渡世三昧与清都妙阙,再加上梦术稳定效果一条龙。

当然,似后者这般,绝对无法通过御殿会议被落实。

宁可四经体系发挥的效果慢一些,神朝也不会自己打破秩序。

修行本就是件复杂的事。

管理成本,神朝确实要考虑,但管理成本无法限制神朝。

只要神朝的科技水平等等继续发展,这部份成本就能压下来,就像周天星斗大阵,还有诸多卫星,除非事情是在神朝疆域之外发生,否则无论是找还是处理都不难。

过去的诸多行为、习惯,皆不适用于现代。

因此,如果不跟随时代进步,就会被时代抛弃。

至于部分先天人是否会因此失业,都什么年代了,还想只靠一本《黄天乾象历》吃饭?那是看不起神朝?还是看不起自己?

原始天地疆域扩张,就业岗位,在短时间内不会饱和。

至于短时间的「短」是多久……

那要看实际人口增长速度。

而这又与神朝疆域以及实控疆域,还有人口密度等等息息相关。

虽然说,时代发展下功法武学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内核没有变化,还是天人合一、内修外证以及借假修真。

万变不离其宗,道就是道,技就是技。

昔日莲释真特意提及过这一现象,神朝治下学宫亦会剖析,可惜,仍有人行差踏错。

姬青阳亦注意到有人走上歧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能列出不少。

比如见效慢;

比如修行门槛高;

比如对心性要求高;

比如提升慢。

当然,这些原因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被天才影响的人很少,只是因为重修容易、成本低,所以会被人下意识忽视。

废功重修在某种程度上都算地纪特色,有神朝背书,无须担心在重修期间,自己被仇家找上门趁机做掉。修行进度是否会因此落下?那要看当事人自己的情况。

时代越发展,这条名为「修行」的路就越是复杂。

神朝总不能强制规定每个人的修行进度。

这个时代、这个皇朝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不上道终究等到了净无幻,却因为时代发展不能代师收徒,但在某次学宫大会中,将那口歧天剑作为第一名的奖励,还是能通过申请。

没有佛历大战,没有圣魔之战,没有天佛原乡偷袭百妖路,也就没有那么多人被卷入战争。

像裳璎珞、楼至韦驮、蕴果谛魂等人,大多成为某座学宫的佛学讲师或讲授,佛识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展露无遗,过去那些寻常法门,在各方面都不比它强。

甚至,可以去欲界圣传进行支教。

魔佛波旬身死道消,天佛原乡更是没有正式建立起来,欲界入侵佛乡一事,在地纪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发生。

邪能境加入神朝,七星之主走上新路,金狮帝国更是成为神朝一郡,并未灭亡。

封灵岛百战决因此不会发生。

魔界臣服,自下魔中诞生的异数,魔魁,便不曾带领第一魔界入侵中原,同样加入神朝走上不同道路的老三教,亦无需与魔魁开战,一场又一场大战,在一次又一次变化中成功被避免。

本该因此诞生的魔界,准确来说应该是魔域的诸多下属组织,失去源头,又如何诞生?

自然是不诞生最好。

和平,是地纪无数苍生黎庶共同的诉求。

就算要打也是去外面打异境、外族。

想要建功立业,自然是要对外扩张,只是民众能这样的想,神朝却需要慎之又慎。

玉圣一脉未因祝融天祸覆灭,幽界未因祝融魔神诞生,精幽之战、万堺朝城,被久远前蝴蝶翅膀扇起的风浪掩盖。

阎罗鬼狱的覆灭使得天山锋脉未灭,黑海森狱的覆灭,则避免了三阳同天。

八岐邪神因为破坏神厄祸的身亡不曾诞生。

然而东瀛在当年大战便被打沉,穷桑是一块全新的疆域,两者截然不同,很难说因果是否真的存在,总之天邪八部众不曾出现。

邪天御武尚未来得及进诗意天城监狱,就进行了轩辕神朝的太医令,御天五龙各有际遇,西武林因此免去一次天灾人祸。

圣龙口没能把十三道组全,就不用说比十三道还小一辈的玄天六阳,没有合修会,没有无敌战龙,没有……

太多太多。

一个节点改变,能影响无数人的命运,无数节点改变,就是地纪。

蝴蝶在数千年前轻轻扇动翅膀,那股清风历经数千年岁月,将历史重塑,无论是圣魔元史还是另一个时空的信息,在帝青颺证道成仙之后的时代,皆不再具备参考意义。

在莲释真身亡之后,整个轩辕神朝,乃至整个时代都像是按了加速键。

以“剧情”对照,有些人不该这么早就死,但他们就是死了;有些人本该出生,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出生。

创世者虽然修成百世经纶,却没有前往灭境修行、承接梵天天命,并终结邪灵之祸等经历。

天命……

确实因为帝青颺证道产生了变化。

没有灭境,自然没有灭境三天,三天与三途判的对立也就不存在。

作为修行者大道上的「劫」,所谓天命,并不固定,都是不同人的选择,是因果人心,姬青阳没闲到给每个先天人都布置「任务」。

这都什么年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