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姬青阳退位,东皇承苍皇(1 / 1)

加入書籤

地纪如今不缺人材,帝青颺退位,御殿也将迎来大换血,如今不换是因为要投票。而像太玄封羲这种没有投票权,身在高位,提前准备自是无可厚非。

上升路线,上升空间,皆是重中之重,与其等新君动作不如自己求个体面。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这条路。

正如有些人选择进入识海梦境,有些人选择前往时空银河,有些人选择继续前进,有些人选择挂印归隐。

之后就是考核,官员拔擢,无需刻意等到新君继位。

静涛君在太玄封羲的基础上做出突破,或许他的易道造诣不如其师,却胜在均衡发展,力压群雄上任鳌烛院辅宫。

至于钦天监监正则由卧龙行担任。

其人擅长《太乙逆算》,在易道上的造诣不逊太玄封羲与圣无殛,有神朝气运加身,豁免代价后,本人亦擅长机关与奇门遁甲,能够肩负起这份重任。

卧龙行所创造的《怒源心流》更是奇功。

主要功能有二:

一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自身全部力量;

一者,能让死者之躯保留生前力量。

其人担任钦天监监正,亦是一段佳话,派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

地纪五千年时,伴随金钟十二响,帝青颺召集神朝官员,齐聚朝堂。

一道道元神出现在殿宇内,与以往一般各自落座,所有人都知道帝青颺今日要退位,但具体章程如何,尚要由御殿诸公决定。

“予一人今年五千六百八十岁,多年来,为苍生黎庶开路,称皇五千载。若换作地纪之前的寻常百姓,五千个春秋,早已不知轮回几世。

生老病死,就算先天人亦无法摆脱,予一人逆反先天,证道成仙,无老病死。”

“若是以此观之,就算坐在这帝位上万万年又如何?”

“相信诸位之中会有人这样想。”

“然而,地纪是予一人建立,地纪的精神亦是予一人塑造,御极万万年,神朝当真能比此前五千载发展的更好吗?”

“若是连予一人都无法贯彻自身信念,后来者又当如何?”

“予一人感念历代先祖逊位让贤,方成今日盛世,故欲效仿先贤,禅让帝位。”

“一国之君,非为一家一族,乃是公职。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乃天下大公。还请诸公保举一位后来者继位。”

坐在主位上的帝青颺目光从殿内每一个人身上扫过,不疾不徐陈述着自己的态度。

姬青阳之「道」走到如今这步还差什么?

把自己革掉。

地纪之「道」走到如今这步还差什么?

把帝青颺革掉。

只有走完这最后一步,这条路才算走通,哪怕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也是姬青阳想走这条路,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必须贯彻。能勘破这一点的人有,勘不破的人也有。

随着话语落下,殿内一片哗然,吵吵嚷嚷。

主位上的帝青颺任由他们吵。

之后,又有诸公相劝,怎奈何帝青颺心意已决,不可能更改。

直到——

“敢问帝君,您退位后,我们该怎么办?”

与这个问题相较,新帝会是谁,就显得不重要、不那么重要。

“地纪的「道」不会因为退位而停滞,我退位后,新君会继续主导变法革新,众人可以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当年东龙定宗说的是,三代内不用担心,三代之后,就只有天知道了。

东龙定宗只能保证在自己这代不出问题。

不过,如今姬青阳看的要更远些。

如此又议了十日,十日后,众人推举东龙定宗与君神霄,代表神朝内两大派系,两人在神朝内各有一大批支持者。

帝青颺与诸公说道:“决议吧。”

问奈何起身宣布:“东龙定宗与君神霄继位决议,现在开始,由九仪天尊剑计票。”

锵!

立在主位后的神剑颤鸣,人道洪流在其剑身之上具现,五德亦于剑身上轮转。

自司空始,诸公每人弹出一道气劲,没入九仪天尊剑内,其余人屏息凝视,静静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御殿共计二十二票。

东龙定宗与君神霄继位决议投票,九仪天尊剑给出的结果是:十一比十,一票弃权。

‘嗯?’

宗伯等人很快便注意到——

‘不对!’

这与预演的结果不同。

不是当年御殿预演,而是他们私下根据局势做的推算。当年是八对十,四票弃权,君神霄领先东龙定宗六票,而今是十一比十,弃权的那一票怎么看都不像偏向君神霄。

此外,如今这十票与当年那十票是否是同一批人,亦有待商榷。

最终结果甚至可以视为十二比十。

总而言之。

“东龙定宗胜。”问奈何与众人陈明结果。

“君神霄,纯血轩辕族,予一人之子,不能为帝。”姬青阳淡淡道:“这帝位不是我家的,将来他是轩辕族族长,承天担任宗伯辅佐他。”

帝青颺亲口与众人进行确定。

然后,他看向东龙定宗,说道:

“诸公推举你接任帝位,东龙定宗,你非予一人之子,却亦是炎、黄、兵主之后,是人道众生之一,四经体系福泽苍生黎庶,打破先天天赋对众生的桎梏;提出「神路五捷」的「神元」修行理念,降低逆反先天的门槛;促成神朝九道轮回之一「五行」洞天秘境的确立;创立五界六天二十六宫体系,对九道轮回进行补强;牵头对神朝的《黄天乾象历》进行完善;多年来立身变法革新最前线,效果如何,众人有目共睹。”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东龙定宗的功绩看似不像帝青颺那般离谱,但放在地纪,继承帝位已然足够。

君神霄的血脉轮回同样是一份巨大功绩,但带领地纪继续前行,不够,远远不够。

“你上来,受帝袍帝冕帝印,接九仪天尊剑执掌神朝。”

“臣,受命。”

帝青颺证道成仙后,连祭天之类的仪式都省下了,总归大天地,再高也高不过他,历代先祖更是提前就已经打过招呼。

于是,东龙定宗领命,继位,登基。

号曰东皇。

在地纪的「上皇」后另起「开皇」纪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