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消失的蝴蝶(1 / 1)

加入書籤

比赛开始的第一球,李东投丢了一记三分球。

防守他的是大器晚成、颇为励志的韦斯利·马修斯——被斯隆教练从落选秀里捡来的“二手货”。

接着,马修斯开场送了李东一记三分球作为见面礼。

然后1米96的马修斯做错了一件事,投进三分球后,他朝李东摇了摇手,说了句:

“小矮子,你根本不行——这TM是季后赛!”

这就是季后赛吗?

事实上,昨晚李东睡得不多,他老做梦,梦见一只正破茧而出的蝴蝶。

李东感觉那只蝴蝶应该在比赛开始前就消失,或者比赛头两分钟?三分钟?

马修斯朝着李东喷垃圾话的一瞬间,那只蝴蝶消失了。

报复欲就是化解紧张的良药!

马修斯显然没有看过收官战小牛队和快船队的比赛,更没听过可怜巴巴的卡隆·巴特勒的采访:

“不要轻易激怒李东!”

第一节还有8分52秒时,李东借掩护兜出,接到了比卢普斯传来的一球。

李东接球、起跳、出手!

唰!

三分空心入网!

蝴蝶消失了,一切开始变得熟悉起来!

老邓利维站在场边,加速嚼着口香糖,注视着场上的一切。

他指教过不少明星球员,见过世面,但是他仍然惊异于李东的种种表现,从确定季后赛席位就开始了——

随着季后赛越靠近,李东就越专注、越在意,直到比赛开始的这一瞬间,李东的求胜欲彻底迸发出来了!

正如老邓利维在赛前采访时说的那样:“是的,奇迹打破了迈克尔的记录,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第二天他照常参加训练,甚至每次都会早到一两个小时……”

“他是球队里唯一一个自己花钱雇训练师,并且增加训练量的球员……人们都看到了奇迹的巨幅海报,但他完全不在乎那些,还继续坚持每天在做那些小事情:注意饮食、保养身体、按计划训练、研究对手的打法和战术……”

“你能从奇迹的日常表现中看出来,在他心里,那些记录已经成为过去,他已经准备好去领略真正的战斗,季后赛的绞杀争斗、寸步不让、至死方休……”

“李东没打过季后赛,确实,季后赛会有多紧张、多激烈,最后时刻有多窒息,每个人都能说出点什么,但李东需要自己去体会,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老邓利维看来,爵士队的打法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铁血防守,挡拆战术。

而李东的回应三分,让杰里·斯隆教练在场边立即朝着马修斯大喊:

“韦斯利,给我绕开掩护,寸步不让地跟好3号!”

今晚,马修斯没有别的任务,唯一的任务就是橡皮膏药一样贴在李东身上。

但李东已经化身为一只真正的球场蝴蝶,开始不停地用蝴蝶舞步摧毁马修斯的防守——

篮球毕竟还是篮球——一种把圆滚滚的目标物用各种方式放进洞里的游戏——不会因为是季后赛就改变这一点。

斯台普斯中心的球迷们陷入狂欢中,欣赏着这座球馆新星——奇迹的第一场季后赛表演。

李东用没有停顿的无球跑动和匪夷所思的快速突破打击着24岁的二年级秀马修斯。

第一节还没结束,马修斯就显得有点呼吸困难。

“教……教练,我得歇会……”

CJ迈尔斯被换来防守李东,1米98,更高的身材,出色的对抗……

接着是凯尔·科沃尔,擅长无球跑动的投手……

最后是前锋基里连科,全能型的锋线防守专家……

斯隆教练不停地用各种人来换防李东,就像去商店买鞋子,不停地试鞋,把所有能用来防李东的家伙都拿上来试了一遍——

用速度、用对抗、用跑动、用经验、用身高、用宽度……

嗯,结果证明一点,没人能够单防李东。

爵士从后卫到锋线,被李东残忍地轮番羞辱。

上半场李东单打马修斯的一幕成为赛场经典:

李东在罚球线位置接球,面对身高体重优势明显、防守出色的马修斯,连续两个胯下运球,向右起步。

马修斯快速向左后横移,竟然跟上了李东的突破脚步!

李东瞬间阅读防守,随即一个跳步,提前抛投出手,篮球擦板打进——

唰!

“华丽的过人,精彩的抛投!”

斯台普斯的王牌解说劳伦斯·坦特激动地解说道,

“噢,天呐,奇迹的第一次季后赛之旅,半场20分,太夸张了……

我为爵士队的球员们感到难受,防守李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马修斯今晚真的太折磨了……”

进球后的李东一边回防,一边双手如同蝴蝶翅膀一样摆动,鼓动着现场球迷。

主场球迷发出震天的呐喊声:

“奇迹!”

“奇迹!”

在满场的喧嚣中,李东对马修斯的一句话显得就很安静:

“你们就这么不尊重人吗?换个人来防我吧……”

这话是说给马修斯听的,被打爆的马修斯无力回击,低头沉默。

反而,这话被一旁的小胖子德隆威廉姆斯听去了:

“菜鸟,你别嚣张得太早了!”

李东淡然一笑,反问道:“你今晚拿到了几分?20分?有吗?”

半场结束时,大屏幕上摆出了李东和德隆·威廉姆斯的数据对比。

德隆6投1中,命中率16.7%,依靠罚球拿下6分。

李东10投8中,三分球2投1中,砍下20分2篮板1助攻。

快船队主场57比50领先。

老邓利维满意地点头,他们包夹德隆·威廉姆斯的防守战术奏效了。

比卢普斯负责消耗德隆,利用身体对抗和经验干扰他的节奏。

小乔丹内线协防德隆突破,封锁布泽尔的顺下。

兰多夫主防布泽尔,尽量让对方打得更偏外线。

所以爵士队的挡拆体系的两个核心打得都不痛快,反而是爵士中锋奥库利用小乔丹防不出来这一点,半场9投4中,三分球6投3中,罚球全中,拿下了爵士半场最高的17分。

这就是斯隆教练推崇的挡拆打法。

其实,挡拆打法在80年代就有了,发扬光大还是斯隆教练。

杰里·斯隆结合了约翰·伍登的UCLA体系,开创了新的挡拆哲学,那就是空间的使用——布泽尔中投和奥库的三分,爵士的内线挡拆后的习惯是往外飘。

这就是为什么姚明率领下的火箭总是折戟于爵士。

斯隆体系下的挡拆打法,成了传统大中锋之殇,即使强如奥尼尔,在97、98两年季后赛都被双煞揍得遍体鳞伤。

不过奇怪的是,哪怕今天爵士队奥库仿佛开了光,半场拿下17分,但爵士还是落后于快船。

因为爵士队今天只做到了“挡拆打法”,没做到“铁血防守”——

没人能限制李东。

半场的爵士队更衣室里,德隆愤怒地一拳打在更衣柜上,怒道:

“为什么不能让我像李东那样放开抡?\u0008他能做到的我也能!”

德隆就差说一句“我也能当大明星”了。

杰里·斯隆反而笑了一下,平静地说道:

“上半场大家打得很好,特别是奥库,很好地执行了战术意图……”

“落后7分不多,我们能扳回来,下半场我要求内线大个子去包夹李东,干扰他的投篮,至于他的突破,防不住没关系,反正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斯隆教练的防守安排,上半场他让球队的至少四个人轮番防守李东,虽然效果不好,但是却起到了消耗的作用。

“下半场我们要拿出铁血防守的风格,绝对不允许李东投篮,扑他,狠狠地扑他,给他对抗,大个子去补防……”

而快船队更衣室里,比卢普斯如神算子一样冷静分析:

“德隆已经有点恼怒了,我能从他的肢体语言里读出来,下半场只要我们只需要给他点点火,他就能原地自爆。”

憨憨的小乔丹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奇的问题:

“他们爵士怎么不包夹李东呢?”

呼啊!

“可以啊,德安德烈,你的脑瓜动起来了啊!”

比卢普斯调侃道。

小乔丹憨憨地挠挠头。

老邓利维也笑了,“我们就怕他不选择包夹呢……”

是的,快船队等着的就是爵士去包夹李东。

下半场,爵士队继续四个人轮换防守李东,内线的布泽尔和基里连科去补防李东的突破,嗯,这种防守策略的代价是惨痛的——

快船的其他球员的进攻空间突然无比开阔,特别是内线们如鱼得水。

爵士的内线们都去包围李东去了,所以扎克·兰多夫、克里斯·卡曼和小乔丹如同“摸鱼”一般,摸了无数前场篮板。

兰多夫19分8篮板,卡曼11分9篮板,小乔丹8分16篮板!

快船队下半场27个篮板,爵士队才12个。

更可怕的是,快船队的前场篮板高达11个!

这就是包夹李东的代价!

杰里斯隆眼看着快船队的内线翻江倒海,试图保持情绪平静,“被爆篮板也是防守必须付出的代价,只要我们能保持进攻火力——”

小胖子德隆有点绷不住了。

在下半场的一次进攻回合,老斯隆做了一个进攻战术手势,但德隆·威廉姆斯假装没看见。

然后我行我素地和布泽尔打了个挡拆,强突篮下,似乎要做一个隔扣动作,结果被小乔丹狠狠地将篮球按在脸上。

啪!

一个贴脸封盖!

让斯隆教练失望地捂住脑袋。

立马叫了一个暂停。

“德隆,你刚才在干什么?为什么那么打?”

德隆摇着头,嘴里嘟囔着,“只是差一点而已,进了我就上十佳球了!”

“十佳球,十佳球!你脑子里装的就是赛后十佳球吗?这是季后赛,不是扣篮大赛……”

“如果是斯托克顿,他一定不会擅作主张——给我按照战术安排打……”

老头子又把斯托克顿搬出来教训人了,德隆一抬头,感觉1米85的斯托克顿的影子有2米3那么高大,把德隆的小胖子身体完全遮盖住了!

杰里·斯隆,这位在公牛队退役4号球衣,NBA历史上唯二带领一支球队达到1000胜的主帅,20次率队进入季后赛,2次进入总决赛的名帅,看着快船以126比103捍卫了主场,只能无奈摇了摇头。

第四节关键时刻,李东凭借一记精彩的二加一上篮将比赛画上了句号。

李东突破已经累虚脱的马修斯,直接杀入内线。

在布泽尔和奥库两个人中间,李东跳步后启动,在空中悬停。

恼羞成怒的布泽尔用肘部将空中的李东向外推去!

嘟!

哨响!

李东顺势在空中做出向后拉杆的动作,将篮球反篮打进!

唰!

同时造成布泽尔犯规。

进球后的李东旋即团身倒地,自我保护。

兰多夫第一个冲上来,将李东拉起来。

站起身的李东假装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土,一双杀气腾腾的眼睛看向布泽尔:

“嘿,布泽尔,我以为你是个防守悍将,怎么连犯规都这么软?”

嚯!

布泽尔似乎要冲上来挥拳,怒吼着:“菜鸟,信不信,下一个回合我会把你扔出底线!”

兰多夫立马顶在布泽尔面前,架住胳膊,说道:

“放轻松兄弟,别惹麻烦,上一个这么做的家伙在医院躺了好几周。”

裁判立即将布泽尔拉开。

李东淡定的站在罚球线,甚至有点想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