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章 汉明意图(1 / 1)
郑汉明微微靠在椅背上,目光沉稳而深邃地扫视了一圈会议室内的常委们。
随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智慧。
“同志们,关于林海同志的这件事,确实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负面影响,对我们西陵省的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昨天上午,京城专门打电话过来,对这件事表示关注。”
“不瞒大家,我也受到了领导的批评,让我感到有些汗颜。”
“这件事,林海到底有没有责任?”
“有,不但有,而且难辞其咎!”
郑汉明掷地有声,与会议室的落针可闻,形成鲜明对比。
每一位常委,都在认真的看着郑汉明。
到了他们这样的级别,每一句话都不是随便说的。
常委们都在心中暗自揣摩,郑汉明究竟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思。
郑汉明顿了一下,继续道:“当然了,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而要以一种更加全面和辩证的视角来审视。”
“诚然,林海同志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处理方式确实存在争议,甚至可以说是不够成熟和稳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揭露真相,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避免更大规模的负面影响发生。”
“我反而认为,在这个事件中,林海同志展现了敢于担当、勇于面对问题的精神。”
“他预料到可能有人会利用学生家长上访事件做文章,试图掩盖真相,因此他选择了通过网络这一渠道,将事实公之于众。虽然这种方式显得有些激进,甚至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他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体现。”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或支持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策略和方法,学会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灵活应对,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但我们也应该给予年轻干部一定的成长空间和容错机制,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关于省纪委提出的处分建议,我认为我们需要谨慎考虑。”
郑汉明说到这里,黄泽的心头猛地一跳,眼神不由自主黯淡了几分。
看来,郑汉明对他们的拿出来的意见,果然是不满了。
郑汉明则继续说道:“处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教育干部、纠正错误、促进工作。”
“林海同志虽然犯了错误,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而且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林海同志不将这件事的真相公之于众,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是省日报的虚假报道!”
“到时候,我们省委一班人不但被愚弄,被甩的团团转,还要断送一个年轻有为、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的政治前途。”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结果与之相比,反而是好的。”
“我们党委一班人,应该感到庆幸,是林海同志冒着政治风险,挽救了我们的尊严。”
“从这个角度出发,林海同志非但不是缺少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反而是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非常强!”
“他宁可自己背负责任,也要让事情真相大白于天下。”
“如果林海同志不这么做,我们这些人反而会被愚弄,因此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林海同志有错吗,有,但同时他也有功!”
“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给予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综上所说,我个人的意见是,功过相抵。”
“林海同志继续担任海丰县县长,不过他自己惹出来的事,自己去善后!”
“由省委宣传部责令林海,务必在今天下班前,将天丫论坛的帖子删除,尽量消除影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既要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更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决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郑汉明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内便响起了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常委们纷纷交换着意见,对郑汉明的观点表示赞同或保留。
但无论如何,郑汉明的一番讲话已经为接下来的讨论定下了基调。
毕竟,那是一把手啊。
除非跟林海有深仇大恨,否则谁愿望为了这点事,去跟郑汉明这样的人物作对呢?
完全不值得啊!
不由得,人们全都看向了于怀清。
如果说这种情况下,谁能站出来与郑汉明你来我往一下,恐怕就只有于怀清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事,于怀清早就跟郑汉明在这件事上达成了默契。
他当然不会站出来唱反调了。
宣传部长刘芸,是最清楚内情的一个人。
郑汉明这番言论,她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林海这么做,本来就是郑汉明授意的啊。
常委们一番讨论后,最后没有谁提出意义,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但紧接着,郑汉明又抛出来一个话题,顿时让在场的众人全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只见郑汉明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待会议室内的议论声稍作平息,他神色一正,目光更加坚定地扫视全场,继续说道:“同志们,林海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我们机关内部诸如省日报社一些人,丧失了原则党性,更映出了基层工作中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
“尤其是基层贪腐现象的严重性!”
“一个小小的县教育局局长和一个中学的校长,为了敛财居然不择手段,连学生的性命都可置之不顾!”
“这些问题,已经如同毒瘤一般,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损害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了非下大力气整治不可的地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层发展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基层权力寻租的空间也在悄然扩大。”
“一些干部忘记了初心使命,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严重破坏了基层的政治生态,阻碍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行为,不仅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大打折扣,更让我们的基层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我提议,借着这次林海同志事件引发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对全省各市县的干部队伍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大调整。”
“这不是简单的职位变动,而是一场旨在净化政治生态、提升治理能力、重塑干部形象的深刻变革。”
“我们要通过这次调整,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让他们成为推动基层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时,对于那些存在贪腐问题、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我们要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形成有效的震慑和警示。”
“同志们,基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否增强。”
“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对待这次干部大调整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郑汉明的一番讲话,让常委们心头巨震。
这才知道,前边关于林海事件的讨论,只不过是一个幌子。
而真正的大戏,一场关于基层干部队伍大调整的序幕,已经缓缓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