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献帝归洛阳(195年,十一月)(1 / 1)

加入書籤

张燕可没想到这个张杨竟然一口气和自己纠缠了数个月,只要一得到自己即将离去的消息,就会带兵来攻,而张燕一带着军队返回便又立刻撤回去了。

而就在张燕在和张杨纠缠的同时,河东郡的几名护驾功臣竟然互相因为功劳问题而起了内讧。

韩暹、董承、杨奉、胡才、李乐几人在河东郡竟然率军互相征伐起来。

几方打的都是极为惨烈,损失无数将士,致使本就受灾的河东郡可谓的上是雪上加霜。

韩暹自觉不敌,便率兵驻扎在闻喜县,而杨奉和胡才便组成了联军,想要将这韩暹围杀。

可韩暹当初也是护驾的功臣,加上双方互相征伐导致人员死伤无数,故而汉帝刘协便赶紧出面,极力劝阻二人不要再争斗。

杨奉和胡才见到汉帝刘协都亲自出面了,才决定罢兵,而于此同时,汉帝刘协还劝说了其他几员将领,几人便看在皇帝陛下的面子上化解了这些争端。

此时,因为在河东郡实在让汉帝刘协有些胆战心惊,此地又是个闹灾荒的地方,加上一直在追赶汉帝刘协的李傕郭汜二人也已经与汉帝刘协和解。

汉帝刘协便因此生出来想要尽快东归,回到洛阳的皇宫之内。

故而韩暹、董承、杨奉、胡才、李乐几人便彻底的化解了矛盾,继续为汉帝刘协护驾。

这回的路程则是较于上次在弘农赶路之时安全的太多了,没有穷追不舍的追兵,也不用啃烂草叶子。

汉帝刘协倒是无惊无险,一路极为顺利的赶到了洛阳。

可是洛阳被当年的董卓给焚烧过,如今的皇宫已然无法居住,甚至连走进去都会被倒塌的废墟所阻碍。

汉帝刘协无奈,本来打算在皇宫内居住,但现在的情况只能暂时住在野外的帐篷内了。

可却有宫人恰巧在外找到了当年的长侍赵忠的官邸,故而汉帝刘协才算暂时安顿下来。

随即,汉帝刘协又命令韩暹、董承、杨奉、胡才、李乐几人派兵去将皇宫修缮完毕。

可当一切都即将走入正轨之时,韩暹、董承、杨奉几人的矛盾却是因为维修皇宫而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然有了再次动起手来的趋势。

不过好在,即便有着无数矛盾,韩暹、董承、杨奉等人几人还是没有在洛阳争斗起来。

于此同时,由于张杨在纠缠张燕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最大,便将宫殿命名为杨安殿,而几人又因为功劳的问题,矛盾愈加的升级。

终于,原本为张杨的手下董昭,见几名将领如此争斗对于朝政极为不利,便想着应当平衡几方势力,从而避免争斗。

思来想去,董昭便想到了兖州的曹操,若是兖州牧曹操能够和杨奉联合,则各大势力的实力便会几乎所差无几,故而这仗就轻易不会打起来。

董昭便这般想着,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了一封亲善信。

“我对将军早已闻名,倾慕您的大义,所以推心置腹,赤诚相见。现在将军您将天子从艰难中解救出来,归还旧都,辅佐天子的功劳,当代没有人能和您相比,是多么的美善啊!”

现今群凶扰乱中原,四海不得安宁,天子朝廷至尊至重,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维护和辅佐;必须依靠众位贤士来重建王朝秩序,这委实不是一个人能够独力建立的。”

“心腹与四肢相互依赖,互为支持,缺一不可。将军您应当作为京城内的主要力量,我作外部的援军。现在我有军粮,您有军队,互通有无,足以互相接济,同生死,共患难。”

杨奉在收到这封信后大为欣喜,便赶忙对汉帝刘协上表兖州牧有功,想要为曹操谋取些好处。

汉帝刘协自然是看出来了若是兖州牧曹操能够平衡局面的话,那必然能够稳住洛阳的局势,因此,汉帝刘协便直接允许曹操继承父亲的爵位:费亭侯。

此时还在兖州的曹操则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气息,他其实之前便想迎接汉帝刘协入兖州,他让曹洪带了人马去,可惜半路被袁术带兵给拦截了,此时便也就作罢。

但现在袁术很明显已经被曹操打老实了,他便又想着自己应该迎接汉帝刘协入兖州。

此次趁着自己被封爵位的机会,曹操便决定要将献帝迎接入兖州。

故而曹操先是带了兵马到了洛阳,一进洛阳,便直接弹劾韩暹、张杨二人胆大包天,不知何为尊重天子,又弹劾这二人不好好侍奉天子,反而故意挑起争端,欲让天子见到血腥。

如此一来,曹操一进洛阳便可将反对杨奉的人直接给借机除掉。

汉帝刘协可没想到这曹操一来就这么玩,他赶忙道:“曹卿,此二人护驾有功,将军不可弹劾他们,他们即便有罪,我也以皇帝的名义赦免他们了!”

曹操一听献帝这般维护这二人,他只得跪地谢恩,随即退出了宫殿。

而还在洛阳的韩暹一听这曹操竟然一进城就要弹劾自己,加上曹操还是带着兵马的,兖州兵四处征伐无数,肯定比韩暹的队伍更加精锐,加之数量更是多了不少。

故而韩暹极为恐惧,便只得趁机逃出洛阳,投奔了驻扎在梁县欲图拱手京师的杨奉。

……

却是在此时,还在上党郡的张燕早便得到了汉帝刘协已然离开了河东郡的消息。

而现在张杨竟然还在上党郡佯攻。

他差点没被这个该死的张杨给气死。

他为什么不让自己迎接汉帝????????

张燕怒极,便下令让杜长率领士卒五万从常山国到上党郡来支援自己。

他要一口气灭了张杨的地盘。

若不是他,汉帝刘协现在怎么会回到洛阳之内??

张燕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张杨的脑袋揪下来。

杜长在常山国一天不是吃就是喝,偶尔领着军队转悠一圈,生活好生无聊。

现在罕见的得到了张燕的召集,杜长一下便精神起来,下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