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遗泽(1 / 1)

加入書籤

大明京师。

太子朱迪钊拿着一叠战报径直走进了宫里,诸多宫人不敢阻拦,只能快步跑去通知朱靖埕。

当朱迪钊到达长乐宫时,战场已经打扫完毕,只有残留的酒气香水气已经若有若无的腥味。

显然,长治帝朱靖埕刚刚激战了不只一场。

朱迪钊严肃地说道:“西夷叛乱越演越烈,父皇无心处置,儿臣效文宗故事,请父皇授与儿臣监国大权,儿臣总揽军政。”

朱靖埕面色不虞,问道:“你有文宗之智乎?”

“儿臣固不如文宗多矣,然父皇不如圣宗多矣。若父皇有圣宗勤勉之十一,岂有西夷反叛之事?今国朝依旧强盛,只需儿臣有文宗十一之智,镇压西夷,易如反掌。”

你说的很有道理,老子无言以对,但是当初文宗要是这么不给圣宗面子,圣宗岂能托文宗以国事?

恼羞成怒的朱靖埕问道:“你欲几年平西?”

朱迪钊斩钉截铁地说道:“五年!”

朱靖埕愕然片刻,勃然大怒,厉声问道:“孽子,欲为袁崇焕乎?”

不管嫡庶,在还是皇子的时候,都要熟读圣文实录,朱迪钊的五年平西,让朱靖埕想起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

抛开事实不谈,孽子是不是嘲讽大明五年即亡?

杀心顿起。

朱迪钊不慌不忙地说道:“文宗遗泽颇多,但取一二,西夷翻手可灭。

四十年前,国朝飞机技术成熟,因守旧派抵制而未入役,其后因为无需要,技术封存,随同封存的还有航母技术。

三十年前,导弹技术成熟,因无需要而搁置,潜艇、雷达、火箭、核弹等等,文宗遗留有诸多军事技术,远超外界认知。”

呃……确实如此。

这是文宗秘录所记载,只有皇帝与太子能看,外界或许窥得一斑,却难知全貌。

如果把文宗遗留技术全部变现,一颗炸弹灭一座城池……不能想,想想就让人高潮。

“你打算怎么办?”朱靖埕问道。

朱迪钊回道:“效文宗授北地募兵权之故事,授予前线诸官募兵自守之权,节节抵抗。只要一年时间,儿臣定然能重振京营武备,再一年,飞机航母导弹入役,可发兵进剿矣。三年,将西夷绞杀殆尽!”

想法不错,就是这个五年时间……

就在朱靖埕犹豫时,侍卫进来拜道:“启奏陛下,征东伯魏源求觐。”

“征东伯为何忽然回朝?”朱靖埕问道。

征东伯魏源,故征东大元帅征东郡王魏六一嫡系曾孙,承征东名号而降等袭爵,封地东洲运河南岸。

诸侯无诏不回,此乃铁律,魏源回朝,实乃犯忌之举。

“启奏陛下,征东伯急报,南东洲诸侯联合造反,征东国不从,已经被灭,征东伯回朝求援。”

说着,侍卫举起魏源的奏章。

朱迪钊一把抢过奏章看了起来。

南东洲二十余国反,魏源急电军机处请求朝廷出兵镇压,无果,征东国独木难支又遭背刺,顷刻灭亡,魏源便回朝求援。

“退下。”朱迪钊挥退侍卫,说道:“父皇,事不宜迟,当速决断。”

南东洲已反,南洲还会远吗?黑洲被处于西夷威胁之中,危在旦夕。

如果北东洲被南方反贼所据,而南洲反叛,再丢了黑洲,国朝领土顷刻间丢失大半。

“来人!”朱靖埕喝道:“宣魏源,召集群臣,开大朝会。”

宣令完,朱靖埕问道:“国库空虚,为之奈何?”

看看承德的避暑山庄规模就知道国库为什么空虚了。

当然,内帑里多的是珍宝,但是急切间难以变现,无法作为军费。

朱迪钊说道:“国朝如今局势,内阁与军机处责无旁贷,儿臣当效文宗故事,革职抄家。钱财到手,可整京营与两卫,国朝经济繁荣,只因吏治腐败而税收减少,待锦衣卫绣衣卫整顿完毕,继续抄家灭族,一年内,军费到手。”

朱慈烺留下的财富很多,最宝贵的却不是技术,也不是力挽狂澜的经验,而是十五岁执掌国政军务的例子。

于是,朱靖埕提出效文宗故事,禅位于年满十七岁的太子时,满朝文武无一反对。

文宗是政治正确。

作为统一世界的存在,又是国朝科技领路人,文宗已经被神话,但凡说文宗不对,立刻被打进无间地狱,随之而来的是效仿文宗故事便成了绝对正确。

朱迪钊确实学习了文宗的做法。

登基后,立刻以“西洲崩坏乃内阁军机处渎职放纵”为由,逮捕了前后两任内阁辅臣和军机处大员。

派东宫心腹抄家。

朱靖埕虽然不着五六,但是对太子教育还是重视的,所选东宫属臣都是年轻人且有能力,朱迪钊自己也筛了一遍。

没有隐瞒的情况下,从内阁军机处二十八臣家里搞到了一百二十五亿。

随后,朱迪钊授龚丽正西洲总督,赐尚方宝剑,林则徐总督府参赞,关天培安陵卫都指挥使,王三槐为参谋长,各许便宜行事。

徐天德调回任东宫卫都指挥使,扩编东宫卫,并派出心腹整顿各军工厂,同时重启飞机导弹航母潜艇的研发制造。

朝臣们当然注意到了新皇帝的动作,但是他们忙着竞争内阁辅臣位置,皆是全力配合。

半年时间,东宫卫扩充到了三万,并且整训完成。

然后,朱迪钊正式接管京营。

裁汰无能,提拔贤能,一次性募兵百万。

吏治腐败,晋升通道几近断绝,见新皇帝招兵买马,百姓皆以为从军乃是出路,踊跃报名。

于是半年之间,京营扩充至一百五十万。

大明中枢的变化传到西洲,拿破仑一点都不慌。

因为欧盟的坦克定型了。

过去的一年,拿破仑放慢了进军速度,表面上是稳打稳扎,实际上是在等待坦克这种革新陆军战法的装备。

非洲战斗表明,坦克确实是划时代的。

根据情报,大明的坦克尚在研制之中,距离投入使用至少一年。

“船大难掉头啊,皇帝励精图治,下面却反应迟缓。”拿破仑不无幸灾乐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