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下一步的资源倾斜(1 / 1)

加入書籤

“这今年我看夏县的发展很快啊,小风你做的很不错,爸为你感觉到自豪。”

唐文渊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看着江风笑着说道,上一次回来的时候,是女儿唐灵若生孩子的时候,就在市里待了两天就回京城去了。

但是这一次过去,可是看见夏县的变化了。

这夏县是他的家乡,他没有想到,家乡有一天在自己女婿手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特殊的体验。

虽然说他的级别比江风要高很多,但是一直在政法系统里边打转,从来没有主政一方,当过地方主官,可以在一地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当地的经济。

“谢谢爸。”江风在家里也没有过度的谦虚,夏县现在的发展,确实有他的功劳。

“嗯,你当初从政法系统里边跳出来的决定是正确的,不然的话,可能现在还在公安系统里边打转,无论是从个人前途上来说,还是从对当地的贡献来说,都要比之前更好。”唐文渊笑着说道。

要是江风没有从公安局出来,到现在,江风就是走的再快,也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而已,想要上正处,基本上不可能。

而且想想,江风当时的决定也是真的大胆,但是选择却无比正确,这路子走通了,有了主政一方的经验,而且还是从基层的乡镇做起来的。

那就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标签,这和普通的公安系统里边的处级干部,完全是两个概念的。对于地方的重要性也是不一样的。

全市的公安系统里边才几个正处啊。

哪个正处可以和市委书记侃侃而谈,公安系统里边的正处,那就要到市局副局长了,而即使是局长,可能高配一个副市长上了正厅,但是还是要受到政法委书记的约束。

哪里像是江风这样,一个正处级干部,想要见市委书记,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出来了,其实我感觉这一路走来,做的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还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江风这不是在谦虚和客气,而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梳理。

比如说夏县农机厂的事情,自己就没有第一时间处理。

江大山在一旁看着春晚,对于两人的话题根本就参与不进去的,一县之长应该怎么当?这对于他这个开早餐店的普通人来说,心里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虽然说他是江风的父亲,但他明白,儿子走到这个程度,自己根本就指点不了的。

就连自己心里认为的在京城工作当大领导的亲家,在和儿子聊天的时候,都没有说去就具体的工作指指点点的,甚至大方向上都没有,只是就有感而发的一些想法而已。

很快,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也正式到来了。

大年初一头一天,江风就带着县政府的领导们,开始了团拜,虽然说这是走形势而已,但是这有些时候这个形势也代表一定的意义。

大年初一,县长来了,那就是县长对于他们工作的看重,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

大年初一上午,首先要给拜年的,就是县里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了,这些老同志呢,其实能发挥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当然了,这个影响力能发挥多大呢,也是看个人的,有些同志呢,因为在位的时候,影响力很大,在位置上待的时间长,提拔的人多。

退休以后呢,还能够退而不休。

不过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已经很少很少了。

其次呢,就是看新任的县领导能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遇上江风这样的领导,退休的那些老领导就不用想退而不休的事情了,甚至他们即使跑去市里发牢骚,对于江风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影响。

在老干部的团拜中,本来是没有高维邦的,毕竟高维邦和正常的退休不一样,不过江风还是兼顾到了,把高维邦也叫上了。

换成一般的县领导呢,可能还怕去拜访高维邦,会受到什么影响,毕竟当初高维邦可是和市里闹起来的人,但是对于江风来说,这点小影响,他根本就不在意的,这拜个年能怎么样?

而且江风也不否认高维邦为夏县做出的贡献。

高维邦没想到,江风竟然能带着人来家里给他拜年,自从辞职以后,他这个老县长在县里的地位那是一落千丈,早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这今年的团拜呢,也没想到会有领导过来给拜年的,所以当江风带着人走进他家里的时候,他动容的双眼都有些泛红。

紧紧的握住江风的手,嘴里说着谢谢。

江风也问了一下高维邦,生活上之类的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自己帮着解决的,要是有困难的话,就尽管开口。

高维邦摇摇头:“谢谢江县长的关心,我没有任何的困难,生活的一切都好。”

江风能来,对于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发扬一下高风亮节的精神。

团拜除了老干部之后,江风去的第二个地方就是医院了,江风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对春节期间依旧坚守在一线医护工作者,表达了亲切的慰问。

并且对于新的一年,县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医院的发展,当然是需要投资的,之前的时候,江风不是不重视这一块,而是没有钱去重视这一块,发展还顾不上呢,哪里还有资源去向医疗倾斜。

但是到现在,夏县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了,几个项目都进行的不错,尤其是城关乡开始发力以后,这明年税收方面也会增加。

到时候也能够分出来一部分的资金,向之前一些紧缺资金的行业倾斜了。

医疗、教育,这就是江风准备下一步抓的重点,对于城市发展来说,肯定是离不开医疗和教育的,这是现在夏县的短板。

其实这两个行业,尤其是教育方面,投资大,但是见效慢,可即使是这样,也要做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