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二爷爷(1 / 1)

加入書籤

相对于照蛤蟆来说,照蝲蛄就费劲了很多。

因为蛤蟆本身体积就大,而且他都是在一些静水泡之中,一眼就能看到。

可是蝲蛄那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外壳是呈现的青绿色和水下的石头颜色都差不多。

有的时候趴在水底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一块石头呢。

不过晚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蝲蛄喜欢到处爬,他这一动就自然而然的能看到了。

王新伟左手拿着手电筒,在河面上向着河水中照射。

顺着手电筒的光,可以看到河水下面有泥鳅鱼,趴在石头缝里,有白票子在慢慢游曳。

偶尔还有一条虾嘎子,好像是受到了光线的惊扰,串起一溜泥烟。

终于让他看到一个正在慢慢爬行的身影,他快速伸出右手,一把抓住后壳。

将其拿起来之后,王新伟就笑了。

“个头还不小,这也算是今天的第一份收获了。”

老爹在河的另一边看到王新伟手中的大蝲蛄,也笑着说道。

“不错,第一个就抓这么大的,看来今天收获不会少,要能弄个二三斤那就更好了。”

接下来两人一人走着河道的,一边看到水流相对平稳的地方,就仔细寻找看到水流湍急的,就直接越过。

因为急流之中,第一点是不容易看到。

第二点就是鱼和蝲蛄一般不爱在这地方呆着。

两人顺着一条河,直接来到了三岔口。

父亲看到王新伟下在三岔口的渔网,仔细看了两眼,这才说道。

“你这渔网,我怎么看着这么像小胖家的呢?”

“就是他们家的呀,咱们家有没有渔网?我都先跟他借了,回头哪天给他们送点鱼就行了,反正他们现在也用不着。”

“怎么就用不着了?你以为他们家弄这个渔网是为了放咱们家这河套下吗?他们是为了下东山根那条小河流的,算了,反正都已经用了这么多天了,明天我去县里的时候路过镇上去找一下你大姑,你小子也是你大姑家,就是编筐编渔网的,找他们去买几个不就行了吗。”

父亲这一说,王新伟也想起来了,小胖家这几个渔网还真是有用的。

东山脚下,也就是张大娘家旁边那条小水流,是从林场上面分出来的。

自己家现在新房子的围墙往东山那边走个十米八米的,就是那个小河流。

这个小河流的存在,是为了将水从林场引到四队。

因为林场的地都是旱田,要么就是种玉米,要么就是种大豆。

当然,也有一些种红豆高粱甜杆这些的。

而到了四队,却有一片平整的地,这片地被称为后大地。

那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田。

水田的供水,其中一部分就是来源于林场分出的这个小水流。

因为这小水流本来就是从大西沟流下来的水分出来的,所以里面也是有鱼有蛤蟆这些东西的。

小胖家还真是经常在那个小水流之中下网。

别人之所以不和他们家争,是因为小胖他爹早就没了,所以大家都默认的照顾他们家。

那条小河流在二三十年后早就已经不用了,所以王希伟自然就没想到这些。

至于父亲口中的大姑,那可不是他的亲大姑。

他们老王家在这林场之中,严格来算应该是有三支人。

自己爷爷王青山带着自己大伯王大吉和王新安算一支。

自己一家从爷爷家分出来,算是第二支。

三叔一家算是第三支。

只不过三叔是自己爷爷王青山弟弟的儿子。

和自己爷爷不同,自己爷爷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大伯王大吉,一个是自己老爹王大祥。

三叔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二爷爷。

他一共有六个孩子。

如果自己再早重生个几年,还能看到自己二爷爷呢?

二爷爷前四个孩子都是儿子,三叔留在了村里,二伯在二爷爷走后没多久也走了。

二伯家的一儿两女也都不在村里,如果王新安一家离开,后来他们家那个房子会给二叔家自己的二哥王新林居住。

至于二爷爷家的大伯和四叔,两人前些年去镇上建板厂,算是立足在五山镇了。

只不过后来板厂效益不好,厂子黄了之后,他们在做什么?王新伟也不知道了。

毕竟那时候他每天忙碌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完。

也是因为大伯和四叔在镇上的原因,所以大姑才嫁到了镇上。

还有一个小姑嫁到了另外一个镇子。

其他人都暂且不说,只说大姑家的大姑父在镇子上就是专门编织各种东西的。

没事,赶集基本上都能遇到。

去找大姑家买几个捂子(渔网),绝对是最简单直接的。

“还是老爸你考虑的周全,那你明天去卖完东西之后,可别忘了去多买几个,现在我才只下了三个网,你这下最好给我买六个,我多下几个,每天也能多收一些。”

“甚至再多一些也没事儿,反正这河套这么长的。”

父亲脸上闪过一丝得意。

儿子虽然有出息了,但是有的时候还是没他脑子考虑的周全呀。

这个家还是要靠他才行。

“放心吧,不会忘的,你小子呀,就是考虑的太少。”

“反正都是要下网,为什么只盯着咱们家这个河套呢?”

“大河那边最近也没什么人,下网你就去也下上几个,趁着这段时间能弄多少算多少。”

王新伟连忙点头。

“那考虑的就是周全,听您的,回头您买多少我都找地方给他下上。”

父亲更加开心了。

“行吧,不说这些了,赶紧好好看着,别放跑了蝲蛄。”

两人顺着自家河套最上面走到大桥的时候,就已经收获了半斤多,然后顺着大桥继续往下走,到了王新伟最后一个网的位置,把网起了一下,放回去之后,他们的蝲蛄已经达到一斤半,接近两斤。

没有继续往下走,毕竟天也不早了,所以他们又一路返回到大桥,从大桥直接出了河套,回家的时候已经有两斤多了。

“明天的油钱解决了。”

父亲开心的说道!

王希伟也跟着笑道。

“这可不只是明天的油钱,怕是都有一周的油钱了。”

父亲笑的更开心了。

“可不是嘛,可惜咱们这河套里的喇姑抓不了多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