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下蛤蟆趟子(1 / 1)

加入書籤

早上在父母走了之后,他就拿着镰刀出门了。

想要下蛤蟆趟子,首先需要在山脚下清出一条路来。

王新伟家承包的核桃只有林场到四队大河这一段。

但是从林场往下那一段周边,可是没有山的。

所以他真正能够癞蛤蟆的地方,只有从林场对应着的山头,一直到河套的最上方。

整体下来也就是千八百米的距离而已。

相对于上面大西沟和通天沟两边的河套,这一段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王新伟知道这一段的蛤蟆可是不少的。

或许十几20年后,想抓到多的有些困难,但是现在山上蛤蟆多,所以想要多抓点还是很容易的。

他拿着镰刀,首先就是去三根底下将地头往上两三米的地方砍出一条路来。

如果是松树林的话,还好办。

因为松树林下面一般很少有各种杂树和杂草。

而变成其他的杂树林子,却是一点路也没有,就需要拿镰刀一点一点的修出一条路来。

遇到大点的树就绕个弯,遇到小点的树就全都给砍了。

修出来的路,一共有不到一米宽,同时在砍树的时候,他也会特别注意一点。

那就是有手指粗细的小树,他就会将小树从半截砍断,留上个接近一米高。

每隔一两米就会留出一根,如果这一段没有,那就将之前砍倒的树修理出来一些,有个一米多长的枝条,并且将一端修出一个尖。

到了那些没有素质的地方,就每隔个几米插上一根。

如此一来,在修路的同时,也在路的下方竖起了一根又一根的树枝。

每隔几米就有一根。

用了半个上午的时间,他就将这千八百米的路全部修好了。

虽然有些不平,还有些坑坑洼洼的,但是已经能够走人了,这就足够了。

他抬起手看了看手表。

“现在时间才十点,反正我也不饿,那就回去一趟,把塑料布拿来,将蛤蟆趟子都下上吧。”

因为他下趟子的这一片,正是林场的西山脚下。

所以离家很近,来回也就用了十几20分钟的。

家里他一共买了两卷塑料布,一个胳膊夹着一卷,他就来到了山脚下。

同时,手中又多了一把铁锹。

塑料布是卷在一根纸壳棍子上的,他先将露出来的这一端绑在了开头那根树枝之上。

而这根树枝距离山脚下的高度差不多有六七米了。

捆绑的时候将上面位置的地方,靠近边缘处,包上点枯草或者包上个小石子,小木棍的,然后旋转一下,就会将这个小东西固定,在其下面用绳子系上,就可以将其在固定到树枝上,非常稳固。

靠近上方的位置捆绑完之后,下面流到地面之后还要多出来个十几20厘米的。

这多出来的地方要搭在靠近山的这一边。

主要是为了将下面也彻底封死。

他固定了开头之后就开始放塑料布。

也就是拿着塑料布中间的那个纸壳棍子,不停的旋转,一边旋转一边后退,等到后退个十几20米之后,把东西放下,回去之后依法炮制,将其一段又一段的绑在不同的树枝之上。

在上面捆绑完之后,下面也会随手拿起周边的石头,压在下面的塑料布置上。

只不过,周边有的地方石头多的就一点缝隙也不留的多,压点石头,如果周边石头少的就隔断距离压上一个,确定他能稳固住就行。

等到往复放个几十米之后,他再拿着锹重新回来。

能用石头压的就用石头把底下都压上,如果压不住或者是底下有缝隙的就直接从其他地方挖土,将缝隙全都给盖上。

确定下方一点缝隙也没有的时候,他才会继续前进,继续向更远处下趟子。

一共也就千八百米的距离,他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全部完成。

被他修理出的那条路上,远远的看去,仿佛一条白线。

“接下来就看什么时候下雨了,下一场雨虽然不一定有蛤蟆,但是再过个一个月半个月的怎么也有了。”

王新伟知道他下的早了,可是过段时间他可就没功夫了,所以还是提前下上的好。

要知道,再过不久,山上的各种山货就都下山了,那时候他哪有功夫再来管这件事情,如果因为他没时间让父母把这件事情完成了,到时自己万一增幅不成功怎么办?

重生了这么久,王新伟总结到一个最大的规律,那就是山上的山野菜,现在是真的不值钱。

只要留着,放到二三十年后,最少都是几十倍的增长。

这不比购买黄金还赚钱多了。

甚至比炒房还要赚钱。

但是同样也有东西真的不赚什么钱。

就比如鱼和蛤蟆。

他空间之中还有大量的泥鳅鱼和虾嘎子,这些他都是没卖的,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到了省城甚至京城可能都有销路,所以准备留着今后再卖。

但是蛤蟆这东西是真的没涨什么价。

现在母豹子一斤能卖百八十元。

公狗子一斤17八块钱。

然而,放到二三十年后最贵的时候,母豹子能涨一倍价钱就不错了,公狗子更是能涨到20多块钱就算高的了。

他记得他重生前那两年儿,这两个东西都降价了,母豹子一斤,也就跟现在差不多,公狗子甚至一斤就能卖13四块钱。

这么说来,现在卖和30年后卖那都是一样的。

而这东西现在数量还多,自己想赚大钱就指望他了。

就因为这一点,他才不希望出现一点问题,全部都来了个亲力亲为。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下雨捡蛤蟆了。”

他将剩下的几十米塑料布,直接就给叠在一起,这多出来的这些,他是留着别河用的。

正好现在是下午两三点钟,他还准备去趟河套,手中有塑料布,还有锹,这不是完美的组合吗?

结果他刚刚从山上下去,在地头就看到红彤彤的一片,他眼睛顿时一亮。

“看来今天下午我是没办法去抓鱼了。”

“这可是好东西啊,以前总是吃不够,这次看来是能够吃个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