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再见顾云舒(1 / 1)

加入書籤

在莫斯科,他在红场附近购置了一套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府邸,感受俄罗斯的厚重历史;在悉尼,这座充满阳光与活力的澳大利亚城市,他在悉尼歌剧院附近买下一套海景房,享受南半球的明媚风光。莫斯科的府邸,宏伟的建筑风格彰显着俄罗斯的大气;悉尼的海景房,蓝天白云下,海浪拍打着沙滩,带来无尽的惬意。

王新伟几乎跑遍了世界各国的首都,在每个首都都购置了一套独特的房子。这些房子不仅是他旅途中的温馨港湾,更是他与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纽带。

完成这一系列的置业后,王新伟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他坐在私人飞机上,看着窗外的云海,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的奔波与忙碌,都是为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如今,他在全球各地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点,未来的旅游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

飞机缓缓降落在他家乡的机场,王新伟走出机舱,深吸一口熟悉的空气。他知道,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家永远是他心灵的归宿。而这一趟环球置业之旅,只是他全新生活的起点,未来,他将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开启一段段精彩的旅程!

王新伟完成了在全国各大城市以及世界各国首都的置业后,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对故乡的思念,踏上了归乡之路。飞机平稳降落在距离家乡最近的机场,他迫不及待地换乘车辆,一路驶向那个魂牵梦绕的小山村。

一路上,熟悉的乡野景色不断掠过车窗,王新伟的思绪也飘回到上辈子。那时的他,一心扑在事业上,错过太多生命中的美好,其中最让他难以释怀的,便是与顾云舒的缘分。1997年,年轻的顾云舒和朋友上山打猎,遭遇意外,是王新伟不顾危险将她救下。然而,当时的他,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抱负,面对这份悄然萌芽的感情,他选择了逃避,像个过客般与顾云舒擦肩而过,此后便投身于忙碌的创业生涯,再也没有机会弥补这份遗憾。

车子缓缓驶入村子,熟悉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王新伟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正当他沉浸在回忆中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前方的小路旁。王新伟瞬间瞪大了眼睛,心脏猛地跳动起来,那不是顾云舒还能是谁?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虽已过去多年,她依旧身姿婀娜,面容上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却依旧美得动人心弦。

顾云舒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目光与王新伟交汇。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围的嘈杂声都消失不见,只剩下彼此的眼神交流。王新伟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这一次,他不会再错过。他大步走向顾云舒,每一步都带着坚定。

“云舒,”王新伟的声音微微颤抖,“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顾云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微笑着说:“新伟,好久不见。”

王新伟看着她的眼睛,鼓起勇气说道:“云舒,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后悔上辈子的懦弱。当年救下你后,我不该逃避我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感情。这次回来,我不想再错过了,我喜欢你,从1997年见到你的那一刻起,这份喜欢从未改变。”

顾云舒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王新伟会如此直接地表白。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感动,也有一丝犹豫。

王新伟继续说道:“这些年,我在外面拼命打拼,错过了太多。如今我回来,就是想重新把握我们之间的缘分。云舒,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弥补曾经的遗憾,好吗?”

顾云舒轻轻咬了咬嘴唇,眼中泛起泪花,说道:“新伟,其实这些年我也时常想起你。当年你救了我,我心中一直对你有着特殊的情感。只是后来你突然离开,我以为……”

王新伟急忙说道:“是我不好,是我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感情。但现在我回来了,我想重新开始,用我的余生来守护你。”

顾云舒看着王新伟真诚的眼睛,心中的防线逐渐崩塌。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新伟,我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

王新伟心中大喜,忍不住上前轻轻握住顾云舒的手,说道:“云舒,相信我,这次我不会再让你失望。”

顾云舒脸颊绯红,轻轻抽回手,说道:“你呀,还是这么心急。不过既然决定重新开始,我们还是慢慢了解彼此吧。”

王新伟连忙点头,说道:“听你的,云舒。只要能和你在一起,让我做什么都行。”

从那以后,王新伟和顾云舒的感情迅速升温。他们一起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回忆着当年的点点滴滴;一起在村头的老树下谈天说地,分享着这些年的经历。王新伟给顾云舒讲述着自己在外面的创业故事,那些拼搏的日子,那些曾经的挫折与成就;顾云舒则向王新伟诉说着这些年在村子里的生活,她如何看着村子的变迁,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一天,王新伟带着顾云舒来到村子后面的山上,这里是他们当年相遇的地方。王新伟指着一处地方,说道:“云舒,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就是在这里找到你的。那时候你受伤昏迷,我心急如焚,抱着你一路跑下山去救治。那一刻,我就知道,你对我来说是特别的。”

顾云舒眼中满是感动,说道:“我当然记得,那是我生命中最惊险的时刻,也是最幸运的时刻,因为遇到了你。”

王新伟轻轻握住顾云舒的手,说道:“云舒,我想在这里为你做一件特别的事。”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单膝跪地,深情地看着顾云舒,“云舒,你愿意嫁给我吗?我想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爱护你,给你幸福。”

顾云舒眼中泪光闪烁,她看着王新伟,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幸福。她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我愿意。”

王新伟激动地站起身来,将戒指戴在顾云舒的手上,然后紧紧地拥抱着她。山风轻轻吹过,仿佛也在为他们的爱情祝福。

回到村子后,王新伟开始筹备婚礼。他决定要给顾云舒一场最盛大、最难忘的婚礼。他请来了专业的婚礼策划团队,在村子的广场上搭建起了浪漫的婚礼舞台。舞台上装饰着鲜花和彩带,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婚礼那天,村子里热闹非凡。亲朋好友们都赶来为他们祝福。顾云舒穿着洁白的婚纱,宛如仙子下凡,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王新伟身着帅气的西装,牵着顾云舒的手,缓缓走上婚礼舞台。

在众人的见证下,他们许下了对彼此的承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将相伴一生,不离不弃。”

婚后,王新伟和顾云舒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王新伟陪着顾云舒在村子里种了一片花海,每当花开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芬芳。他们一起在花海里漫步,享受着甜蜜的时光。

王新伟还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经验,帮助村子发展特色旅游。他将村子的自然风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旅游项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个小山村,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村子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王新伟和顾云舒举行了热闹非凡的婚礼后,他们的幸福故事以及王新伟在外打拼赚得大钱的事迹,在村子里迅速传开,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子的大槐树下,几位村民聚在一起闲聊,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转到了王新伟身上。

张大伯吧嗒了一口旱烟,率先开口说道:“你们说这新伟,真是有出息啊!在外面赚了那么多钱,还娶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真是让人羡慕。”

一旁的李婶笑着接过话茬:“谁说不是呢!云舒这姑娘,又漂亮又温柔,和新伟站在一起,那叫一个般配。新伟这小子,命真好。”

赵大叔也跟着点头:“新伟从小就机灵,我就知道他以后肯定有大出息。你看现在,不仅自己过得好,还想着帮咱们村子发展,真是个好孩子。”

张大伯吐了口烟圈,感慨道:“可不是嘛!他弄的那个旅游项目,现在村子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咱们的日子也跟着好过了。听说他在外面还有好多产业,后来才处理了,光留了些房产和股票。这眼界和魄力,咱一般人可比不上。”

李婶一脸羡慕地说:“唉,要是我家小子也能像新伟这样有本事就好了。赚大钱,还能娶个好媳妇,我这心里就踏实咯。”

这时,路过的王二丫听到他们的谈话,也凑了过来:“我觉得新伟哥最厉害的就是有勇气表白云舒姐。听说以前错过了,这次回来就直接表明心意,多勇敢呐!不像有些人,喜欢也不敢说。”

赵大叔笑着打趣道:“二丫,你是不是也有喜欢的人啦?要是有,可得学学新伟,勇敢点。”

二丫脸一红,嗔怪道:“赵大叔,您别拿我开玩笑啦!我就是觉得新伟哥和云舒姐的爱情故事很浪漫。”

张大伯笑着说:“这爱情啊,有时候就得主动点。新伟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抓住了自己的幸福。而且云舒这姑娘,当年打猎受伤被新伟救了,这也是缘分呐。”

李婶点头赞同:“是啊,缘分这东西,妙不可言。两个人经历了这么多,最终能走到一起,真为他们高兴。”

赵大叔又说道:“新伟这孩子,不仅爱情美满,事业上也有头脑。他回来后,带着咱们种的那些花,吸引了好多游客,村子的名声也打出去了。现在咱们村子里的特产都好卖多了,都是新伟的功劳。”

张大伯深吸一口烟,缓缓说道:“我听新伟说,他还打算在村子里建个加工厂,把咱们的特产深加工一下,这样能卖更好的价钱,到时候大家收入又能增加不少。”

李婶兴奋地说:“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新伟这孩子,心里一直装着咱村子呢。”

王二丫也激动地说:“新伟哥真厉害!这样一来,村子里的年轻人也不用都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赵大叔笑着说:“没错,以后咱们村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这都多亏了新伟啊!”

张大伯看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新伟能有今天,除了他自己有本事,也离不开他的努力和坚持。咱们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得向他学习。”

李婶点头称是:“对,不能光羡慕人家,得自己努力。说不定哪天,咱们村子里又能出几个像新伟这样的人才。”

王二丫坚定地说:“我以后也要努力,像新伟哥一样,为村子做点贡献。”

赵大叔鼓励道:“好啊,二丫,有这想法就对了。只要肯努力,肯定能行。”

这时,天色渐暗,村民们也陆陆续续散去。但他们对王新伟的羡慕和赞赏,却在村子里久久回荡。而王新伟和顾云舒的幸福故事,也激励着村子里的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新伟和顾云舒依旧忙碌并幸福着。他们看着村子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改变,心中满是欣慰。村子里的孩子们,每当看到王新伟和顾云舒手牵手散步,眼中都充满了羡慕和憧憬,暗暗下定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

一天,几个年轻人来到王新伟家,向他请教创业的经验。王新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耐心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创业不容易,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还要有敏锐的眼光,看到机会就要抓住。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咱们都是村子里走出去的,能帮衬村子,就一定要帮。”

年轻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受益匪浅。其中一个叫小刚的年轻人说道:“新伟哥,听了您的话,我心里有底多了。我也想在村子里做点事,您觉得我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好呢?”

王新伟思考了一下,说道:“小刚,咱们村子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你可以考虑围绕旅游做些文章,比如开个特色民宿,或者做些手工艺品卖给游客。”

小刚眼睛一亮,说道:“新伟哥,您这个主意好!我觉得做手工艺品挺不错的,咱们村子里有不少老人会编织、刺绣,我可以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做手工艺品。”

王新伟笑着说:“行啊,小刚,有想法就去做。遇到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咱们村子要发展,就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小刚感激地说:“谢谢新伟哥,我一定好好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