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 / 1)

加入書籤

王进问道。“队长。那和郑龙取得联系的事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继续刷留言,一直刷到对方看到为止。就不信洋鬼子能每次都拦住我们。“

王进听到,顿时陷入苦恼。“这可要兄弟们每三天加班一次,请那些水军公司也要不少钱。”

张栋梁反问道。“不然呢。你有更好的办法?”

王进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郑龙关闭了直播平台。

他叹了一口气。

这次玉石专场收益只能说还算可以

古董的价格这段时间下降的厉害。

一方面是古董的市场本来就是小众,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

自己持续销售,加上这段时间拍卖行为了吸引顾客,拉拢人气,也在搞销售,搞推广。

价格被压了下来。

另外一方面,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都破产。尤其是向来是古董市场的重要客户的地产商他们。

别说买古董,他们现在都需要卖古董来筹备资金了。

卖家多,买家少,那价格自然起不来。

这几次,除了古董,名贵药材、红木家具这些的销售渐渐地感觉到一丝压力。

以前都是一上架,就秒被买下。

现在可没有那么容易了。

看的出来。

3个月过去,一开始的热潮都退去了。

从几个亿的观众,现在就是几千万,甚至有几次连1千万万都没有。

一些像英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的情报机构也快一个月没有下过单购买过了。

他们只怕也懒得再关注自己的直播平台了。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本身也没钱,所以不下单了。

郑龙合上账本。

他用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

自己是想着让更多人能吃饱,将粮食的价格压下了一点。

哪里想到立马就让不少农民差点破产,要卖儿卖女了。

也就是首长当机立断保价收购粮食,这才没有让悲剧发生。

可如果我将粮食大量销售到21世纪,会不会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同样的,如果我将石油这些大量销售到21世纪,那么会不会引起整个世界的格局的变化?

另外一个就是,我从大萧条时代购买大量的货物。

那么大萧条时代还会大萧条吗?

如果大萧条不再萧条,那么会产生怎么样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

郑龙也想过不考虑那么多,干好自己的事就行。

可是有的时候又忍不住想要去思考。

就在郑龙考虑着近似经济学、时空理论的时候。

王有命拿着电报走进来。

“科长,延安那边发来电报。傅司令按照协议,送来了2千匹良马。首长要求我们尽快将协议上的盐、糖、烟这些送过去。”

“好!”

王有命高兴地说:“科长,自从你来了后,我们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就快人手一支枪了。”

“不单单是枪,现在听说正在生产大炮。这次送来的马就是要用来拉大炮的。”

“有枪有大炮。看小日本鬼子还敢不敢来。他们要是敢来,我们就能将他们通通消灭。”

郑龙笑着说:“几支枪、几门大炮你就满足了?我们以后可是还有飞机战舰,甚至有航天飞机、有卫星。外国有的,我们都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一样有。”

王有命摸了摸自己后脑勺。“科长,我知道你们的时代很富有,但是对我们来说,能有枪有大炮就很好了。”

郑龙回答道。“放心。很快你就能看到飞机坦克这些了。”

“是吗?到时我一定要开坦克,然后狠狠地打小鬼子。让他们也尝尝被铁乌龟碾压的滋味。”

说着这句话的时候,王有命眼神中透露出凶狠的目光。

看的出来他对小日本鬼子的铁乌龟的怨恨有多深,也应该是有一段伤心的往事。

郑龙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到时让你开虎式,不,虎王坦克。直接开过去将小鬼子的铁乌龟碾压。”

“真的?”

郑龙拍了拍胸口。“当然是真的。不就是虎式坦克吗、1943年你就能开的起了。”

王有命激动地说。“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一定要让我开那个什么虎的坦克车,我就要碾压死那些小鬼子!”

“记住了。赶紧收拾,明天就要回去了。首长都催着了。”

“是。科长!”王有命敬礼后,就赶紧去收拾行李。

郑龙去和汉中的同志交接手续,以及四海商行的账本。

在王有命,以及一个县大队的掩护下,郑龙回到了延安。

东西刚放下,集团CEO就来了。

“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郑龙敬礼。“四海集团的生意上正轨了,重庆那几个家族的不愿意合作的话,那我们干脆去和苏联,甚至德国合作。这是我的计划书。请你过目!”

郑龙将这段时间写的关于和苏联,和德国的商业计划表拿了出来,递给了CEO。

集团CEO没有看,他拿在手上。“小郑同志。那么急着叫你回来。是有一件重要事的!”

“驻疆的同志基本上都回来了,尤其是航空班的那些同志都回来了。”

“为了实现空军的梦想,湘西的同志可是策反了几个机场的机械师、维修师。甚至还从西北、西南联大那边吸引了几个教授和学生。”

“我可是拿党性向他们保证,他们才肯来延安看看,考察考察。”

“现在就等着你将飞机买回来了。”

郑龙听到,心里在感叹。

这个时代的地下工作人员就是给力。

上个月才说的,他们就策反了不少技术人才。

首长他们也一样牛。

才一个月。就将空军的基本框架拉起来了。

不得不说。

一个字。

绝!

郑龙打出OK的手势。“你放心,我现在就下单!”

集团CEO忙制止。“等等。不要在这里下单,等晚上去仓库。”

郑龙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大事!”

……

延安机场附近的一个窑洞。

冯桂连等西南联大教授、飞行员、维修士,三十几个人站在窑洞。

他们看着静静停放在防空洞里的C47运输机,惊讶之余,眼里满是激动和兴奋。

还真的有飞机。

还是美国最新的运输机。

太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