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早点回来,别瞎溜达(1 / 1)
林语文翻看了一下资料,回答道。
“M2重机枪一挺均价是3560美元。子弹每发均价2美元。”
“105mmM2型榴弹炮一门均价6万美元,炮弹每百发均价27美元。”
斯佩尔摇头。“太贵了!”
“比我们的更贵,这样的价格我们无法接受。”
林语文当即反驳道。
“贵吗?一点都不贵,你不能只看单价。你应该明白,要想将你要的军火运进来,我需要伪造文书,需要贿赂很多人。这都是成本。”
斯佩尔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按照你说的价格,我情愿自己制造,这样更划算。”
林语文犹豫了一下,好似做了很大的决定。
“这样吧。M2重机枪我们可以适当减免一点。”
……
经过两天三夜的不停讨价还价,最终一挺M2HB重机枪以均价3150美元成交。
12.7mm子弹每发1.18美元。
一门105mm榴弹炮5万8美元,每发炮弹22美元成交。
2千支M2重机枪,百万发子弹,600门105mmM2型榴弹炮,十万发炮弹。
总价就是4448万美元。
一开始斯佩尔是打算用英镑来结算的。
被林语文断然拒绝。
说笑。
你们德国仿制英镑的事,我们可是一清二楚的。
怎么可能让你用英镑结算。
别说英镑了,美元,马克一律都不接受。
一开始斯佩尔还扬言不接受的话,交易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林语文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通过那些机密资料,十分清楚德国现在的处境。
他完全不在乎德国的威胁。
收拾东西就打算离开。
看到林语文完全不吃自己这一套,斯佩尔无奈下,只能拉下脸挽留。
前后磨蹭了将近半个月,最终才终于达成了协议。
德国将会以黄金、白银,珠宝,文物,技术,甚至犹太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来抵扣货款。
交易协议经过密电发挥到国内。
延安。
刚回来,都还没有休息两天。
廖陈云就拿着电报走了过来。
“看来你又要出去了,这次是去北非,德国的非洲集团军群一直得不到补给。现在通过交易,第一时间就要补充非洲集团军。”
郑龙现在也不是战场小白了。
在首长的身边,也学了不少军事知识。
“看来北非战场的失利,让德国很惊慌。生怕战火延伸到欧洲。”
廖陈云点头。“看来是这样。”
“东线战线的失利,让德国损失惨重。不单是物资上,更重要是兵力上。”
“现在德国迫切需要非洲集团军将盟军挡在非洲,这样才能让德国有喘息的机会。”
德国人口约9000万。
不算那些盟军,仆从军,单单德军总兵力三百多万。
在苏德战争中,德军损失了上百万兵力。
这些可都是战场老兵,不是新兵蛋子。
苏德战争的失利可以说是直接让德军由盛转衰。
想要恢复运气,非得一两年时间不可。
这也是斯佩尔迫切想要和林语文达成交易的原故。
要不是有意放水,就德军现在的情况,再贵10%,20%,对方都会购买的。
“去北非倒没什么!”郑龙想到一件事。
“要是德军和苏军交战时,发现对方都用美式武器。或者是美军和德军交战的时候,发现对方也用着美式武器,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廖陈云苦笑。“卖的越多,这样的事就会必然出现。我们的人已经在想办法编一个合理的理由。希望能糊弄欧美。但是……”
“他们不是傻瓜。只怕迟早都会发现问题。到那个时候,你的处境才是真正危险!”
廖陈云严肃认真地劝说道。
“小郑,听我一句劝。全国解放后,还是安心待在国内,不要去国外打拼。很危险。”
“我知道你的担忧,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就不可能再发生那样的事的。”
外国人不是傻瓜。
要是小打小闹还好,美国人也不会在意。
更加不会用心去查找。
可像这种世界大战,需要消耗的武器弹药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样规模的军火交易怎么可能不引起各国情报人员的注意。
尤其是美国。
他们要是发现大部分武器都是来自己美国。
美国人会怎么想。
他们严密监控军工企业。
即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还是有大量的美式武器落在敌军手中。
那美国情报人员自然会猜想是不是有人仿制。
然后密切关注各国军工企业,矿产企业等。
等到发现一切都正常,那么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到那个时候,情报人员一分析,哪怕是再荒谬,他们都会得出一个结论。
有人能无中生有。
然后最开始发生不正常的中国战场,八路军就会被各国情报人员密切关注。
金钱、美色,严刑拷打,亲人性命威胁……
一系列威逼利诱下,廖陈云清楚,必然会有人坚持不住,会透露秘密的。
到时候,郑龙处境可就危险了。
尤其是在他还是在国外的情况下,更是凶险。
郑龙也知道首长们的担心。
可活在庇护下。宛如金丝雀的日子那可不是他想要的。
面对首长的担心,郑龙采用了拖字诀。
“到时再看吧!”
“我先准备一下,然后动身去北非。”
廖陈云听到郑龙的回答,他就知道对方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他无奈道。
“我还要负责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无法陪同你出国。”
“到时会有十几个保卫科的同志陪同你去北非的。”
“你处理好,就赶紧回来。别在外面瞎溜达!”
郑龙敷衍地回答道。“知道了。”
“到时会带手信回来的。”
郑龙收拾好心李,就和十几个保卫科的同志,以及准备派往欧洲几个重要国家,建立中共驻外联系处的同志一起搭乘DC-3运输机从北疆出发,途径中亚,中东,抵达北非。
加莱港口。
一艘登记是装载粮食的轮船停靠在码头。
进入地中海,接受盟军检查时,是真真正正装载了粮食。
可一夜过后,船舱里装的都是武器弹药。
隆美尔等德国非洲集团军几个重要指挥官都来了。
确定武器弹药质量和数目都对了,隆美尔一挥手。
几个士兵当即从卡车上将一箱箱从北非搜刮回来金银珠宝都端了下来。
看到那些金银珠宝,林语文从公文包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隆美尔。
“埃尔温先生,这是我们同志截获的一份电报内容。或许对你有帮助。”
隆美尔带着好奇,接过文件。
他一看内容,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隆美尔盯着林语文,十分严肃道。
“有人要刺杀元首。情报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