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承办方&;amp;赞助方(1 / 1)

加入書籤

周正阳的目光也落在屈戌荣身上,期待对方会如何回答费世杰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以定向循环技术为核心,把电池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生产、消费以及再生,三个缓解糅合,并构建一体化产业模式,从而视线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屈戌荣言简意赅的做出回应。

他把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电脑打开,连接了周正阳办公室的投影仪。

办公室窗帘闭合,投影仪的光影亮起。

“周总,费老,我提到的产业模式其实就是覆盖最初的矿产资源,也就是原材料的始端,后续的定向循环技术中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再生,实现废弃物提炼原材料,然后投入到新产品,再进行废弃物提炼,如此循环的过程。”

屈戌荣结合投影的图片、数据曲线等详细介绍,继续说道:“在打破了原生材料和再生资源见的技术壁垒,构建了变废为宝,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的闭环技术和商业模式。”

“既然你都做了这么多材料,肯定也有实践数据吧?”周正阳询问。

费世杰也听的全神贯注,视线也牢牢锁定了屈戌荣。

“确实有实验数据,在岭南佛山北区有推动三废协同消纳的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这个产业模式的优势就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屈戌荣调整投影的内容,将实践数据调整出来。

“这些数据是真实实践后得出来的,每个月处理一万吨废旧电池,而且回收的金属资源重新用于生产高纯度的正极材料,由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

如此一来就可以直接反哺到正极材料的生产链,可以减少采矿和冶炼过程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浪费。

周正阳眼前一亮,笑着说道:“这种模式把之前研发提出的‘回收、再生、生产’这个环节的融会贯通,避免中间环节的资源损耗和成本花销。”

“我听明白了,比如循环公司把回收的废旧电池,经过核心技术完成材料再生后,直接衔接发哦正极材料的生产,避免回收的金属经过多次流通,直接用于生产中,连带着运输的成本都抵消了,对吧?”费世杰也开口接话。

屈戌荣连连点头:“没错,这种一体式的闭环模式减少了对矿产资源的依赖,而且当金属价格提升时,我们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再生资源用来做替代的金属原料来源,保障咱们得生产连续。”

“那应用的前景呢?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外,应该也可以运用到温书昊那边的储能领域吧?”周正阳询问道。

当初周正阳投资成立岭南佛山北区的两个科技公司,本就是相关联的企业,从循环科技公司到新能源科技公司,都是为新兴科技发展奠定基础的。

“储能电池系统是温经理和霍老研发的主项目,而且目前变压站改造的项目正好运用到其中,对储能产业的发展也提供技术支持。”

屈戌荣继续补充道:“而且我们循环科技公司申请到了技术专利,《废弃锂电池化学品定向循环技术》开创龙国的技术先河,在国际全峰会上,我得知能参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申请,若获取批准立项就等于制定行业标准。”

国家立项批准后,就可以加速全国化以及全球化布局,凭借这次定向循环技术的产业模式,能够在去国际市场占据最大的份额,很有可能成为全球电池定向循环的leader。

费世杰听完这番话,双目炯炯有神,说道:“这可是龙国在科技技术领域的大飞跃啊,何况我整理汇总之后,发现循环科技公司在定向循环技术的相关专利有很多项。”

例如专门攻克废旧锂例子的电池作为原材料分解提炼后,重生的镍钴锰酸锂材料,把废旧电池重新还原为电池材料,从而把妃嫔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这个专利技术申请成功后,还在上个月的月底召开的龙国专利优秀奖上获奖。

连带着动力电池的无氧裂解技术专利也突破性的解决了动力电池废料精分的挑战和难度,完成了绿色低碳的循环体系。

“无论是技术创新的领域,还是标准制定的主导地位,这些都是有真材实料的技术专利为依托依托的。”费世杰强调道:“高效的资源回收率缩短了‘变废为宝’的流程和周期,而且整个龙国在废旧电池处理上,占据了半壁江山。”

周正阳投资新能源科技领域,是为了科技兴国,但他也是商人,从集团的角度看,定向循环技术能为集团降低成本,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龙国废旧电池领域独树一帜,填补了回收循环的空白。

无论是从集团营收还是兴国科技那个角度来看,这定向循环技术是很伟大的,减少对原材料矿场的开采,并且降低了稀有金属进口的依赖,从而保障了成本,并且在关键材料上也能保障供应需求。

“那进展如此顺利,后续还有什么调整和改进的地方吗?这才是重点吧,否则你不会申请新的研发经费。”费世杰耐心的问。

屈戌荣没想到周正阳如此爽快,也毫不犹豫的回答:“我确实想要改进一下定向循环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循环产业模式,因为金属回收率还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关于锂的回收率。”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也是为了降低能量消耗和物资消耗,所以需要开发更高效的电池拆解和预处理技术,但这也意味着需要投资金飞的投入,至于科研人才储备还是很充足的。

除了提到的部分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废旧电池梯次利用的研究和应用,简单来说就是预处理后的电池分类检测、再制造等,提高梯次利用率……

“我记得沈教授和提过目前的拆解技术,除了小批量或者结构复杂的电池时需要成本较高的人工拆解方式,但存在电解液泄露的安全隐患风险,沈教授还看过我修改后的安全条款协议。”费世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