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优化和改进(1 / 1)
周正阳挑了挑眉,询问屈戌荣:“关于拆解技术的新设备不是投入使用了吗?”
“投入使用的机械破碎设备,除了剪切和撕碎,并无别的办法,虽然可以规模化的处理,但是很容易破坏电极材料的结构,影响到后续环节。”屈戌荣如实回答。
不等周正阳和费世杰再开口,屈戌荣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特定电池的拆解,比如方形电池,这次去漂亮国参加全峰会,得知铁鹰联有这种自动化拆解设备,能够做到分部拆除,从外部壳体到正负极耳、盖板等,这样就可以减少材料损耗。”
这就是要研发经费的理由了,屈戌荣想要这款全新定向自动化拆解的设备。
周正阳不用问也知道这款设备不会便宜。
“除了拆解技术设备这部分之外,在预处理技术上也有需要改进的技术。”屈戌荣强调道:“预处理技术中放电处理中传统方法是通过盐水浸泡以及电阻短路的方式消除电池内残留的掂量,避免拆解时短路起火。”
费世杰反问:“那非传统的放电处理呢?之前的脉冲放电不是提高了效率吗?”
“放电新型技术中有之中金属纳米线点击强化脉冲电晕放电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之辈剑术纳米线或者碳纳米管电极,强化电晕放电体系,而碳纳米管的媳妇支撑放电特性,降低起晕的电压,如此提高电晕输入能量,促进臭氧产生。”
屈戌荣在介绍的同时,把对应的放电处理新型技术以及匹配的设备和相关图文资料都投在幕布上。
“这次去漂亮国参加高峰会时,和不同国家的工程师们交流探讨,知晓了平行班介质阻挡放电技术,这项技术也是铁鹰联邦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团队构建的,通过精确调控电极间距和介质材料特性来优化放电性能。”
周正阳看的认真,同时示意屈戌荣继续往下说。
屈戌荣点了点头,这才继续道:“除此之外,在热解处理上,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加热电池,在取出电解液和粘结剂后,便于后续金属分离,不过这个过程能耗较高。”
“降低能耗这边,你们团队有什么解决办法?”周正阳补充道:“之前你提到的最新款设备购买经费我都会批准的,这点你可以放心。”
这句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屈戌荣悬着的心落了地,他这才继续说道:“关于降低能耗的部分,我可以优化工艺参数,同时改进设备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费世杰从笔记本电脑里调出了命名为‘循环科技--沈教授’的文件夹:“按照沈教授的说法,优化热解温度和调整升温速率上做出调整。”
周正阳也转身,看向费世杰的电脑屏幕。
“没错,沈教授提出的优化工艺通过实验确定最低有效的热解温度,多数电解液在一百到三百摄氏度之间分解,而粘结剂要在两百到五百摄氏度之间分解,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能耗浪费。”屈戌荣播放了实验的录像。
周正阳放慢了播放的速度,看的格外仔细,想到费世杰的电脑屏幕上还有另一个方式--控制升温速率。
于是,周正阳问屈戌荣:“那升温速率如何调整?”
“在不同五指分解的时候,关键温度事端保持恒温,采用阶梯式升温,减少无效升温的耗能,同时提升有机物分解的效率。”屈戌荣强调道:“热量回收的工艺也进行了强化。”
在回收废弃电池的预处理时,在热解过程中会产生尾气,其中都含有挥发性的有机物,因此是具有一定热量的,通过换热器可以把热量传递给待处理的电池物料,有时也会有惰性气体,如此一来预热原料也可以减少热处理的耗能。
即使周正阳不是专业科研人员,但这些年从半导体芯片到新能源电池研发,关键环节都全程参与,自然也听懂了六七成。
“我看实验录像中的设备保温部分好像不是原装的模样,是你带着研发团队给设备进行二次改进吧?”周正阳点了暂停,将视频画面定格在设备保温处。
屈戌荣和费世杰对视了一眼,完全没料到周正阳还留意到了这个细节。
“周总果然厉害,这设备的保温装置进行过二次改装。”屈戌荣调整出改装前和改装后的对比图,强调道:“这儿改进的部分用了硅酸铝纤维和气凝胶的高性能保温材料,从而包裹号热解炉的炉体,如此一来减少热量向外散。”
费世杰恍然道:“原来如此,难怪之前沈教授联系了保温材料的供应商呢,我现在才明白过来。”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部分改造和优化,屈戌荣还把研发团队后续优化的几部分也都详细汇报给了周正阳和费世杰。
之前环节中分解的惰性气体可以进行净化处理,把有机物提取之后,重新打开热解炉,如此一来就可以减少补充新的惰性气体量,还能利用处理后的惰性气体自带的余热,从而降低热需求。
但这个环节需要精准控制惰性气体的通入量,只需要维持炉内惰性气体需要的环境就可以了,如此就能降低气体加热和后续循环的耗能。
“周总,我知道公司很多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平日的维护费用是一笔消耗,何况是研发团队自行改造了,万一出点纰漏,弄坏了高价的设备可就得不偿失了,这样的风险太大,但……”屈戌荣欲言又止。
费世杰听懂了屈戌荣的顾虑,下意识的看向周正阳,观察他的反应。
“有话直说就好,没必要吞吞吐吐的。”周正阳挑眉道:“你和研发团队是无非是担心高价的出口设备二次修改调整出错后功亏一篑,对吧?”
虽不是上千万美金的设备,但也有几百万的价格,可问题是不仅仅改造一个设备,而是要进行连续改进,从而完成连续式热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