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还想再问(1 / 1)
王嫣皱皱眉还想再问,但王明已经出了屋子,不得已,她只好把疑问咽回了肚子里。
她知道王明现在主意正,问了也未必能问出什么来。
想到这,她只能叹口气熄了煤油灯。
算了,等明天他回来再问吧。
这么想着,她和衣钻进被窝,挨着王粉和刘芬芳睡下了。
另一边,王明出了屋子径直去了柴房。
不进山的时候,他得把这大家伙藏好了,要是被村里嘴碎的人看到,免不了又是一堆麻烦。
他把三八大盖小心的放到柴垛深处,又用干草细细盖好,这才扫扫身上的草屑转身回了屋子。
今天累了一天,他一沾床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王明起床随手抄了个窝窝头就揣着钱出发了。
今天时间紧,他得先去供销社置办些粮食,然后去王郎中的妙手回春堂看看,一来该给他娘补药了,二来,他想看看能不能买到点治疗外伤的药。
现在世道不太平,万一哪天打猎的时候遇到危险,也好有个应对,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王明脚程快,没多久就赶到了供销社。
此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天气冷,出来的人没几个,供销社里也冷清的厉害。
他一进门就说明了来意,十斤大米、十斤小米,在看到白花花的面粉时,他犹豫了一下。
三年全国自然灾害,家家户户都饿着肚子的时候,面粉的价值可想而知。
不过,他咬咬牙,还是要了三斤。
不知道有多久了,家里还没吃过一顿饺子。
现在趁着家里肉多,他买上点白面,也好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
哪怕不吃饺子,吃一顿白面馍馍也是好的……
“一共三块二毛钱。”
王明点了三块递过去,余光突然瞄到了一个精致的小东西,眼神顿时被吸引住。
“同志,这个东西多少钱?”
那是一个精致小巧的发卡,上面点缀着几朵淡粉色的小绒花,在灰暗的供销社里显得格外亮眼。
售货员是个年轻的女同志,见王明问起,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个发卡是刚到的新货,五毛钱一个。”
五毛……
这个年头,猪肉一斤也才四毛,可这么个小东西竟然要五毛一个!
他捏紧了手里仅剩的几块钱零钱,拎起售货员装好的东西甩到了背上。
等等,再等等,他一定买给粉妹子!
王明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家里的烟囱里炊烟袅袅,显然王嫣已经在做饭了。
他掂了掂背后的大袋子,抬手推开了门。
“姐,我回来了。”
“二哥,你去哪啦?”
听到动静,王粉一蹦一跳的冲了出来,在看到他背上的东西后,顿时好奇不已。
“我去供销社买了些吃食,还给咱娘拿了药。”王明笑着把背后的袋子放到了一边,然后伸手从袋子里掏出了一个油纸包,“我还特意买了点白面,今天咱们吃顿好的!”
王粉一听顿时乐的合不拢嘴,“二哥,你太好了!我要吃白面馍馍!”
去年王明的爹有幸打了一只狍子,那年过年他们吃上了一顿白面馍馍。
没想到小家伙一直惦记到了现在……
王嫣听到动静也从厨房走了出来,看到一旁的东西,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买了些啥?”
王明嘿嘿一笑,把油纸包打开,露出了里面的白面,“大米、小米,还有三斤白面,今儿晚上还得麻烦大姐包顿饺子。”
王嫣看着那些白面愣了一下,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要知道,自从他们的爹走了以后,家里的日子就过的紧巴巴的,平时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上次王明买了米,她舍不得放,每次只有她和刘芬芳、王粉娘仨在家的时候,她都是能煮多稀就多稀,只有在王明在家的时候才肯多扔一把米。
没想到,米还没吃完,她家竟然接上茬了!
王明见状连忙走过去将王嫣抱进怀里,“姐莫哭,你放心,有我在,以后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明娃子,你上次卖猪的钱不是都给我了吗?你哪来的钱啊?”
“……”王明收回手,冻的通红的俊脸上只剩尴尬,“那个,姐,我还给你和粉妹子带了东西。”
他哪敢把打到狍子的事说出来啊,连忙转移话题。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精致的小发卡,一个递给王粉,一个递给王嫣,“看看,喜欢不?人家说是新货。”
小丫头看到那个发卡眼睛顿时亮了,里边满是惊喜,“二哥,这是个什么东西呀?真好看!”
王明笑了笑,“发卡,二哥想着你的花袄子,就给你买了一个,来,二哥给你戴上。”
王粉立刻乖乖的伸出脑袋,等着他戴好,立刻跑到院子里的水缸前照了又照,“二哥,我好看吗?”
“好看,我们粉妹子最好看了!”王明满眼笑意。
他在踏出供销社的那一刻收回了脚。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是粉妹子的笑脸,错过了就很难再看到。
所以,他当即转身,直接让售货员把这两个包了起来。
“姐,这是你的……”
“明娃子,姐知道你现在有本事,按理说姐不该发表意见,可咱有钱的时候得想着没钱的时候,这东西……你一会儿拿去退掉,姐不要。”
王嫣打断他,眼睛里虽然带着喜欢,但态度很坚决。
“姐,我知道你的心思,这东西也不是见天的买,就这一次,我保证下不为例,这还不行吗?”
见她不收,王明干脆使出了杀手锏,撒娇。
带着王粉一起撒娇。
“姐~你就收下吧~”
王嫣正要推开他们,让他们别给她灌迷魂汤,谁料刘芬芳听到动静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在弄清楚缘由,看到他们手上的发卡后,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笑意。
“嫣妹子,你就别推辞了,这是明娃子的一片心意。你和粉妹子每天为这个家操劳,他给你们买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她这个当娘的不中用,什么忙都帮不上,还一身毛病的拖累孩子们。
要不是她……孩子们的日子想必更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