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我李象,今天一定要狠狠装一波!(1 / 1)
昌明二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长安城南郊外,旌旗猎猎作响,年前的冬雪已然消散无形。
黄土地上战马嘶鸣声不断响起。
数千人在此地纵横交错,演练着各种各样的阵型。
“冲锋!”
一声令下。
赤红色的令旗高高举起。
随后就响起了一阵独特韵律的鼓声!
“咚咚咚……”
鼓声响彻四野。
一个个唐军骑步兵阵列,开始逐步加速。
骑兵迅速分开,二话不说,就开始朝“敌军”的两个侧后方杀去,而正面的唐军,则在巨大的铁盾掩护下,一步步的推进,颇有一股难以抵挡的姿态!
漫天的喊杀声。
伴随着阵阵尘土,在四野之间流转。
一个个番邦使臣都是脸色有些难看,不少人衣袍下的手紧紧的攥起,些许细腻的汗水,开始在手心中不断酝酿。
唐军的军威,简直恐怖!
哪怕是最简单的一条命令下去,转瞬之间就会有人响应,从而做出相对应的事情。
集团冲锋是,阵型严密至极。
而杀入敌阵之后,又会迅速分开,以“旅”或者是“团”为小队,将敌军的阵型迅速分割,并且集中优势兵力,开始进行包围歼灭!
两翼的骑兵来回冲锋。
雷鸣一般的铁蹄之下,即便对面同样是骑兵,也定然不是对手!
铁甲!
一眼望过去,全是铁甲!
“嗖嗖嗖……”
密集的箭雨,疯狂而准确无误的落在指定位置。
各个兵种配合的非常默契,将士们只需要抬头看令旗,或者聆听鼓声,就会按照军令,做出下一步的动作。
古西舍利忍不住抬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嘴唇显得稍微缺些血色,扭过头,往旁边一看,就发现不远处的阿史那峮同样是一脸沉重。
“如何,阿史那峮,怕了吗?!”
“你家乙毗咄陆可汗若是继续对大唐行不臣之事,那么可能不久之后,你们就要亲自与这大唐天兵交战了!”
讽刺而威胁的声音传入耳中。
阿史那峮当即脸色一边,转过头怒视着古西舍利,一副恶狠狠的表情,好像恨不得直接冲上去把他生吞活剥似的。
“这话你也不妨自己好好想想!”
“劫掠商队,控制商路这档子事,从始至终可都并非我家可汗一人干的,你们乙毗射匮可汗,也没少干!”
此言一出。
古西舍利顿时就不乐意了。
两拨人马眼看着又要当场破口大骂。
维持秩序的左武侯卫将士连忙低声呵斥,示意两拨人不得喧哗造次。
周遭的气氛,非常压抑。
包括契丹、室韦在内的诸多胡族的使者,在见到这一幕幕后,都有了一种仿佛被扼住喉咙般的窒息感。
唐军的强大。
即便众人早就有些了解,但还是心中震惊。
不说别的,光是这恐怖至极的披甲率,就足以爆杀在场的所有番邦胡族了!
人家一刀下去,你死了。
可你一刀下去只砍在他的铁甲上,除了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之外,半点意义都没有。
半个时辰后。
八千精锐的战阵演练结束。
李承乾长身而起,带头开始喝彩,周围围观的百官勋贵,以及各国使臣和无数百姓,也都纷纷喝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除了各国使臣们。
“军容整齐,军威赫赫,我大唐铁军,必定在陛下的率领之下,纵横四海,横扫八方!”
“陛下英武,军容整肃,我大唐当真到了盛世!”
“是啊!是啊!”
“遥想当年,突厥人时不时就要打到我大唐境内,甚至还一路南下,打到长安城外渭水河畔,再看看今日,只能说太上皇与陛下之才,当真震古烁今矣!”
百官纷纷开口庆贺。
不少耐久大的臣子,看到这一幕,不禁回想起了当年的往事,语气满是唏嘘与感慨。
为官的突厥诸部使臣,都是脸色稍变。
这特么不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点他们的名吗?!
古西舍利当场滑跪,躬身一拜后,神情无比诚挚的开口说道:“天可汗在上!”
“过去种种,都是颉利可汗等人倒行逆施,而今我突厥乃是天可汗之臣,大唐皇帝之臣,断然与以前不一样了!”
“只不过,某些人,却好像未必如此!”
说话间。
古西舍利便用眼神狠狠地剜了阿史那峮一眼。
所有人的目光随之偏移过来,斗落在了阿史那峮的身上。
准确的说。
在场所有外臣中,就属他底子最黑。
乙毗咄陆可汗那毕竟是跟大唐明着唱反调的,虽然由于大唐现在日益强盛,乙毗咄陆可汗慌了,派人前来示好。
但示好,却不意味着就能抹掉以前的旧账。
阿史那峮真的是慌了。
连忙出列,滑跪之后,同样无比诚挚道:“天可汗在上,外臣此次前来,乃是代我家可汗为天可汗庆贺的,过去之事确实存在误会,但外臣相信,这种事情,日后不会再有了!”
“当真?!”
阿史那峮梗着脖子,强行回答。
“当真!”
“外臣绝不会让天可汗失望!”
李承乾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一旁的辽王李厥见状,忽然呵呵一笑,开始出言调侃。
“本王看你们不是真的心悦诚服,而是被打服了,打怕了!”
“不然的话。”
“贵使为什么满头大汗啊?!”
“因为畏惧而生出的尊敬,不是真的尊敬,只有发自肺腑的才叫尊敬!”
此言一出。
周遭的文臣武将们都是颔首附和。
不少人在心中大加称赞。
李承乾听完也很满意,毕竟在诸国使臣面前,打压乙毗咄陆可汗的使者,也是一件他想干的事。
李厥面无表情。
但心里边却已经出现了三分喜色,为自己今日这临场发挥的一番话而感到高兴。
然而……
就在这时。
坐在大唐皇帝另一边的陇王李象却开口了。
“二弟此言,对也不对。”
“心悦诚服的尊敬固然重要,但倘若没有武力傍身,又如何能让人心悦诚服?!”
“心悦诚服也好,臣服也罢,不能只靠说,更要靠刀剑!”
言罢。
李象长身而起,居高临下,眼神灼灼的看向阿史那峮,沉声道:“阿史那峮。”
“本王素闻尔等草原儿郎,最擅长骑射之术。”
“今日刚好是上元佳节,陛下在这,百官在这,各国使臣与百姓同样在这。”
“不如本王与你比拼一番。”
“看看你,会不会对我大唐心悦诚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