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王霸之辩!(1 / 1)
姜行本默默的把这句金玉良言记在了心中。
其实李承乾说的,半点没错。
大唐的造船工艺其实也就那,况且还要在船只上边安装新式火炮,势必就会要求船只的质量要比先前更高才行。
不然到了茫茫大海上。
几炮下去,还没等敌军的战船尽数沉没,自己就被反作用力给震烂了,那可就不好了。
所以。
就得一步步来。
先重造在内河以及近海航行的火炮战船起步。
然后逐渐进步,按照积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良战船,从而让大唐的造船工艺得到进步。
这各步骤很繁琐,需要的时间也不算短。
不过李承乾也不在意,慢慢来就是了,总想着一步到位的话,肯定会阴沟翻船,扯着蛋的!
“另外的话,还有一件事。”
“你们公布抽调出一批人手来,在长安城中,给朕造两个类似于魏王府当年文学馆一样的馆舍出来。”
“至于位置,就放在怀远坊和安邑坊好了!”
这两个里坊,前者在长安城的西市正南侧,后者则在长安城的东市正南侧。
至于为啥要造两个馆舍。
自然是要用来提供给李象和李厥,日后开办学报所用的。
学报这种东西。
李承乾断然不可能让他们建在自己的王府之中!
如果是那样的话,岂不是跟自己当年没什么两样了?!
防备,肯定还是要有的……
“臣明白了。”
“对了,先修建东市南侧的安邑坊。”
“是,陛下!”
姜行本把吩咐记下后就离去了。
而李承乾的车驾,也在不久之后返回了长安城,进入了太极宫之中。
距离上元夜宴,还有几个时辰。
所以除了相关的官员要忙碌准备之外,其余的则可以稍事休息一下,其中就包括两位亲王。
李象并没有回京。
而是在请示李承乾之后,草草的处理了一下自己的伤势,便跟着将作监和工部地人跑没影了,明显是对火炮极其感兴趣。
至于李厥,同样也没有回自己的王府。
而是径直走到东市,从自己袖中掏出一枚铜钱,递给了店小二之后买了一份今日的《大唐日报》。
买完报纸后。
他坐在路边的茶汤摊子里发呆了好一会。
脑海中不断上演着今日的一幕幕景象,伸手端着茶汤,却一直没有喝上一口。
李厥感觉自己今天真的是输麻了!
自己只不过是例行随口一说,说了点场面话罢了,就被李象给逮住,借势直接在他头顶上装了个大的!
此次阅兵,极其重要。
他哪怕不用脑子想,都知道在半个月内,李象的事迹就会随着阅兵之事而传扬于四海之内。
届时。
恐怕天下百姓就要有人不知李厥,只知李象了吧……?!
“嘶……”
李厥倒吸一口凉气。
自从昨日自己兄长回来,连续两天,自己在他身上狠狠的吃了两个亏。
而操蛋的是,李象接下来在长安呆的时间,恐怕比他都要久!
这个亏,还要一直吃下去!
长此以往。
总有一天他辽王李厥就得彻底失势,沦为储君之争的败者了,但李厥如何能够看开?!
“事已至此,只能动手了……”
“砰!”
李厥把碗中茶汤一饮而尽。
丢下一枚铜钱后,就转身在乔装近卫的护送下,返回辽王府。
与此同时。
十几名翰林院官员。
以及数十名他近日以来,精挑细选的士子书生,都已经聚集起来了。
看着众人,李厥将手中报纸展示一下,随后朗声道:“从今日起。”
“本王正式创办《龙门学报》!”
“诸位无论是官员也好,还是士子也罢,在本王眼中,日后都是《龙门学报》的同僚!”
李厥的策略,与当时李承乾创办《大唐日报》时有些相似。
唯一不同的。
就是他并不选择在市井之间大肆传扬报纸。
而是改变思路,打算把《龙门学报》,运送到各地的州学乃至于县学之中,让其在士子书生之间流传!
“除此之外。”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本王都会在宵禁之前的一个时辰前,召开文会,请腹有诗书者一同论道!”
“每一次,本王都会出一考题。”
“得道众人赞许最多答案的作者,本王亲自犒赏!”
说话间。
李厥拍了拍手。
然后立刻就有内侍捧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掀开盖在托盘上的红布之后,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的,是一枚银币!
一枚银币,那就相当于一百钱!
换算一下的话,足够买将近三十斛粮食了,对于寻常人家而言,这可是一比大收入!
由于科举兴起。
再加上县学、州学的体系,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基本完善。
现如今部分青年官员,以及很多的士子书生们,家境其实都谈不上特别好。
长安城的消费又很高。
这一枚银币不算多,但对于这些人来说,也足够他们改善伙食,或者是添衣裳,置办物件了!
其实。
李厥当然掏的出来更多的钱财。
但事情不能做的太过,不然惹得自己父皇不高兴,他可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龙门学报》,半个月一版。”
“各位所撰写的文章,都有机会登在《龙门学报》上,与之对应的,本王不仅会为各位署名,还会给予一定的钱财。”
“钱财不多,聊表心意而已!”
“还请诸位将这个消息传出去,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文章投过来,只要质量达标,本王来者不拒!”
言罢。
李厥让人撤下托盘。
随后端正而坐,看着在场众人,一字一顿的开口道:“今日正值十五,那就从今日开始吧。”
“本次议论的题目,乃是涉及到我大唐对四方蛮夷治理策略的议题!”
“那便是…王霸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