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邓九公:我要立教(1 / 1)

加入書籤

从峨眉山回到大营,不觉间过去了半个月。

这期间,邓九公收到两封信,都是从朝歌寄来的,第一封信的内容是王贵人突然离宫,帝辛生病,并有一段时间了;第二封信,朝歌出现了很多谣言,对帝辛不利的谣言。

这让邓九公嗅到一股暗潮云涌的味道,不过他主要精力放在西岐,对于皇城的事情,他不打算管。

反正在他看来,帝辛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不管封神大战的结果如何,他都难逃一死。

“邓道友,贫道回来了。”

外面响起吕岳的声音,邓九公连忙出门相迎。

刚到辕门,看到吕岳身边站着一位男子,邓九公大喜,道:“道友,辛苦了。”

吕岳笑了笑,往身边那人一指,道:“这位是虚空,原本是西方舍陀国的国师,现在改名为紧那罗,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

“贫僧紧那罗,见过邓元帅。”

紧那罗是一名出家人,学识渊博,从吕岳口中得知紧那罗这名字,冥冥之中,他觉得这个名字跟自己有缘,所以果断改用这个名字。

听说了邓九公的事迹后,他接受了吕岳的邀请,飞跃数万里,来到东土,准备见见这位奇人。

邓九公回了一礼,道:“道友远来是客,请入营一叙。”

眼前这个紧要罗,跟无天的形象极为相似,尤其是那双忧郁的眼神,邓九公敢肯定,他就是未来的无天佛祖。就算不是,自己也能把他塑造成无天。

那日拒绝了符元仙翁的招揽,邓九公回到大营后,想通了一些事情,自己一直想着借助封神这场大劫,不断完成词条任务,提升自己的实力。

可却没想过,这场大劫结束后,自己该何去何从。

投靠天庭,为天帝效力,虽然凭自己的能力,未来很有希望成为五方五老那样的实权人物,可总归看人脸色,邓九公心有不甘。

可是不投天庭,未来等天庭的神仙编制一完善,自己就是一散仙,游离在三方势力之外,日子过得如何,看看镇元子就知道了。

自封地仙之祖,可孙悟空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推倒了他的人参果树,最后树虽然被观音菩萨给救活了,可也因此与孙悟空结为了兄弟。

堂堂准圣般的大能,要称兄道弟,不应该跟太上老君,如来这样的大人物,却自降身价,跟一个猴子结拜,这也太掉价了。

当然,镇元子这么做也有他的无奈之举,或许想借助孙悟空这层关系,交好佛教。

邓九公既不想投靠天庭,也不想跟镇元子一样,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被边缘化了。

他觉得要干番事业,轰轰烈烈的活着,保护好身边的人。

而想在封神干出一番事业,对邓九公来说,眼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取商而代之,再借助截教的势力,打赢这场封神大战,自己仍延续人皇之名。不过这一条路太难,截教面对的敌人太强大了,那是四位先天圣人级别的人物,通天教主干不过啊,除此外,天庭要崛起,天帝决不允许人皇制度继续延续下去。

而第二种是创立一方势力,在截教庞大的羽翼下,快速发展,等封神结束后,三界会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更适合自己发展。

邓九公选了第二种,便想创立佛教,截取西方教的气运。

而发展佛教,自己脑海中有诸多佛教典籍,立教根本不缺,缺的是统领佛教,具有大局观的人才,其实多宝道人挺合适的,未来的如来佛。

只是他乃四大弟子,身份尊贵,他绝无可能答应与自己合作。

未来之所以会加入西方教,那是因为被老子在诛仙阵所擒,身为阶下囚的他,想要活命,只有识时务。

除了多宝外,还有燃灯道人,只不过自己和阐教的敌对关系,又套走了李靖的黄金宝塔,他恨不得出手灭了自己,自然不可能会跟自己合作。

除了这两人外,只剩下便是紧那罗和弥乐佛,邓九公猜测这两人早就出世了,而且在西方有一定名声,毕竟未来佛教大名鼎鼎的人物,现在不可能籍籍无名,所以拜托吕岳去寻找。

通过上次的瘟癀阵这事,吕岳对自己的态度大有改变,与自己平辈论交。

吕岳这一去,就是半个月,功夫不负苦心人,为自己找来紧那罗。

三人进了帅帐,邓九公主动与紧那罗聊了起来,对方出言不凡,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对修行的见解,这让邓九公无比佩服。

不愧是未来能统治三十三天的人物,年轻时就表现如此不凡了。

“邓道友,你们聊。”

对这些事情,吕岳并不感兴趣,所以打算走开。

而且他有种感觉,邓九公似乎很了解紧那罗,只是让自己感到奇怪的是,紧那罗并不认识邓九公。

或许这也是邓九公身上的秘密之一。

邓九公有些歉意道:“晚上邓某摆宴,与道友痛饮一番。”

自己立教的事情要保密,暂时不能告诉吕岳,而且吕岳心狠手辣,对生命毫无敬畏,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样的人,也无法理解佛法,众生平等这种思想。

吕岳点点头,他的爱好不多,酒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很喜欢和邓九公一起喝酒。

等他走了,邓九公向紧那罗道:“道友,邓某虽然与你才接触,不过对你学识,见识极为佩服,不知道友有没有兴趣跟邓某合作一番。”

邓九公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紧那罗奇道:“如何合作。”

自己和邓九公才初次见面,他居然要跟自己合作,这让紧那罗无比好奇。

邓九公道:“创立一方势力,一展道友心中所学。”

紧要罗摇摇头,道:“道友,贫僧没有那般雄心壮志,只想当好国师,护佑一国百姓。”

“道友胸怀天下,邓某佩服。只是一国百姓与三界苍生比起来,孰轻孰重了。”

“道友说笑了,自然是三界苍生。”

邓九公道:“我有一法,若能发扬光大,可救三界苍生。”

紧那罗无比震惊,想不到邓九公竟有如此志向,真是人不可貌相,他问:“敢问道友,此为何法?”

邓九公道:“此为佛法。”

紧那罗又问:“何为佛?”

自己也算见多识广,对古往今来的事情,也能娓娓道来,可从未听过佛法这两个字。而且仅仅这两个字,就充满了力量。

“佛为觉者,也是指称修行功德圆满的人,在佛的概念中,凡世间生灵,通过自身不断修行和悟道,众生可以达到功德圆满的境界,脱去肉体凡胎,成为觉者。”

紧那罗闻言,肃然起敬,道:“此为智慧之法,可教化三界苍生,道友心胸宽广,贫僧佩服的五体投地!”

邓九公忙道:“道友过奖了。”

自己只不过摘取别人智慧果实罢了。

橄榄枝已经抛出,就看紧那罗接不接了。

若他接,以后将扬名三界,成为无天佛祖,普渡众生,若他不接,将错失这个机会,虽然以他的才能,也会在修行界扬名,可绝对不会成为佛祖。

紧那罗道:“贫僧愿意放弃舍陀国国师一职,跟随道友,普渡众生。”

三界苍生和一国百姓比起来,自然是三界苍生为大,自己这也算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待自己以后佛法有成,定要回舍陀国一趟,弘扬佛法。

邓九公笑道:“道友,几百年后,你在回想起这事,你就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了。”

紧那罗道:“佛法如此宏大,贫僧相信。”

“道友就先在大营住下,听我安排。”

眼下合作人已经找到,可想要发扬佛教,需要一个场地,邓九公已经想到了,去截教借一块地方,凭自己跟余元的交情,办成此事应该不难。

紧那罗点点头。

......

晚上,邓九公在帐内,与吕岳对饮,至于紧那罗,他并不饮酒,而罗宣他在修行,不好打扰,所以只有两人。

“道友,我吕岳佩服的人不多,而你邓九公就是其中一个。”

吕岳一脸认真地道。

邓九公道:“道友,怎么突然说这话。”

吕岳道:“那紧那罗,贫道与他一番接触,看出他是一员大才,且本事不小,便劝他加入你麾下,日后必有一番造化,却被他拒绝了。没想到,来了大营后,你只与他一番交谈,他便答应留在你身边,而且听他的口气,对你极为崇拜。”

他实在好奇,邓九公到底跟紧那罗说了什么,为何能改变一个心智坚韧之人。

邓九公道:“或许是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他在我身上看到他自己曾经的影子,所以才会改变主意,留了下来。”

有些东西自己不好跟吕岳说,自己为紧那罗画了一个大饼,他信了,便决定追随自己。

吕岳道:“是这样吗,怎么贫道有些不信。”

邓九公道:“我说的是实话。”

吕岳点点头,又说起自己这半个月在西方的所见所闻。

邓九公倒是增涨了几分见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