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此消彼长(1 / 1)

加入書籤

大洋彼岸的秋日总是伴随着大选的喧嚣。

2020年的十一月尤其如此。

当计票结果在各大媒体的屏幕上定格时,无数人盯着那串数字。

老拜头以微弱优势锁定胜局。

而连任呼声一度高涨的懂王,终究没能改写结局。

消息传出的瞬间,社交媒体像被投入了滚烫的烙铁。

懂王的个人账号率先炸开了锅,不到半小时,数十条推文接连刷屏。

字里行间的愤怒几乎要冲破屏幕:

“这是米国历史上最大的骗局!选票被篡改了,那些邮寄选票全是假的!”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矛头直指虚无缥缈的“境外势力”。

“他们从一开始就在操控一切,他们偷走了属于我们的胜利,目的就是毁掉这个国家!我绝不承认这个结果!”

这番言论像一颗炸弹,在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自米国实行总统选举制度以来。

无论竞争多激烈,败选者总会在最后时刻保持体面。

通过电话或公开声明祝贺对手,维护制度的表面光鲜。

可懂王偏要撕碎这层伪装,他不仅在镜头前拍着桌子嘶吼“选举无效”。

还号召支持者——那些头戴红色棒球帽的“红帽子”们——“勇于斗争,夺回属于我们的正义!”

一时间,国会周边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抗议者。

标语牌上“停止偷窃”“懂王必胜”的字样随处可见。

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形成对峙。

更荒诞的是,懂王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

“我不会搬离黑宫,那是我的房子,是选民让我住进去的,谁也别想把我赶走。”

远在国内县城的孟川,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晒着太阳,手里翻着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最新期刊。

手机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推送,他只扫了一眼便没了兴趣,随手划到了一边。

懂王的结局孟川早已知晓。

这样的结果才符合历史的潮流。

“这懂王还真是脑回路奇葩。”

孟川虽然没兴趣,但还是忍不住轻声嘀咕了一声。

旁边的刘茜正修剪着盆栽,闻言笑着搭话:

“听新闻里说闹得挺凶,那位懂王真要赖在黑宫不走?也正是活久见了。”

刘茜现在也越来越贤惠了。

随着肚子一天天大。

她身上总是弥漫着一层母性的光辉。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思念孟知礼。

孟知礼现在跟着福王,已经逐渐进入了状态。

他过人的修炼天赋也得到了极大的展现。

当然了,和孟川这样的变态比起来,终究是差了一些。

不过,他已经超越不少同龄人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茜和老妈张梅多次要求想要孟知礼回家一趟。

但是为了能让孟知礼能心无旁骛地修炼。

福王是一再地拒绝。

对此孟川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他大概率也就是耍耍嘴炮而已。”

孟川放下期刊,语气平淡道:

“他再横,也得掂量掂量米国的法律和军方的态度。真要闹到动用武力清场的地步,他可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刘茜好奇地追问:

“那他说的‘境外势力’,是指谁?不会真有什么猫腻吧?”

孟川笑了笑,没直接回答。

他当然知道懂王这话是在点他。

现在的懂王很怀疑他的落选是因为孟川。

是孟川去支持了老拜头才导致的他失败。

但是孟川笃定,不管懂王如何怀疑,肯定不敢说具体是谁的。

要是他真敢把孟川捅出来,先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

因为孟川手里还握着当年和他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那份协议一旦曝光,别说连任,能不能保住身家性命都难说。

刘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她知道孟川的世界里有很多不能说的秘密。

既然他不愿多谈,自己便不必深究。

接下来的几天,大洋彼岸的闹剧愈演愈烈。

“红帽子”们的抗议升级,甚至与警察发生了小规模冲突。

懂王的律师团队在多个州提起诉讼,却屡屡被法院驳回。

连副总统都公开表示“应尊重选举结果”,与懂王划清界限。

懂王的女儿也表示承认选举结果。

一时间懂王给人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当然了,这也给国际上增加了很多的话题。

就连黄老隔三岔五给孟川打电话时,都会不自觉地谈起懂王的事情。

“这老小子,真是把脸都丢到国际上去了。”

黄老在电话那头感慨:

“不过也好,让全世界看看他们所谓的‘民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也就是看看热闹罢了。”

孟川说:

“不管谁上台,对我们的影响都有限。咱们该搞的项目,继续搞就是。”

黄老笑了:

“你倒是看得开。对了,那几个水电站的项目审批下来了,资金已经到位,下个月就能正式动工。还有,上次跟你说的股份分配,上面定了,按照投资额的比例给你算,不算亏待你。”

黄老这段时间可是很频繁地和孟川通电话。

全都是因为投资的事情。

“我都说了,股份多少无所谓。”

孟川语气随意:

“你负责开口,我只负责投钱,其他的,我一概不问。”

挂了电话,孟川起身走到书房,打开电脑。

屏幕上显示着国内各大高科技企业的研发进展。

这些都是他的基金扶持的公司。

其中几家AI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智能芯片。

运算速度比上一代提升了三倍。

机器人领域,医疗手术机器人已经通过临床试验,精度达到了0.01毫米,即将投入市场。

新能源方面,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突破了每公斤600瓦时,充电时间缩短到十分钟以内。

看着这些数据,孟川的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些突破的背后,是他投入的数千亿资金在默默支撑。

当初选择把钱砸向高科技领域,就是看中了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

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

现在的米国忙着内斗。

只有龙国在默默地发展。

此消彼长下,孟川相信再不需要多久。

龙国必将会站在世界之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