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1 / 1)

加入書籤

像这种情况,就是要快刀斩乱麻。

秦玉和文父对视一眼,秦玉说道,“小澜,你不要把自己陷的太深了,我看你和罗彪,就做朋友吧,其他的,就算了。”

秦玉很快又加了一句,“只做朋友,不做恋人,对你对他,多好。”

文君澜沉默,并没有第一时间抗诉。

良久,文君澜问道,“爸妈,我想知道你们反对我和罗彪处对象的理由,可以吗?”

秦玉说道,“小澜,你是大学生,他只是一个乡下农民,抛开家世这些不谈,你们的三观都不一样,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不对,那你们错了。”

文君澜摇头。

秦玉和文父皱起眉头。

文君澜解释道,“事实上,罗彪的见识之广,远在我之上,你们虽然只接触一天,但是这点应该能看出来。”

秦玉和文父张了张口,这点,他们无法反驳。

昨日罗彪在饭桌上的谈吐,确实不像是一个乡下农民。

有些主张和见识,甚至还在文父之上。

文君澜轻笑,“你们之所以反对我们在一起,还是因为罗彪的家世吧。”

秦玉说道,“小澜,爸妈也是为你好,你下过乡,应该知道乡下的环境有多么艰苦。

你现在又是京大的学生,难道毕业后,你要跟他回乡下种地吗?”

“这才是你们心中的真实想法吧,哪怕罗彪个人能力再强,但只要他家世不行,你们就不会同意我们在一起。”

文君澜的语气有些重。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竟然也是那种落入俗套之人。

秦玉说道,“女儿啊,爸妈这也是为了你好。”

“我不否认。”

文君澜说道,“可如果我告诉你们,罗彪刚在崇文区买了一套三进的四合院,你们还会这么认为吗?”

“什么!”

秦玉和文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文父满脸震惊,“小澜,崇文区那边的房子可不便宜,而且,还是四合院,你不是为了和罗彪在一起,故意骗我们的吧。”

文君澜嘴角微勾,“你们觉得,我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吗?”

文父和秦玉对视一眼,震惊之意更浓。

“老头子,你现在的工资能买的起四合院吗?”

秦玉问道。

文父摇头,“再工作一百年,也买不起。”

秦玉问道,“那这个罗彪是怎么买的起的?”

这个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

文父看向文君澜,“小澜,罗彪是农村家庭,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这个,我也不清楚。”

文君澜被问住了,不过还是说道,“我在他们家的时候,别的人家连米饭都吃不上,只能吃玉米面或者饿肚子。

可他们家是顿顿米饭,顿顿有肉。”

文父摸了摸下巴,“看来,罗彪这小伙子身上藏着秘密啊!”

“谁没有秘密啊!”

文君澜直接白了文父一眼。

然后,她接着说道,“现在是不是证明,罗彪比你们想象中的要厉害的多?”

秦玉点了点头,“我不否认,不过,还是那句话,你们俩的文化水平相差太多了。”

文君澜深吸了一口气,她算是明白了。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父母对罗彪心里有了偏见,无论她说什么,那始终都是不同意的。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

文君澜也不想做多解释,转身去了自己的房间。

“这孩子,你看……”

秦玉摇头叹气,满脸无奈。

文父没有回应,若有所思。

秦玉问道,“老头子,你说罗彪他就是一个农村小伙,究竟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突然,她想起不好的事情,瞪大眼睛说道,“该不会是犯了什么错误吧?”

文父摇头,“我听小澜说过,罗彪经常往山里跑,他能猎到东北虎,说明狩猎的能力不错。

至于买四合院的钱……”

文父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我怀疑他是不是在老林里发现了什么藏宝地。

我听以前的老班长说过,当年,小日子抢走了不少财物。

有些财物他们来不及带走,都留在了老林里。”

秦玉瞪大了眼睛,“这个解释听起来很合理的。”

文父肯定想不到,自己随口一猜,竟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文父说道,“这么说来,罗彪也只是运气好,捡来的财富终究只是过眼云烟。”

秦玉点了点头,深有同感。

她又说道,“可小澜似乎铁了心,又该怎么办?”

文父说道,“我明天约一下罗彪,趁机和他谈谈,要是那小子能够知难而退,是最好的。”

“好,那就交给你了,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你可不打马虎眼。”

秦玉郑重交代道。

文父说道,“你就放心吧。”

随后,文父起身来到文君澜房门前,敲了敲门。

“睡了。”

文君澜冷冷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

文父也不恼,笑道,“小澜,你明天帮我约一下罗彪,请他一起去钓鱼,问他去不去。”

房间里沉默了几秒,才响起文君澜的声音,“明天他没空,要去过户房子。”

“那就后天。”

文父也不勉强,反正这两天他都有时间。

“知道了。”

文君澜回应道。

第二天。

罗彪一大早就来到了老教授的家里,没过多久,文君澜也到了。

三人到了房管局。

罗彪以老教授侄儿的身份,成功过了户。

罗彪也就此拿下了他人生中第一套四合院。

等所有的手续办完,罗彪提出请老教授吃饭。

老教授却是笑道,“这顿饭应该我来请才对。”

三人去了国营饭店,一边吃饭一边聊。

老教授谈起自己的儿子,很是唏嘘。

事实上,他是不赞同儿子去深城的。

他想让儿子接自己的班,成为一个教师。

只可惜,儿子的兴趣在于经商。

两人沟通无果,儿子不顾反对去了深城。

他这个做父亲的又能怎么办?

只能卖掉房子,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罗彪安慰道,“人各有志,这事不能强求,况且,未来几年,深城那边会飞速发展,您儿子这个时候去那边,说不定到时候能赚到上亿家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