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皇帝的报复(1 / 1)

加入書籤

朱由检生气吗?

那还真没有。

他只是没想到,这些文臣们今日的反应会这么大。

他自认为这两年,自己这位皇帝和大臣们相处的不错,又是提高官俸,又是拉着他们做生意、开供方,还将交趾的土地大规模的赐予了他们。

没想到,今日只是一些工坊的管理权问题,竟然闹成了如今这般。

看来,这大明的政治体制,是时候要动一动了。

“大伴,传旨扶桑的曹变蛟,让他率领亲军班师,扶桑暂时交给卢象升。”

王承恩一愣,他不明白,这个时候自家皇爷为什么要将曹变蛟抽调回来。

朱由检也没有解释的意思,而是抄起朱笔,在面前的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朱由检才重新抬头道:“宣通政使韩范觐见。”

“是,皇爷。”

须臾,刚离开乾清宫没有多久的韩范,重新来到了西暖阁。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韩卿,免礼。”

“赐座。”

“臣谢陛下。”

等韩范坐下后,朱由检开门见山道:“韩卿,朕有一事不明,希望韩卿能够为朕解惑。”

“臣不敢,请陛下直言,臣定言无不尽。”

“好,朕且问你,当初太祖皇帝在时,各衙门及各地题本,是否直接递到宫里?”

韩范听朱由检问出这个问题,后背当即就冒出了冷汗。

“回……回陛下,太祖爷在位时,各地题本、奏本是由通政使直接递到御前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继续问道:“现在呢?”

“这……回陛下,现在……现在是各地题本都是一式两份,分正本和副本,正副两份题本送到通政司后,正本由通政司递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递御前,陛下批复后,交司礼监用印,再交还内阁,内阁会将之交给六科,由六科转发各部和报房。”

“那份副本呢?”

朱由检皱眉问道。

“通政使会将副本交给六科,六科会将之交个相应的部衙。”

朱由检冷笑道:“呵呵,也就是说,朝廷的大事小情,朕这个皇帝,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韩范此时已经被吓坏了,这种事可不是他一个区区通政使可以参与的。

看了眼有些颤颤惊惊的韩范,朱由检再次问道:“那会不会出现,有些奏本到不了朕这里的情况呢?”

“噗通!”

韩范直接跪在了地上,这可是堵塞圣听,是重罪,这样的罪名可不是他能够担得起来的。

“臣不敢!”

“行了,退下吧。”

“臣……臣告退。”

“今日之事,要守口如瓶。”

朱由检最后又叮嘱了一句。

“臣明白,臣明白。”

“去吧。”

等韩范走后,朱由检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一侧的王承恩轻声道:“皇爷,您……”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走到软塌上躺了下去,有些事他需要好生想想。

……

是夜。

温体仁府邸。

看着全身都笼罩在黑袍中的王承恩,温体仁心里咯噔一声。

“公公今日怎得大驾光临了?”

温体仁心念急转,一边猜测着王承恩的来意,一边笑呵呵的问道。

王承恩掀开头上的帽兜,拱手道:“首辅,咱家这不是刚刚下值,正好路过贵府,特登门拜访。”

温体仁心里冷笑,你这话是骗鬼呢,还路过?

心里虽是这样想,但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

“公公辛苦了,这个时辰才下值。”

王承恩不着痕迹的瞥了眼温体仁,面露苦恼道:“说起来,咱们这些皇爷跟前的人,也是不容易。”

“皇爷这个时辰不睡,咱们这些在御前伺候的,也就不能离开。”

“这不,好不容易等皇爷睡下了,咱家才能出宫。”

温体仁作为一个老狐狸,自是明白王承恩的意思,当即顺着对方的话道:“哦?陛下难道是在为西北之事所忧心?那倒是我等这些臣子的罪过了。”

王承恩摇头道:“非也,皇爷只是在熬夜苦读,读太祖实录、成祖实录。”

“太祖实录?”

温体仁这回真有些不明白了。

王承恩继续道:“皇爷看完太祖实录后,练练感慨,感慨太祖爷当初英明神武、事必躬亲,大明朝的大事小情,全都要他老人家亲自处置。”

“就连各地、各部奏本、题本也都是直送御前,由太祖亲阅。”

王承恩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端起侧几上的茶盏,吹了吹上面的浮沫,翻着眼皮看了眼陷入沉思的温体仁。

对面的温体仁,仅仅只是几息的功夫,就明白了王承恩话里的意思,紧接着就是I神色骤变。

什么英明神武,什么事必躬亲,这都是废话,最重要的是那句直送御前。

这是皇帝的反击。

今日,自己这些人,强烈反对皇帝掌控各地军械工坊的意图。

这不,连夜都没过,皇帝的报复就到了,这是要动内阁了!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一直等王承恩将茶盏里的茶喝完,温体仁才笑容有些牵强道:“太祖皇帝龙精虎猛,精力异于常人,后世子孙难有匹敌者。”

“且,如今之大明,事务之繁巨亦并非开国之初可比,后世之君想要效仿太祖皇帝,恐力有未逮,若是因此误了国事,那就是我等臣子的罪过了。”

“内阁之制源于成祖,亦是祖制,不可轻动,还望公公明鉴。”

“首辅误会了,皇爷非此意,只是这题本……”

温体仁先是松了口气,旋即眉头又皱了起来。

看了眼老神在在的王承恩,温体仁试探性道:“票拟之制,乃宣宗皇帝在……”

“宣宗皇帝是宣宗皇帝,当今陛下是当今陛下,首辅以为呢?”

“咱家并非儒生,不过在宫里倒是看了些闲书,韩非子曾言‘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首辅以为,韩非子之言然否?”

温体仁听王承恩开始掉书袋,尤其是引用的还是韩非子的言论,眼底闪过一道不喜。

“公公此言差矣,我大明信奉的可是敬天法祖,何为法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