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来自杨嗣昌的背书(1 / 1)
在尔林勤看来,札萨克图部可以离开,反正他们的牧场和汗帐是在漠北,大明鞭长莫及。
但自己的鄂尔多斯,可就在河套附近,在大明的军事重镇,榆林以北。
以大明那位皇帝的性子,自己想要重新回到鄂尔多斯,无疑是痴心妄想。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诺尔布,和明军展开决战。
如果能够一举击溃西北的这些明军,那自己的部落,完全可以占据这片庞大的土地,还不用时刻担心明人北上。
只是,还不等他说话,诺尔布就率先开口了:“肃州的杨嗣昌虽然步卒居多,但嘉峪关险固,他若出关牵制,我等便腹背受敌,东西两个方向明军相加,总兵力并不弱于我们,且装备精良,多火器,而我们呢?此时决战,胜算渺茫,一旦战败,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部众也会尽为明军屠戮或俘获为奴。”
“那你说该如何?”
尔邻勤强压着怒火问道。
“北归!”
诺尔布斩钉截铁:“立刻集结部众,向北穿越戈壁,返回漠北,只要回漠北,明军纵有千军万马,也奈何不了我们,届时,你亦可在我部的庇护下,徐图再起。”
诺尔布的话听起来颇有道理,甚至带着一丝“善意”。
但尔邻勤也并非蠢人,他瞬间就听出了诺尔布的弦外之音,所谓“庇护”,不过是吞并的另一种说法,一旦他领部众前往札萨克图部,那他和他的的鄂尔多斯,终将被慢慢蚕食殆尽,绝无什么徐图再起的可能。
去札萨克图部是死路一条,留在这里决战九死一生,回鄂尔多斯或投降更是十死无生。
尔林勤强压心中的怒火看向诺尔布道:“贝勒的好意,尔林勤心领了。”
“但我尔邻勤是鄂尔多斯部的台吉,是大蒙古国济农,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既然明人要战,那便战!至于是生是死,就交给长生天吧!”
诺尔布的脸色沉了下来,沉声道:“台吉,你这是要将自己和部众带入绝境!”
“是战是走,是鄂尔多斯的事!”
“诺尔布贝勒若惧明军兵锋,自可引兵北返,我绝不阻拦!”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近乎撕破脸皮。
诺尔布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台吉好自为之!”
说罢,诺尔布就转过身,以后背对着尔林勤。
尔林勤也一甩袍袖,头也不回的出了大帐。
待其返回赤斤蒙古卫,鄂尔多斯部一众首领、贵族,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台吉,诺尔布怎么说?什么时候开拔?”
扎尔布一脸希冀的开口问道。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如果诺尔布能够和鄂尔多斯共进退的话,那己方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尔林勤没有说话,只是阴沉着脸,大踏步的进了大帐。
待扎尔布他们也都跟进来后,尔林勤这才开口道:“该死的诺尔布这个懦夫,他们已经背叛了我们。”
“他们要跑?”
一名小贝勒一脸的惊讶。
帐内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扎尔布沉声道:“台吉,他们札萨克图部可以去漠北,明人暂时还没有染指那里。”
“但我们不行,如果我们返回河套地,那等来的必将是明人疯狂的报复。”
尔林勤点了点头:“回来的路上我也想过了,我们不回河套了,去北边,去土谢图汗的领地。”
“可惜了鄂尔多斯的牧场了。”
人群中,不知谁嘀咕了一声。
尔林勤的脸色,愈发的难看。
如若有办法的话,谁会去漠北,留在漠南不好吗?
强打精神,尔林勤对众人命令道:“明人距此不远,我们不能再耽搁下去了,立即命令各部,马上拔营,往北绕过嘉峪关,沿长城以北,返回河套地,带上我们的部众和牛羊、帐篷,去北边的土谢图汗部。”
“遵命!”
帐内众人齐声领命。
等祖大寿和曹文诏率军赶到赤斤蒙古的时候,无论是尔林勤还是诺尔布都早已经离开了这里。
祖大寿恨声道:“紧赶慢赶,还是让这些该死的鞑……让该死的尔林勤跑了。”
曹文诏坐在马背上,转头对曹鼎蛟命令道:“鼎蛟,派出斥候,密切探查周边五十里之地。”
“遵命!”
“报!”
曹鼎蛟话音一落,一名斥候百户便策马而来。
“禀镇西伯,三边总督杨军门,距此还有十里。”
曹文诏挥了挥手,示意斥候退下,看向祖大寿道:“祖兄,走吧,去迎接杨军门。”
祖大寿点头应下。
二人带着亲兵了前行须臾,便遇到了同样策马而来的杨嗣昌一行。
甫一见面,杨嗣昌便开门见山道:“镇西伯,祖总兵,尔林勤已经领兵东归,二位只需遣一偏师追击即可。”
“至于札萨克图部,已经往北逃窜,当集结主力北上。”
曹文诏和祖大寿二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曹文诏开口道:“杨军门,如果北上追击,那朝廷那边……”
杨嗣昌面色严肃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札萨克图部竟敢领兵来犯,我大明自该打回去!”
“朝廷但有怪罪,本官一力担之!”
不得不说,杨嗣昌这话说得很是提气。
曹文诏和祖大寿等人闻言,也都放下心来,齐齐领命道:“谨遵军门军令!”
虽然这两年武人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但文贵武贱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并非一朝一夕可改。
杨嗣昌身为文官,且是国朝重臣,有了他背书,曹文诏他们也可以放开手脚了。
“军门,祖某遣五千骑追击尔林勤部,余者尽数随镇西伯和祖某北上,您看如何?”
杨嗣昌抬手道:“三千骑足以。”
见祖大寿和曹文诏皆不解其意,杨嗣昌继续道:“朝廷的援军现正在沿黄河西进,尔林勤想要回鄂尔多斯,定会和其遭遇。”
“凭冠军侯麾下万余三千营将士,足以击垮,甚至全歼尔林勤部。”
“变蛟?”
曹文诏一愣。
他没想到,朝廷派出的援军,竟然是自己侄子,他不是在扶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