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手铐来了(1 / 1)
“比如这个电池,在低温环境下……”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现场,那几十位媒体记者的手机,在同一时间,疯狂地响起了新闻推送的提示音。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掏出手机。
下一秒,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在现场彻底炸开!
“卧槽!大新闻!”
“李震被实名举报了!视频都出来了!”
“我的天!肇事逃逸?还有收车企黑钱的转账记录!”
李震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看到,周围那些同行们,此刻都用看垃圾、看死人的表情看着自己。
他慌忙地掏出手机,点开那条推送。
一个全新的直播窗口弹出。
画面里,是他的老熟人,国内最著名的调查记者之一,吴帅。
吴帅的背后,是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一段段高清视频和照片。
有他在KTV包房里,和一群人吞云吐雾、眼神迷离的画面。
有他在地下停车场,从某车企高管手里接过一个沉甸甸的信封,然后塞进自己口袋的监控录像。
甚至还有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清晰地记录了他深夜酒驾,撞倒一个外卖员后,非但没有停车,反而一脚油门,加速逃逸的全过程!
铁证如山!
“各位观众,以上所有证据,我们已经同步提交给了警方……”
吴帅的声音,像来自地狱的审判。
李震手里的手机,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他完了!
就在这时,测试中心的大门被猛地推开。
几名穿着制服、表情严肃的警察,在众人的注视下,快步走了进来,径直走向早已魂飞魄散的李震。
为首的警察,亮出了证件和逮捕令。
“李震,你涉嫌多起严重刑事犯罪,现在依法对你进行逮捕,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
冰冷的手铐,在全国数千万观众的注视下,咔哒一声,锁住了他曾经用来敲诈勒索、颠倒黑白的手腕。
一场万众瞩目的公开测试,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更受瞩目的,公开处刑。
李震被带走时,全程没有反抗,像一条被抽掉了脊梁骨的死狗。
这场直播,以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方式,达到了高潮。
远寒ONE用无可辩驳的实力,在全国观众面前,完成了一次最硬核的正名。
李震的倒台,对那个隐匿在幕后的车企联盟来说,不过是弃掉了一枚无足轻重的棋子。
他们不仅没有收手,反而被远寒汽车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狠辣手段,彻底激怒。
一场更猛烈、更血腥的绞杀,接踵而至。
直播结束的第二天,以那几家头部新势力为首的车企联盟,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集体宣布官降。
“为回馈广大消费者厚爱,我们飞驰全系车型官方指导价下调两万元!”
“庆祝销量破百万,天行汽车现推出限时感恩钜惠,购车即享三万元现金补贴!”
一时间,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风声鹤唳。
“疯了!都疯了!这是要血流成河啊!”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不,是百姓得利!等等党永远不亏!”
“远寒这下难受了,刚上市就碰上全行业价格战,这牌打得太憋屈了。”
价格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另一场更阴损的舆论战,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悄然打响。
一夜之间,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关于远寒ONE的恶性的交通事故视频。
视频的拍摄手法出奇的一致。
昏暗的地下车库里,一辆爆改过的远寒ONE,在刺耳的轮胎尖啸声中,疯狂进行着烧胎、漂移等极限动作,最失控”撞在墙柱上,车头撞得稀烂。
深夜无人的城市高架上,几辆远寒ONE互相追逐、别车,上演着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其中一辆在超车时,与旁边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剐蹭后,扬长而去。
更有甚者,一个视频里,一个画着烟熏妆、打着鼻环的精神小伙,开着远寒ONE,在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区,故意轰着油门,做出各种危险的驾驶行为,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躲避。
这些视频的标题,都极具煽动性。
《提车第一天,远寒ONE车库失控,刹车失灵险酿大祸!》
《马路杀手!远寒车主深夜飙车,肇事逃逸!》
《谁来管管这些远寒少年?把马路当赛道,漠视生命!》
每一个视频下方,都涌入了大量水军账号,进行着整齐划一的控评。
“这车动力太强,一般人根本控制不住,就是个移动的棺材!”
“买这车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不是暴发户就是精神小伙,素质堪忧!”
“抵制远寒!这种把车主当小白鼠,不负责任的品牌,就该倒闭!”
污名化,是他们最恶毒的武器。
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远寒这个品牌,与危险、失控、低素质这些负面标签,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在这样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和惨烈的价格战双重夹击下,远寒汽车刚刚建立起的良好口碑,开始出现裂痕。
后台的退订率,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从最初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再到接近百分之三十。
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远寒员工的心上。
车间里,原本热火朝天的生产线,速度也开始放缓。
员工们脸上的喜悦和骄傲,被一层浓浓的忧虑所取代。
远寒汽车,这艘刚刚扬帆起航的巨轮,似乎还没来得及驶入深海,就要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拍碎在港湾里。
这场血腥的围剿,对远寒是危机,对发起围剿的联盟来说,同样是一场豪赌。
价格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焦土战术。
那些家底雄厚的头部车企,尚能咬牙硬撑。
但联盟中,总有实力相对薄弱的跟随者。
智达汽车,就是那枚最先在棋盘上出现裂痕的棋子。
柳梦璃家的企业,本就在市场上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产品力平庸,品牌溢价能力弱,常年靠着地方补贴和银行贷款勉强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