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她总不会见死不救吧(1 / 1)
看着语速都变快了很多,却还在狡辩的钟晓晓,罗云川忍不住发出一声嗤笑。
“就因为你可怜他们,村里损失了二十斤大米和三十斤两掺面。”
罗云川说完,伸手一指不远处的兴旺村人,此刻他们依旧坐在地上消化着肚子里的食物。
再加上清晨略显清冷却温暖的阳光,让他们看起来非常惬意,不像是来这里干活的,更像是来这里露营的。
“如果他们在这里躺到中午的话,罗家村的损失还会更大一些。”
罗云川把视线从兴旺村人身上收回,再次落到了钟晓晓的身上。
“我们找他们过来是干活的,可不是来做慈善的。”
一面是冰冷的现实,一面是心中温暖的畅想,在这一刻宛如冰与火,在钟晓晓心中狠狠撞在了一起。
是面对现实还是尊重理想,一时间钟晓晓陷入了两难境地。
“现在你就去让他们起来干活,要么他们所消耗的物资就从你的工分里扣。”
罗云川看着钟晓晓脸上一会舒展一会紧皱的表情,索性又给她添了一把火。
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谁都会把自己善良的一面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但一旦自己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善良只会被理智牢牢地压在心底,再难见到一丁点光芒。
“好,我去。”
在罗云川的帮助下,钟晓晓总算是下定了决心,豁然转身朝着兴旺村民的方向走去。
“阿川,你好端端地调教钟晓晓做什么?”
罗国华看得通透,知道这是罗云川在帮她认清现实。
“既然是咱们村里的知青,还是咱们村里孩子们的老师,那就是自己人,我不能看她吃亏。”
罗云川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知青们的思想有多轴你也知道,我要是不给她下点重药,她根本不可能看清楚现实的残酷。”
罗国华点了点头,接受了罗云川的这番说辞,顺势坐在了罗云川身边,视线跟着钟晓晓来到了兴旺村人那边,也想看一下事态的发展。
眼神坚定的钟晓晓回到人群中后,第一时间找到了韩三喜。
“韩支书,既然你们是我们罗家村请来做工的,那就请你们完成你们的工作,至于你们身体上的困苦还希望你们能够自行克服。”
看到钟晓晓回来,韩三喜还以为这个好心的姑娘给自己等人带来了好消息。
可听到她这番话,韩三喜脸上的笑容瞬间隐去了一半。
“知青同志,真不是我们村里的人不想去干活,可现实就摆在眼前,大家伙浑身软的就像是面条一样,根本干不了活嘛。”
韩三喜一直在关注着钟晓晓脸上的表情变化,见自己刚才的一番话并没有在她脸上显现出任何波澜,他急忙又换了一个说辞。
“行,大老爷们出来挣饭吃,就算是再苦再累也应该咬着牙把活给干了。”
“但是你看狗剩他们,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哪有什么力气,能干啥活?他们的爹娘还要照看着他们,也根本腾不出手来去干活。”
钟晓晓看着倒在母亲怀中或者父亲肩头的孩子们,她的脸上显现出一抹挣扎之色。
狗剩刚刚经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机缘巧合之下病好了,这会正在母亲怀中睡得香甜,但凡是有点良知的人都不会破坏这份安宁。
书本教给她很多尊老爱幼的礼仪,让她不忍心对孩子和照顾孩子的父母说出狠话。
可钟晓晓又实在是不舍得自己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粮食。
她可还想着等年底的时候带着粮食回家呢。
“他们……”
钟晓晓最终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无奈地叹了口气,想要选择让他们吃自己的粮食。
可不等她说完,一道冰冷的声音突然从他身后传来。
“那就回家吧,刚才那顿早饭就当我施舍给他们的。”
罗云川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钟晓晓的身后,替她做出了决定。
这一刻,钟晓晓感觉罗云川的身形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在她彷徨无措的时候给了他坚实的依靠。
“罗云川,你咋能这么心狠呢?狗剩他们还只是个孩子。”
韩三喜再次降低了要求,他只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里蹭顿饭吃。
“心狠?你们兴旺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心里还没一点数吗?”
罗云川面对韩三喜的指责,脸上浮现出一丝怒意,伸手一指不远处的十万大山,低声喝道:“山里有的是东西,他们既然都饿成了现在的样子,你为什么不带着他们进山找吃的?”
韩三喜张嘴想要强词夺理,可罗云川根本不听,直接抢白。
“别跟我说山里猛兽太多,你怕出现人员伤亡。”
“那我只能说你们是活该,我们村里人甚至我们整个毛里乡的人都是扛着脑袋进山找吃的,我们用命换回来的粮食凭什么白白便宜你们?”
这番话让韩三喜无言以对,因为罗云川说的就是事实。
既然害怕上山遇到猛兽,那就要接受其他面对死亡的方式。
“我想国华叔跟你谈的时候应该说得很清楚,他只要年富力强的壮汉来这里干活,可你带来的都是什么人?”
罗云川的手指扫过在场所有人,其中有五六岁的孩子,有六十来岁的老人,甚至还有怀着孕的孕妇。
这哪里是来干活的,分明就是过来吃大户的。
从一开始他们的思想就不单纯。
“我……”
“你不用解释。”
罗云川再次打断了韩三喜的话。
“我只给你两个选择,要么留下年富力强的壮汉在这里干活赚粮食,要么你们就哪里来回哪去,我们用不起你们。”
罗云川说完,紧紧闭上了嘴巴,等待着韩三喜做出最终选择。
韩三喜还想再向罗云川卖卖惨,可看到他布满寒霜的脸,他知道就算自己说得比战乱时期还要惨,也绝对不会让他回心转意。
韩三喜的视线又转移到了钟晓晓的身上,心中期盼着这个年轻的知青不会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