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到底你是支书还是我是支书?(1 / 1)
罗云川面露无奈,罗国华身为罗家村的村支书,偏偏遇事总爱找他商量,甚至直接让他拿主意。
要是罗家村的事情也就算了,他身为罗家村的人,责无旁贷,可现在罗国华都拿着外人的事情来找他商量了,这他可就不敢瞎说话了。
别弄到最后村里人不满意,外人还有怨气,自己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你这孩子,我不是看你有本事才来找你商量的嘛,咋了?嫌烦了?”
罗国华没好气地伸手在罗国华的后脑勺上拍了一下。
“不是嫌烦。”罗云川伸手揉了揉后脑勺,苦笑道:“主要是我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什么事情都掺和的话,我怕别人说闲话。”
他并非不愿帮衬,完全是在为罗国华考虑。
村支书职责繁杂,大到政策落地、小到邻里扯皮都得管,说是“一村当家人”也不为过。
如今罗国华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外人只见两人频繁碰头,却不知商量的都是正经村务。
若有人存心嚼舌根,指不定要编排“村支书没本事,靠外人掌权”之类的浑话,届时只怕连累罗国华遭上级猜忌。
“我这正牌村支书都没怕,你瞎操什么心?”罗国华瞪他一眼,“少废话,赶紧帮叔琢磨琢磨这事儿咋整。”
罗云川无奈叹气,知道罗国华已是下定决心要管这闲事,索性不再顾虑其他,抬眼问道:“国华叔,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想不想让他们留下?”
一句话让罗国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说实话,老白头他们跟自足队的那些人不同,他们跟咱们村里人相处得不错,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够留下来。”
罗国华这话说得并不自信,显然他也不知道他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见罗国华话语当中还存在着些许犹豫,罗云川不得不把话往透里分析。
“国华叔,老白头他们确实不错,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全都是外乡人,有朝一日他们总归是要回去的。”
“你这次为他们出了头,以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了,可你却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把人得罪了,你图啥嘛。”
罗云川心里很清楚,接待难民是组织上下发的任务,他从始至终都在把这件事情当作任务来做,最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这些人一些好处,但绝不会出格。
但罗国华一旦插手难民去留,性质瞬间就会发生变化。
先不说他强行插手别人事务是越权行为,最容易犯别人的忌讳。
单是将难民留下,就等同于是将管理难民的责任强行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往后不管难民但凡有个头疼脑热还是三长两短,所有责任都将落到他的身上。
罗国华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嗐,我还不是看他们可怜,你瞅瞅他们老的老、小的小,还有妇道人家,好不容易在咱们村稳定下来了,去了伐木场又得重新适应。”
罗国华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再加上伐木场是新建,那里大多是体力活,就他们的身体状况,去了还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两说。”
说完这些,罗国华故作潇洒地摆了摆手,对罗云川笑道:“咱们村现在还算富庶,他们生活在咱们这里怎么着也比去伐木场要强得多,我不过就是伸把手的事。”
见罗国华铁了心要管这件事情,罗云川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咱们村不是要建猪圈嘛,他们留下来帮忙建猪圈就是了,反正文件上也说了,若是没有什么实质性工作的情况下,必须服从征调。”
罗国华还真没怎么看这个文件的具体内容,见罗云川提及,急忙拿起文件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文件里真有罗云川说的内容后,脸上顿时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嗐,敢情文件里都写着了,那还说啥了,我现在就去乡里把情况说明,把人给留下来。”
说完,罗国华直接长身而起,拿着文件离开了罗家。
看着罗国华离去的背影,罗云川知道麻烦又要来了。
罗国华骑着自行车很快来到了乡大院,找到了李福顺。
“李主任,我想要留下我们村的一部分难民,他们要给我们村建猪圈,所以不能服从征调去伐木场了。”
听完罗国华的话,李福顺放下了手中的钢笔,双眼死死盯在了他的脸上。
“罗国华,这是你自己的意愿还是受到了别人的威胁或者授意?”
李福顺这话问得罗国华一脑门子雾水,这说的都是啥啊。
“当然是我自己的意愿了。”
见罗国华这话不像是假话,李福顺当即重新拿起桌子上的笔,在一张空白的纸张上把他的诉求写了下来。
“行,这件事情我会如实上报上去,至于县里怎么决定,我就不知道了。”
李福顺语气平淡得像台办公机器,全无往日对罗家村人的热络。
可罗国华满心只想着留难民的事儿,压根没留意对方态度的变化。
当罗国华离开后,李福顺拿着仅仅写了一句话的纸张敲响了钱远征办公室的门。
“乡长,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想要留下部分难民。”
钱远征问道:“谁?”
“罗国华。”
钱远征闻言一愣,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却根本没有想过罗国华会当这个出头鸟。
“他难道不知道现在的难民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钱远征这话像是在问李福顺,但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应该知道吧,罗云川是多精明的一个人啊,再加上县长肯定已经当面跟他明说这件事情了,他绝对不会掺和到这件事情里来。”
李福顺凭借着对罗云川的了解,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那就是罗国华的个人行为了。”
钱远征稍微沉思了片刻才做出了决定。
“如实报上去吧。”
新田县各个乡镇的反馈文件如同信鸽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汇总到了县里。
所有意见很快被办公室汇总成册,放到了县长马致远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