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事出有因【求金票】(1 / 1)

加入書籤

“田班长,还是老地方。”

罗云川笑着对田鹏说道。

“明白。”

田鹏了然地点了点头,手上转动方向盘,卡车朝着县城外面的小土坡缓缓驶去。

张嘎看着罗云川和田鹏在自己面前打哑谜,他却权当没有听到。

他对这种神奇的交易方式虽然感到非常好奇,却并没有一探究竟的想法。

正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一旦人为干预这种交易方式,恐怕以后也就不用在想买到粮食了。

“云川呐,你小子本事是真不小,猎物能弄到,粮食也能弄到,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是你办不到的。”

马上就能弄到十万斤粮食,张嘎显得非常高兴,对罗云川也是不吝夸赞之词。

“国华叔你言重了,我这都是运气好。”

罗云川可不想让张嘎看出任何端倪,急忙推脱道。

“跟我你还谦虚上了。”

张嘎伸手指着罗云川,随即洒脱一笑。

“行吧,你的这些事情我就不多问了,希望你还能给我弄到更多物资才好啊。”

灾荒年景,相比于地方,军方的物资缺口更大,张嘎只是众多军代办中的一员,他身上肩负的担子也很重。

不过幸好张嘎认识了罗云川,给他提供了海量物资,这让他身上沉重的担子轻松了不少。

“嘎子叔,恐怕物资我也弄不了多久了。”

罗云川喟然一叹。

张嘎闻言,心中一突,急忙追问。

“怎么个意思?”

“现在是灾荒年间,大家都在挖空了心思寻找各种物资,很多猎户就把目标瞄准了山里的野兽。”

“虽说山里的野兽在不断繁衍,但再多的野兽也架不住猎户的捕杀,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来看的话,明年野兽数量将会出现明显降低。”

“到时候我们还能不能猎到野兽都难说了。”

山上除了啮齿类动物的繁衍周期只有短短一两个月之外,剩下的任何大型野兽繁衍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野兽的繁衍速度远远比不上人类的捕杀速度,种群数量降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张嘎身为一个老猎人,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听完罗云川的讲述,他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随即也是一声长叹。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咱们总不能把野兽抓起来强行让它们繁衍吧。”

张嘎随意的一句话却让罗云川笑着接过了话茬。

“你这个办法不错,与其依靠地方上供应物资,军方倒不如自给自足,至少养一些家畜种一些菜,这样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军方对物资的需求。”

事实上这个模式从60年代就开始在军方推广,并且一直在延续着。

“算了,这件事情也不是你我能左右得了的,还是先顾着眼前吧。”

在军方推广物资自足并不是张嘎能够决定的,与其在这里不切实际地探讨,还不如考虑一下自己手头的工作。

说话的工夫,卡车已开到了小山丘附近。

罗云川照例率先从车上蹦了下来。

“你们先等一下,我去看看粮食到位了没。”

张嘎不疑有他,点了点头。

罗云川则是宛如一只灵猴一般,几个起落就已是站到了山头上,接着身影消失在了山丘后面。

“老班长,你看罗云川这身体素质,不当兵还真是可惜了。”

田鹏对张嘎说道。

“说得是呢,一会我再劝劝他。”

两人只是聊了两句,罗云川的身影又再次出现在了山丘上,只见他对着山下招了招手,田鹏就知道这是物资已经就位的信号。

“老班长,物资就位了,我们去搬了。”

说完,田鹏招呼着车厢里的战士一块朝着山上冲去。

张嘎也在此时从车上蹦了下来,他没有这些战士灵活的身手,只能慢吞吞地朝着山上爬去。

当第一批战士扛着粮食往回返的时候,张嘎这才气喘吁吁地来到了山头上。

“嘎子叔,你上来干啥来了,在车里歇着就行了呗。”

看到出现的张嘎,罗云川急忙凑过来,扶着他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

“老了,不中用了。”

张嘎脸上满是黯淡的神情,似乎是想到了他的曾经,也许那时他也跟眼前这帮年轻士兵一样,有着非常不错的身体素质。

“你为国家做的贡献够多了,也该给后辈们留点机会不是。”

罗云川没有劝慰,而是捧了张嘎一句。

果然,不管什么年纪,都吃拍马屁这一套,张嘎脸上瞬间就浮现出了笑容。

“说得没错,要多给年轻人留机会。”

两人坐在小山丘的顶部,看着战士们宛如忙碌的蚂蚁,把一袋袋的粮食从山坳中背出去装到车上。

“国华最近挺好的?没整什么幺蛾子吧。”

昨天张嘎还去罗家村收了一次猎物,只是他最近又有点忙,跟罗国华只是打了个照面就匆匆地返回了县城。

“别提了,他突发善心,想要把村里的部分难民留下,只是这种行为违逆了组织意愿,恐怕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

张嘎眨着眼睛看着罗云川,不知道安置难民能有什么麻烦。

“组织上安置难民,村里安排难民,这是没错的。”

似乎是看出了张嘎的疑惑,罗云川细心解释了起来。

“只不过最近要在附近开一个伐木场,那里缺少大量人手,组织上决定将所有难民调往那里,一方面是集中安置难民,另一方面也能发挥难民的作用,砍伐木材。”

听到这张嘎就了然地嗷了一声。

“这不好事嘛,难民们全部调走,村里也少了麻烦,国华为啥要把他们留下呢?”

“新成立的伐木场什么都没有,难民们去了需要自己盖地窨子,还要按照组织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被他留下的难民多是老弱妇孺,这些人要是去了伐木场,能有多大产出不清楚,但累着是肯定的,弄不好丢几条命在那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完这些,张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但没有如同罗云川所想的那样批判罗国华,反而开始力挺罗国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