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难得柔软的一面(1 / 1)

加入書籤

“没想到你竟然真的说动此人。”

“岭南可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

“他能什么做,也算是十分难得了。”

“咱有些好奇,你是怎么让他同意的?”

陈良沉默片刻,突然跪在地上。

见状,朱元璋皱眉道:“你这是干什么?”

“陛下,臣擅作主张,派锦衣卫保证黄英的安全,他这才同意。”

听闻此言,朱元璋皱眉道:“你身边就两个锦衣卫可供你全权带调用。”

“你派他们去了,你自己怎么办?”

“陛下,臣在陛下身边,不见得会遇到什么危险。”

见状,朱元璋叹了口气。

“起来吧。”

“江南的锦衣卫数量不如北镇抚司。”

“咱再给你指派两个人。”

“你今后凡是有什么大的调动,你都要与咱商量。”

陈良心中一动,没想到朱元璋没有怪罪自己,反而还又给自己指派两名锦衣卫。

【啧啧啧,看样子老朱长大了。】

陈良心中这般想着,表面却是恭恭敬敬。

“谢陛下!”

“行了,起来吧。”

“只要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咱还有赏。”

“但是要查不出来,咱可要跟你新账旧账一起算。”

朱元璋这一套恩威并施陈良再熟悉不过。

“臣明白。”

“对了,应天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陈良一脸茫然。

“陛下,应天的事情陛下都不清楚,臣怎么会清楚?”

朱元璋瞥了眼陈良。

“你以为咱不知道?”

“蓝玉一直和你都有书信往来。”

“你身边可是咱指派的锦衣卫,这点小事还想瞒住咱?”

此话一出,陈良心中一凛。

【不好,大意了。】

“陛下,臣死罪。”

和蓝玉互通消息。

朱元璋对淮西武勋有多忌惮大家心知肚明。

陈良一时间竟然有些马虎。

此时朱元璋主动提起,正面证明一切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咱说了。”

“只要你这件事办得好,咱可以既往不咎。”

“况且咱本意是要你在应天看好胡惟庸。”

“你现在来江南了,把事情交给别人做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你有些时候,和淮西武勋走的未免太近了些!”

朱元璋说这话时,明显带着怒气。

陈良明白,要是换做别人,脑袋恐怕早就掉了。

朱元璋能忍到现在,还打算既往不咎。

已经很难得了。

“臣有罪。”

“只是应天的事情,臣不敢耽搁。”

“在应天臣也没有能用的人。”

“你那个同窗好友韩克忠不是和你关系很好吗?”

“陛下说笑了,要监督的可是宰相胡惟庸。”

“韩克忠的地位和性格臣都知道。”

“即便能做到监督作用,也不一定能在胡惟庸面前说什么。”

“胡惟庸倒是还会给臣几分薄面。”

“但是对韩克忠就不一样了。”

闻言,朱元璋点了点头。

“倒也是。”

“你和蓝玉的事情,咱现在不追究。”

“总之,查好你要查的事情,下去吧。”

陈良微微一礼,当即离开。

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朱元璋冷哼一声。

“标儿,你觉得能镇得住此人吗?”

朱标皱着眉看向陈良。

“父皇,陈良为官这些日子以来,越来越复杂了。”

“他和淮西功臣搅在一起,儿臣只怕出问题。”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也正是咱所担心的。”

“不过,咱相信你能镇住那些淮西武勋。”

“但是你儿子呢?”

“将来皇位吃早要传到你儿子手上。”

“要是朱允熥是个无用之人,该怎么办?”

闻言,朱标顿时无言以对。

朱雄英逝世,如今对于第三代。

他们只能把希望放在朱允熥身上了。

“培养第二代皇帝,是咱该考虑的。”

“再往下,就是你该考虑的了。”

“等巡游结束,你不要总是埋头在朝政上。”

“还是要多多注意朱允熥。”

“对他好好教育。”

“要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不然,就只有废掉。”

“如果你没有嫡子,那就只能传给庶出。”

庶出自然指的是朱允炆。

虽然吕妃被废,但是朱允炆还在。

他毕竟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的皇孙。

“儿臣明白。”

“儿臣一定竭尽心力培养允熥。”

“就跟父皇培养儿臣一般。”

此话一出,朱元璋面露复杂之色。

只见他摆了摆手。

“不。”

“情况不一样,你有你的培养方法。”

“咱和陈良议事的时候,陈良经常和咱说。”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

“咱一开始其实不太明白,现在咱有点理解了。”

“所以你和咱总是有很多争吵。”

“咱也想过,一直以来咱对你,确实有些太强势了。”

“你娘也总说,咱经常给你压力。”

朱标点了点头。

“没错,父皇。”

“我们之间的治国理念不一。”

“你总是把你的想法强行加在儿臣身上。”

“但是您有不希望,儿臣和您一样。”

“父皇,您能听得进去就好。”

闻言,朱元璋轻笑一声。

“臭小子,还教训起你老子来了。”

“父皇,儿臣不是教训,只是想让父皇也听一听儿臣的想法。”

“父皇有些时候未免太固执了。”

“行了行了,咱这辈子,性格就这样了。”

“也很难改变了。”

“还有,这里也没有外人。”

“你就跟寻常人家一般,叫咱爹就行了。”

朱元璋虽然残暴,毕竟是个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

历史上的朱元璋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人生三大不幸事朱元璋都吃满了。

后来虽然有朱允炆,毕竟是个庶出,而且太一本正经了。

朱元璋依旧和寻常人一样,会渴望亲情。

只是皇帝的权利太迷人了。

迷人到让朱元璋压制住这种感情,几乎成为了一个政治机器。

这种表现尤其是在朱元璋晚年。

朱标看着朱元璋难得流露出来的,柔软的一面。

也是心中一酸。

“爹。”

“臭小子,行了,私下里就这么叫。”

“老是父皇父皇,听着别扭。”

“像是你娘一样,张口闭口重八重八。”

“哎,要是你娘不在了,就没人叫咱重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