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释放周忱(1 / 1)
“陛下要罪臣,以后再说吧!”
“现在有急事要跟陛下和太子商议。”
“张家村的幸存者,陛下应该还记得吧?”
听见陈良提起张家村,朱元璋面色逐渐变得凝重。
他点了点头。
“咱记得。”
“怎么,张家村现在又出问题了?”
“陛下,这个幸存者就在房间里。”
听闻此言,朱元璋二话不说便闯了进去。
看到朱元璋突然走进来。
女子看向陈良。
“这位就是当今天子。”
听闻此言,女子急忙跪下来,脑袋磕在地上。
“草民叩见陛下!”
说话间,女子眼泪齐流。
见状,朱元璋示意对方起身。
随后看向陈良。
“你急忙叫咱过来,就是为了见她?”
“是,陛下。”
“陛下和太子先跟她了解情况吧。”
“之后,臣还有别的事要跟陛下说。”
陈良立刻搬来一张椅子。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看向女子。
“关于张家村的事情,你知道的都给咱说。”
“必须有任何隐瞒。”
女子点了点头,当即娓娓道来。
听着对方慢慢说,朱元璋握住椅子的手越来越紧。
一旁朱标则看着陈良。
“陈良,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你肯定不止这件事。”
“殿下先不要问,马上就知道了。”
女子诉说完,眼泪一直流。
朱元璋一拍扶手。
“这些人,胆大包天!”
“咱抓他们真是没抓错!”
“陛下,锦衣卫有事禀报。”
一旁,锦衣卫当即便将黄英的事情告知朱元璋。
听闻此言,朱元璋顿时怒火中烧。
“那些山匪到底想干什么?”
“陛下,御林军蓝字大旗的震慑不起作用了。”
“臣恳请陛下敕令,带到当地。”
朱元璋一摆手。
“若是他们拼命阻拦,不要命了。”
“咱的敕令也不一定起作用。”
“他们根本就是亡命之徒,怕什么诛九族?”
“陈良!”
“传咱的旨意,让御林军带着咱的敕令。”
“亲下岭南!”
“有抵抗者,当场斩杀!”
“把黄英给咱带回来。”
陈良当即领命,火速来到御林军驻军地。
当场便将朱元璋的口谕传播给御林军。
下一刻,只见一名官员飞身下马,带着圣旨来到陈良面前。
“陛下圣旨在此!”
“御林军现在火速前往岭南!”
“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
赵虎府邸。
赵虎听到这个消息,惊的一身冷汗。
“完了完了。”
“这下真的死定了。”
“陛下为何会突然如此?”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门一打开,却见事数名锦衣卫。
“赵虎?”
“是。”
“陛下要见你,跟我走吧。”
听闻此言,赵虎捏了一把汗。
跟着锦衣卫离开。
来到府衙。
锦衣卫将赵虎推进一间房间内。
赵虎正想要问什么,门突然砰的一声被关上。
见状,赵虎心里凉了半截。
“完蛋了。”
“这是真的完蛋了。”
“只要等黄英一回来,真相查明。”
“我必死无疑啊。”
一想到这,赵虎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悔恨。
门外,朱元璋坐在巡抚的位置上。
“哼!”
“等黄英回来,一切就都查清楚了!”
“到时候,咱就有正当的理由,把这些人拿下!”
“一个小小的江南,咱还治不了了!”
“那个赵虎,首当其冲!”
“陈良,还有另一批人。”
“现在你有什么打算?”
陈良沉默片刻,道:“陛下,事已至此。”
“没必要继续跟他们周旋了。”
“在黄英的证据送来之前,肯定不好把他们给拿下。”
“但是可以先把周忱给放出来。”
“给他们一个信号。”
“周忱是无罪的,没有勾结买官卖官的那些人。”
“至于不查之罪,周忱坐了这么久的牢房。”
“已经算是服过刑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
立刻传唤众人集中在巡抚衙门。
随后,便下令将周忱给放出来。
江南官员一个个聚集在巡抚衙门内。
“陛下突然急召我们,是有什么事?”
“不知道,这也不是陛下第一次了。”
“估计又是那个陈良整了什么幺蛾子吧。”
“你说这个陈良怎么就这么多事?”
“难道他就不嫌累吗?”
“害,有些人就是官迷,没办法的。”
就在众人商议之时。
只见一名男子身穿布衣走了进来。
众人看着此人,心中惊愕。
“他怎么突然被放出来了?”
“难道事情已经查明了?”
“应该是吧,不然怎么会突然放出来?”
此时,所有的官员都将目光集中在此人身上。
只见他跪在地上。
“罪臣周忱,拜见陛下。”
“起来吧。”
“你现在被定的,也就是个失察之罪。”
“至于其他的到底有没有,明后天或许就知道了。”
“总之你先回家,安顿好家里。”
“之后再回来,咱还要软禁你两三天。”
“等一切都了结之后,自然会放你出来。”
听闻此言,周忱叩首道:“谢陛下!”
“别谢咱了。”
“咱也提前告诉你。”
“你即便真的赦免无罪,但根据你的性格。”
“咱还是觉得,你不太适合担任这个江南巡抚。”
“咱决定了。”
“若是无罪,你就跟咱回京师。”
此话一出,一旁官员突然开口道:“若是有罪呢?”
听闻此言,朱元璋像看傻子似得看着那人。
“废话!那就斩首!诛九族!”
“你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
“这件事查明之后,就统统斩首!”
“还有脸来问咱。”
此话一出,全场顿时寂静下来。
一股沉闷的气氛笼罩众人。
毕竟听到要斩首,没一个人开心的起来。
“周忱的事情查明不就查明了。”
“怎么我们都要斩首啊?”
“怎么可能都斩首,陛下肯定说的不只是这件事。”
“那还能是什么事?”
“你忘记了,还有张家村的大火。”
“那一场大火,傻子都看得出啦有问题。”
“陛下当时抓了这么多人,杀了这么多人。”
“但是真正的犯人肯定没揪出来。”
有些知道些事情的人如此说道。
听闻此言,所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