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去到皇城边的园林(1 / 1)

加入書籤

隔壁的秦家父母房间和她的布置差不多,满墙都是各种红色作品、伟人选集、老诗词歌赋、国外的经典名著也占了大半墙,桌子下是两张并排的书桌,上面各摆着初中和高中的文学教材,还有些没批改完的作业。

原主的日记里秦家是刚建国那年搬到北平的,秦家祖上在太平队当过大将,逃亡到在南亚后在海岛上做生意,明里暗里资助过军队,建国时专门去请了她家来参加庆典。

可惜秦老爷子去得早,只有骨灰被带到北京来,政府感念秦家的贡献,又看秦爸秦妈是知识分子,便给安排了在附近的中学教课,秦家的大屋子也是因这个原因而得的。

秦妈家也是海岛上的华侨,书香门第的大小姐爱上了同样热爱文学的秦爸,原主却没继承到父母的文学素养,一门心思在机械上,上完高中后借着海岛的人脉直接就跑熊国留学去了。

秦昭昭拿起桌上的文学教材看,里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诗词曲、散文、小说、剧本都有,人文情怀也很高,许多选文非常具有生命力。

三十几个作业本摆在一侧,秦昭昭略微翻翻,里面是关于希望的命题作文,她看了几篇觉得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有抒情散文,也有讲述故事的。

其中有个叫王三三的写的东西秦昭昭记忆尤深。

他写着希望能遇到个精灵,能够满足他三个愿望,第一个让他有花不完的钱,第二个让他活到几百岁,第三个最厉害,让精灵给他再提三个愿望的机会。

秦昭昭笑得前仰后翻,人才呀真是,这时外面的人被人推开了,秦昭昭伸头看出去。

“啊!”秦妈被秦昭昭突然探出来的头吓得倒退一步踩到后面的秦爸,两人踉跄着差点摔倒。

秦爸扶着秦妈看向秦昭昭,木木呆呆地喃喃问,“你咋回来了?”

“想你们了呗。”秦昭昭虽然不是原主,但当惯了受宠的独生女儿,撒娇卖乖拿捏爸妈这事儿她是老手。

“你可回来了……”秦妈含带着哭腔扑上来抱着秦昭昭,“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果然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秦昭昭记得从前她高中去农村体验生活,一个周她妈没见到她,又哭又闹地说她瘦了。

秦家父母拉着秦昭昭嘘寒问暖,从她悄悄跑去报名问到步兵团的生活。

秦昭昭事无巨细都给这两父母说清楚,他们真正的女儿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了,她自然是不能告诉他们真话的。

既然用了原主的身份,她理当为她赡养父母,安他们的心。

奶奶也在不久后回来,菜篮子里装了满满一框子菜,笑盈盈地冲秦昭昭眨眼,“今天买到块红烧肉!”

秦昭昭乐颠颠地鼓掌,嘴巴跟抹了蜜似的到奶奶身边撒娇,“我要帮奶奶做红烧肉~”又主动接过奶奶的菜篮子提到厨房里,拿着菜和肉放到盆里洗菜。

秦家父母震撼不已,原来的秦昭昭不仅不喜欢奶奶,还拒绝进到厨房油烟之地,倒不是她端着文人的清高,而是人家小姑娘就不喜欢做饭。

看来这几个月的北大荒农场生活给自家闺女的改变不少啊。

晚饭秦昭昭主动给家人夹菜,哄得三个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秦爸还主动给了她些票子,叫她想买啥买啥,她拿在手里开心地喊着有爸爸妈妈在就是好。

入夜的北平城安静祥和,秦家父母批改完作业便上床睡觉了,秦昭昭飞快翻完桌上的十几本书,看看墙上的表,已经到凌晨一点了。

开始行动。

随着她控制大地能量,地上现出个硕大的洞,她拿了桌上的电筒直接跳下去,面前的土瞬间现出了一条幽深的地道。

大地能量将地面上探测到的建筑全都映照在她脑子里,脚下的泥土开始像波浪一般翻滚向前,带着她的身体急速地往皇城方向去。

宗楠的皇家园林里,夜风吹拂着左右两边的湖面,岸上的警卫部队一小时一班进行着轮换,百米一岗,保护得密不透风。

秦昭昭的头在地下慢慢探测地上的建筑,在脑中构建出此地的地图来。

末世前华国领导层已经没居住在宗楠园林了,而是搬到月球基地上,这处也成了可供观赏的博物馆,秦昭昭和家人还曾进来游玩过,她的大脑开发度提高时从前很多细微的事情都会想起来。

很快她就确定好了要去的地方。

旸台北端的凤择园门外站岗的官兵警惕万分,秦昭昭头顶上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百年老建筑,院里有挺拔的雪松和高大庇荫的梧桐。

主体建筑5大间,中间3间宽阔无人摆着些桌椅板凳,应该是会议室之类的,另外两间屋一间是厨房餐具,一间是摆放着桌椅板凳之类的休息室。

沿着主体建筑的前廊往东走到尽头,有两座小四合院,都是凤择园的附属建筑。

秦昭昭记得南面的屋子是老人的亲属和警备人员等居住的地方,而北面的四合院才是老人起居的地方。

她抑制着内心狂躁的激动心情,先去到北面的四合院下面。

地面上依旧有站岗巡逻的士兵,卧室内昏黄的灯还亮着,一位半百的老人还半趴在桌上提笔写着什么,身上随意地搭着一件有补丁的外套,他身后是张靠窗的单人床,右侧是满壁的书籍,左侧是个木质的屏风。

夜已经很深了,老人有些咳嗽,精神并不太好,但手上的笔并没有停下来。

他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眼皮禁不住沉下来,几秒后就倒在了桌上。

地面银光一闪便现出个大洞来,秦昭昭自里面慢慢升起,将屋里的一切看在眼里。

这间书屋跟后世博物馆展出的并没太大区别,唯独这位老人还鲜活地坐在她眼前,她眼中难掩泪水,这种时刻对于每个华国人来说,都是难以自制的激动。

秦昭昭走到老人旁边,将手轻轻放到老人肩膀上,银丝的能量自她手中缠绕上老人的身体,她看到老人征战多年伤痕累累的躯壳,眼中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您好。”秦昭昭低声向老人问好,“我是来自2256年受您庇护的孩子。”

“愿您长命百岁,愿华国蒸蒸日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