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杨桓北平的家(1 / 1)
秦昭昭自知对不起人,蹬着自行车很快就离开了宗楠园林。
杨娜家在桃然亭西侧的香山小区,是国家为外交人员新建的小区,四周有围墙揽着,大门有警备员看守者,秦昭昭提前给杨娜打了电话,她到外面来接秦昭昭。
杨家在小区西南侧的甲栋,是幢六层的小楼,整体走进去类似酒店,一条巷道,左右分着各家的入户门。
“这位就是小秦同志吧?”
杨娜一打开门,拿着锅铲的杨母就急急地跑出来打招呼,这时代没有抽油烟机,一炒菜屋里都弥漫着饭菜香味。
秦昭昭礼貌地递上见面礼,跟杨母打招呼,“阿姨你好,我是杨桓的战友。”
杨母手里还拿着锅铲,不好意思地在围裙上擦手,“来就来了,不用带这么多礼物,我们家小桓受你照顾了,快坐快坐~娜娜,给客人倒茶啊!”
她让杨娜赶快把人带去客厅坐,又拿了不少茶点上来摆着,“家里没啥东西,你权当吃个玩意儿,等会儿咱们就吃饭!”
“好的阿姨,您先忙着,有娜姐在这儿陪我的。”秦昭昭笑得讨喜又可爱。
杨母一见这姑娘满意得不行,想想自家儿子呆子似的模样,要找到这么个媳妇儿,那老杨家可真是烧了高香。
“诶伯伯不在家吗?”秦昭昭主要就是来拜谒杨老爹的,主角都不在她还来个什么劲儿。
杨娜给她递上茶点,“我爸遛弯去了,前天新得只鹦鹉,聪明得不行,啥话一教就会,他要带着到处炫耀炫耀。”
这不就跟杨桓钓上二十几斤大鱼时,从一营溜达到三营,再回团部嘚瑟地走一整圈一样的炫耀吗,果然是父子啊。
“来,我带你看看小桓的屋子。”杨娜带秦昭昭进客厅旁边的房间去。
杨桓的屋里书不多,桌面干净只有笔筒,有两个厚厚的笔记本写满了。
墙上贴着不少照片,从他少年时到朝鲜战场上,照片里的姿势各不一样,看得出来是个臭美喜欢拍照的,跟平时秦昭昭对他的印象大相径庭。
他自己的照片其实不算多,给别人拍的就很多。
抱着饭盒难以下咽的赵小勇,翻白眼叼狗尾巴草的张兴宇,和萧元启并排冲镜头竖大拇指的杜飞宇等等,很多步兵团的记录。
而其中拍得最正常且最帅气的当然要属宋北。
杨桓要是在几十年后绝对是宋北的站哥,他的镜头充满了爱意,拍下的宋北或严肃或狡黠或少年气,即使是不认识宋北的人,都能从这些照片感受到宋北性格的复杂性。
要不是知道他喜欢自己,秦昭昭都觉得杨桓铁定是弯的。
“昭昭,你有没有办法把他的相机修好啊?”杨娜从柜子里拿出个徕卡相机来,“53年在战场上弄坏了,他一直没舍得扔,就放在家里当收藏用,我本想再给他买一台新相机的,他说啥都不要。”
秦昭昭接过来看,机身被弹孔打穿了,这交给一般的维修师也是神鬼难医,直接就列为电子废品。
“能修,交给我吧。”秦昭昭让杨娜放心好了,还说自己爸爸就认识一老摄影师,他家有很多老相机,可以淘换配件。
杨娜高兴不已,只盼秦昭昭把机器修好,杨桓又能在喜欢的事情上再多加些造诣。
“娜娜,来帮妈妈的忙一下。”屋外杨妈在喊杨娜。
她让秦昭昭自己看看,便出去厨房帮忙了。
秦昭昭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坐到杨桓的床上,说是他的床,但就杨娜所说,从他们找回杨桓到现在,他回家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倒是把一些对他很重要的东西留在了家里,按照他的说法,这些照片日记跟他上战场,若有天他身死,便不再有人能看见了,还是留在安全的地方好。
日记是从1945抗战结束开始写的,最起先是铅笔,字迹歪歪扭扭的,跟后面规范的字迹相比,那会儿应该是刚开始学写字。
“1945年9月2日,宋哥说鬼子投降了,我们胜利了,他给我带了笔记本,让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好多字还是不太认识。”
“1945年10月11日,最近学了很多字,宋哥带着我们追击不愿投降还想反抗的鬼子,我想把他们全杀了,宋哥说不行,他说有个什么条约要遵守,鬼子投降了就不能再杀了,但我知道,小勇也知道,宋哥也恨不得吃他们的血肉。”
“1946年3月12日,我从国军叛进共军整整满一年了,宋哥给我和小勇办了个小宴,我第一次喝酒。”
“1947年4月24日,宋哥让我给国军俘虏做工作,我觉得自己办得还不错,赵小勇不如我哈哈哈。”
“1948年11月10日,我和赵小勇打架了,狗东西不服我当三队长,老宋让我们决出高低来,我打得他满地找牙!”
“1949年4月23日,再次回到兰京,我的爹娘,大姐,你们在哪里,咱们家解放了。”
“1949年10月1日,新华国成立了,我们接受了伟人的检阅,老宋哭得稀里哗啦,惹得我们也哭,赵小勇这厮鼻涕还往我身上抹。”
“1950年6月25日,朝仙半岛上发生了战争,老宋让我们做好准备,我们要北上了。”
“1950年10月1日,我们再次接受伟人检阅,大家气势都很足,三天前就接到了命令,国庆结束我们就整队北上了。”
“1950年10月2日,我的爹娘和姐姐,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可惜咱们马上又要分离,儿子无愧国家,却愧对你们啊!”
“1951年1月14日,我还没冻死,上个月有很多人冻死了,朝仙是真的冷啊,我有些怀念北平的新家,老宋给了我一巴掌,不打跑鹰国人,北平的新家就会被人抢走。”
“1952年10月1日,又是国庆了,我和赵小勇爬到山上去看祖国的方向,要是能看到天门广场就好了,会不会又有很多气球放飞呢?”
“1953年7月27日,我们签署了停战协议,隔壁师的撤走了,老宋说我们不能走,停战是战争结束,鹰国人随时会撕毁协议。”
“1953年9月12日,我的笔记本没纸了,新的笔记本还在路上,老宋让我拿树叶将就着写,我想学他送他白眼,被他按在地上打了一顿,赵小勇居然不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