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求你救我们(1 / 1)
“啊!”凄厉的惨叫声响彻云霄,房顶上的士兵飞速将通风管管道上的人拉起来,伤者从脚底到腰部全都是火烧过的痕迹,大块大块的黄色水泡子映衬在皮肤上。
被拉上来的士兵凄惨地求救,说下面有超级大的火焰,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
“毒气弹放下去!”斯特里安气坏了,疯狂叫着让人投毒下去,无论里面的人是不是娜塔莎,这坚固的房子都惹怒了他,他们必须为他惨死的士兵付出代价。
娜塔莎安静蹲守到厨房的管道前,她手上拿着高度数的伏特加,又将燃气灶点了起来,只要有人下来她就倒酒下去,让火焰掀起来整个冲向妄图进入的人。
原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在房顶上被投入毒气弹后瞬间逆转了战局,黄色的烟雾弥漫在屋里。
娜塔莎赶忙将厨房里的布条冲了水逃出厨房来,她要去把尤儿带出来,依旧待在房子里就是等死。
但是娜塔莎冲到卫生间,去看到个身穿白河色长裙的女人站在里面,通风管门被打开了,尤儿正准备从里面爬出来。
“你是谁!”娜塔莎的枪口对准秦昭昭。
秦昭昭眨眨眼睛,“能救你的人。”
娜塔莎上下打量她,“你是二楼的人!”结合她游刃有余的淡然,娜塔莎迅速判断出了秦昭昭的身份。
“答对了,你好啊,娜塔莎。”秦昭昭脸上的笑温和不已,“需要我的帮助吗?”
“当然!”娜塔莎恳求着,希望秦昭昭能够帮她们逃出生天,哪怕只有尤儿一个人逃出去。
“但是……你凭什么认为我会帮你呢?”秦昭昭依旧笑得很柔和,“我看着这么像好人吗?”
娜塔莎闻言一滞,“我可以给你钱,很多很多的钱。”
秦昭昭淡笑着地把手摊开,掌心里赫然是硕大的黄金块,“华国有句成语叫点石为金,我大概不缺钱。”
黄色的烟雾开始蔓延过来了,娜塔莎紧张地捂住口鼻,把帕子按在尤儿的口鼻上,她带着乞求的眼神看向秦昭昭。
“我可以告诉你熊国高层的秘密!”娜塔莎急中生智,眼前人既然不需要钱财,那她要的就是声名或者权利了,“掌握了这个秘密,华国人会将你视为英雄。”
秦昭昭摇头,“我怎么确定你说的秘密就是真的呢。”
娜塔莎咬着下唇,毒气蔓延过来了,她带着孩子无处可躲开只能等死,她死不足为惜,可是尤儿还是个孩子。
“这个东西是控制仪器的钥匙,我可以把它给你。”娜塔莎把脖子上项链交给秦昭昭,上面挂着块黑色的小方块,通体透着奇异的黑色。
秦昭昭把方块拿在手里仔细端详,构成的物质是种她从来没见过的铁,看着指甲大一块,但内里却是极致的压缩,似乎将巨大的能量浓缩到了一起。
倒是个有趣的东西,秦昭昭想要搞清楚前因后果,打了个响指就带着娜塔莎母子到了地下,突如其来的失重感吓得娜塔莎母子面如菜色,踩到实地后才终于松一口气。
她带着这对母子离开凯湖,就近找了平坦的山顶,刚好可以把凯湖边房子的情形都看在眼里。
“你可以开始自己的故事了。”秦昭昭化了个树藤坐的吊椅出来,悠闲地坐下翘起二郎腿等着娜塔莎。
见尤儿抱着母亲的大腿小心地张望她,秦昭昭搜罗了下附近的果子摆到尤儿面前,还贴心地准备了小土桌子和椅子。
娜塔莎母子看得惊讶不已,这种超凡的能力,除了天使还会有谁会。
“天使姐姐,谢谢你救了我们。”尤儿乖巧地致谢,想拿桌上的果子吃,但又看看妈妈,得到了允许才伸手去拿果子。
娜塔莎在生死一线走过无数次,她很明白秦昭昭要想杀她们就是动动手指而已,秦昭昭的眼中毫无杀意,她们对她连威胁都算不上。
“能先告诉我你的名字和来历吗?”娜塔莎询问秦昭昭。
她被逗笑了,靠着摇椅直摇头道,“我问你的问题还没得到答案,你倒是先问上我了。”秦昭昭撑着下巴有些倨傲,“我看着是这么好说话的人吗?”
娜塔莎赶忙解释,“不是的,我只是希望这个秘密能够传到华国高层去,之前我没有能力离开,现在遇到了你,我知道有你去办这事儿,肯定能成功的。”
秦昭昭简短地说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并未说自己所在的番号,只告诉娜塔莎她来自华国的某个特殊部队,并让娜塔莎放心,这个部队全是她这样的人才,高层直接进行领导。
“全是你这样的……神明?”娜塔莎有些诧异,她对华国政府还是比较了解的,但从未听说华国有这样的部队啊。
秦昭昭的能力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她认为只有神才会有这种能力。
“我不是神,这世上也没有神,我只是特别一些的人。”她是认同自己人类身份的,哪怕内里并不是。
“好吧,我接下来要跟你说的事情可能会颠覆世界常有的规律,但却是真实发生的。”
娜塔莎回忆了起了她在熊国的生活。
五年前她作为合格的克伯格特工毕业,被上级分到了泰梅尔斯半岛上的一处军事堡垒,负责参与资料收整工作。
那处堡垒常年都是在雪寒之地了,驻扎了三千熊国军人,长官叫维瓦夫斯基,但是娜塔莎从未见过这个人,只见过一个叫斯特里安的男人,任务都是这个男人在传达。
沃尔夫是她隔壁屋同事,很狡猾奸诈的男人,还曾想要追求她,但她果断地拒绝了。
堡垒里藏着很多很多的档案,每个月需要处理的外来报告就有上万份,上级告诉她,需要找这些报告里找到关于“钥匙”的有用信息,但是钥匙是什么,上级并没有告诉他们。
娜塔莎是熊国忠诚的卫士,她愿意为国家的共和献出自己的一切,原本她这么以为的,直到报告越来越多,她从中看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