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余甘子(1 / 1)
张遥走上院坝后,苏魂还在开心的研究着新车,骑上面溜了几圈就是不愿意下来。
阿步这时候也来到了张遥家下面的空地上,正好看到了苏魂在试车。
“苏魂姐,这哪里来的电瓶车,你买的吗?”
他看着苏魂骑着小电驴在那里溜来溜去,开心的不行,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苏魂回道:“不是我的啊,张遥买的,说是给我上下班骑。”
阿步皱起眉头,“啊?这不会是……昨天那两个重的要命的东西吧?”
“那我不知道,他从那拆出来的。”苏魂指了指墙角,“你要不要试试看?”
“我……可以吗?”
幸福来的太突然,阿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的都有些结巴了。
“不过,你会骑吗?一会儿可别摔了。”
苏魂把车骑到了阿步身边,一边下车,一边问道。
“我也不知道,只骑过自行车,这个应该也不难吧?”
阿步现在的年纪,正是对摩托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最感兴趣的时候,看到小电驴后,早已经跃跃欲试了,也有些迷之自信,感觉没什么难度。
“啊?你没骑过?那这可有点危险哦。”
苏魂听了这话,不由的吃了一惊,手里的车也不太敢给他了。
阿步挠了挠头,道:“我可以试一试嘛,如果不学一下,不是更不会了吗?”
“那行吧,你上车试一试,我教你怎么骑。”
苏魂在一番纠结之下,还是忐忑的把小电驴交给了阿步。
苏魂同意之后,他咧着嘴跨上了小电驴,兴奋的左看看,右看看,试图靠自己的理解去认识操作方式。
苏魂很担心他会一不小心突然冲出去,于是立刻提醒道:
“你你你,先捏着刹车,拧电门的时候,再慢慢放刹车,电门拧慢一点,一点一点的拧。”
阿步还算听劝,按着她的办法做了起来。
不过他的注意力全在控制刹车和电门上了,当他的刹车全放完之后,车头就一摇一摆的跑了出去,阿步也摔在了地上。
苏魂看到这一幕,直接被吓了一跳,立刻跑过去把他扶了起来。
这一幕被站在院坝上的张遥看到后,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喃喃的道:“看来那一台怪兽暂时还不能拆,不然真的得出事。”
“苏魂姐,我没事,我知道怎么操作了。”
阿步说着便爬起来跑向了倒在不远处的小电驴,扶了起来后又立刻骑了上去,生怕苏魂会不同意他继续骑。
不过刚刚的那一摔,就像是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这一次果然顺利的骑了起来,欢呼着在村子里到处乱窜,引的村民能都探出脑袋来看他在干嘛。
张遥回到办公室,打开了电商平台的后台,已经快两天了,一单都还没有卖出去。
不过昨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倒是有不少人观看,而且评论也不少。
“这是真的吗?野生的能长这么多?”
“这也太壮观了,阿叔阿婶们踩的好开心啊!”
“我也好想体验这种采蘑菇的乐趣,一定非常好玩。”
“这种野生的蘑菇味道一定很好吧,何况还是生长在原始森林里面的,没有受到过任何污染。”
“不知道野生的和种植的味道有没有差别?看着应该很不错。”
“野生的蘑菇当然要比种植的好吃多了,不仅更加鲜甜,菌味也更加的浓郁,就是不容易采到。”
“野生香菇、野生木耳、白参,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香菇和木耳用来炒韭菜,白参可以用来蒸鸡,或者和肉末煮在一起,可太香了。”
不少人在讨论这种野生香菇、木耳和白参味道会如何?同时也有农村长大的网友,对这些山货的味道给予了肯定。
张遥看到这些评论之后,知道自己发布这个视频的目的达到了,于是他开始在评论区发布自己的电商平台的搜索关键词,引导他们前去购买。
很多社交平台会利用广告创收,个人不可以直接发布链接,也不可以明目张胆的打广告,所以只能在评论区引导购物。
不过张遥现在才发评论明显有些晚了,因为现在已经过了流量高峰期,后面浏览的人会变少。
张遥在点赞比较多的评论下面,都留下了自己的评论,而且评论的非常认真。
哪怕能够引起他们的搜索欲望,哪怕只有一点效果,也是一种收获。
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爆单,而是先出单,哪怕是一单,两单,也是对他最大的鼓舞。
评论结束之后已经过去了一二十分钟,张遥才把页面切回了电商后台。
这个时候页面上突然出现了红色的订单消息,仔细一看,数字是五,这就意味着他出了5单。
出单了,出单了,终于出单了。
张遥此刻非常的激动,就连挪动鼠标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只要出单了,那就意味着网店终于正式运行起来了。
张遥点开订单消息,这些订单都来源于沿海城市,有两人购买了香菇,有两人购买了木耳,还有一个人购买了白参。
他们还有人在下面备注,支持博主,希望博主多发作品。
他迫不及待的打印了面单,随着打印机第一次滋滋响起,5张面单很快被打印了出来。
张遥撕下面单,开心的亲了亲面单,然后就到存放山货的地方,拿出了包装袋亲自打包好,然后认真的贴上了面单。
做完这一切,他又开心的跑回到了电脑桌前,期待着会有新的订单出现。
果然又有零散的订单出现了,陆陆续续又出现了五六单,不过这五六单出单的时间间隔都比较长。
而且这些订单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支持张遥拍视频,也算一种催更和打赏。
“张遥,我们今天做什么?”
苏魂和阿步这会儿也终于玩尽兴了,都来到了办公室。
其实张遥也没有想好今天具体要干嘛,电商后台现在订单量很少,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要做。
因为平台有自己的引流机制,想要运营它也暂时也没有用武之地,需要等到把黄芪晒干之后,再用黄芪做活动加投流,才会有效果。
所以,这些今天都暂时干不了。
张遥思考了一会儿后,道:“咱们……上山拍素材。”
“拍素材?你不是做电商的吗?拍什么素材,是要用来做店铺装修吗?”
苏魂只听说了张遥在做电商,不知道他现在还有了要做社交平台的账号的想法。
“不只是为了装修店铺,我打算多拍一些附近山里面的素材,宣传宣传我们这个地方。”
张遥说着就打开了自己社交平台的账号页面。
苏魂凑近一看,看到了之前舍友给她看的那些摄影作品。
她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个账号是你的?”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张遥不明白为什么苏魂会这么惊讶?
苏魂解释道:“我见过你的这个作品,我还好奇谁会来这里拍雪山呢,没想到居然是你。”
不过想想也对,这方圆几十里的大山中,除了张遥,谁还会做这种事情呢?
“之前我也只是随便拍一拍,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一不小心还上了热榜。”
“一共三个作品,现在粉丝居然已经到了5000个?”
“没错,昨天晚上又涨了几千个。”
因为粉丝的涨幅很快,张遥才感觉做这个有搞头。
以前张遥只拍照片,但照片其实没有视频的效果好,之前虽然照片登上了热榜,但涨粉的速度远远没有昨晚发视频涨的多。
虽然照片拍出来很有艺术性和冲击性,但远远没有观看视频那么有满足感。
而且他此刻还意识到了不能只做这一个平台,俗话说的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如果一个平台出现了问题,他也不至于前功尽弃。
只是其他平台虽然昨晚也发了作品,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
“好了,阿步你去装一些干粮,咱们立刻上山。”
张遥说着便来到了放摄影器材的架子前,开始挑选需要的装备。
张遥也算一个摄影爱好者,过去的这一个多月里,他花了大几万,陆陆续续入手了不少的摄影装备,现在也算派上用场了。
“这么多摄影器材,看着好专业啊,没想到你还有这方面的技能。”
苏魂这她见都没见过的摄影装备,又刷新了他对张遥的印象。
张遥就像一座藏满了宝藏的大山,每一次都能从他的身上发现惊喜。
上山的路上,阿步对张遥问道:“阿遥哥,咱们今天主要要拍点什么?”
张遥却道:“咱们进山主要是为了赶山,遇到什么采什么,顺便把素材给拍了,我们要的是真实感,而不是带有目的性的去拍素材,不然就太假了。”
苏魂听后认可的点了头,“有道理,只有这样拍出来的素材才自然,不然表演的痕迹太明显,根本就没法看。”
张遥也知道很多作品都是先写了脚本,然后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拍的,但他并不想这么做。
其实做任何事情它都是有规律性的,并不需要给他做计划,随机性和偶然性反而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
“这里有蘑菇,是青头菌,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青头菌。”
“我发现了羊肚菌,有十几朵呢,这长得也太好了。”
“我这里是奶浆菌,都好久没吃这种菌子了。”
“都采了吧,晚上就吃菌子。”
进山没多久,三人就接二连三的有了发现,各种野生蘑菇出现在了三人面前。
“哎呦,好疼,什么东西掉下来了?”
三人一边捡蘑菇,一边拍素材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吹过,滴滴答答的落下来了许多果子,砸在了他们头上。
“哇,余甘子,居然结这么多果子。”
张遥和苏魂一抬头,看到一颗结满了果子的余甘子。
青绿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每一个果子都有乒乓球大,树都被压弯了。
余甘子,也叫滇橄榄,不过跟橄榄其实没什么关系。
这种果子入口酸涩,不过过后就会有回甘。
“嗷,好酸。”
苏魂伸手摘下一颗,咬一口后,立刻就变的龇牙咧嘴,面目扭曲。
“苏魂姐,你可真厉害,居然敢直接吃。”
阿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地人会用它来蘸辣椒盐吃,也会把它做成果脯,是一种不错的零嘴。
“这已经成熟了,其实还不错,只是第一口吃的时候比较刺激,再吃就甜了,不信你尝尝。”
苏魂说着面无表情的又吃了一口,然后摘了一颗递给了阿步。
阿步将信将疑的接过果子,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一口咬下,汁水混合着口水飞溅了出来。
下一刻阿步就露出了痛苦的面具,“嗷,苏魂姐,你骗人,这根本就不可能甜。”
苏魂大笑道:“哈哈哈,谁叫你这么傻。”
张遥这个时候也摘了一个,咬了一口,然后面无表情的吃了起来。
确实如苏魂所说这个果子已经成熟了,虽然还是很酸,但已经变得很脆了,而且酸味过后很快就有余甘了,解渴解暑。
张遥就这样吃完了一颗,然后道:“嗯,很清爽,没有涩味,还不错。”
“你整颗都吃下去了?”
“不酸吗?”
苏魂和阿步看到张遥就这样吃完了一颗果子后,眼睛瞪的像铜铃一样,满脸的不可置信。
张遥一副云淡风轻样子,“还好啊,这点酸不算什么。”
“这么大的果子也太难得了,咱们要不要摘回家?”
苏魂说着便把目光转向了张遥,用眼神向他征求起了意见。
张遥抬头若有所思的看了一会儿后,吐出了一个字。
“摘。”
阿步放下了背篓,拽着树枝,苏魂摘果,张遥在一边拍摄。
果子如同宝石一样晶莹剔透,而且每一个人都一般大,一只手能只能捏得下三四个。
这么大的余甘子其实很少见,所以遇到了自然就没有错过的道理。
奶奶很擅长用这个果子做果脯蜜饯,张遥小时候没有零食吃,奶奶就把这东西做成零食。
上大学的时候,张遥也经常会带这个做的果脯回学校,嚼上一颗,酸甜生津,回味无穷。
这颗余甘子树并不是很大,看起来多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果子长比较大,但实际上也不算多,最终摘下来后刚好装满了一个背篓。
果子摘完之后,原本被压弯的树枝也立了起来,似乎整棵树都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