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为盖房子做准备(1 / 1)

加入書籤

张遥在小溪里养鱼,也有其他的考量。

他建鱼塘的地方属于村集体的土地,现在等于张遥个人占用了集体的土地。

村民们虽然都比较善良,但涉及到利益的时候,也难免会有想法。

小溪里养了的鱼,村民们想吃鱼了,可以随便抓,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他们惦记鱼池里养殖的鱼,也可以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张遥作为鱼塘经营者,虽然掌握着鱼塘的经营权,但这个鱼塘的股份也会分给每一个村民,年底每家每户都可以分红。

只要有利益,村民不但不会有意见,还会打心底里希望鱼塘发展的越来越好,这样他们也可以分到更多的钱。

李野虽然不知道张遥考虑的这些问题,但小溪里面养鱼,所有人都可以捕捞的做法确实有利于村民,这种情况之下,他自然也认可张遥的做法。

只要明天把最后一批鱼拉回来,那捕鱼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待鱼塘建好,鱼苗的培育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李野离开办公室后,张遥也把各个平台的数据过了一遍,感觉数据没什么问题后,他才安心一些。

虽然苏魂每天都盯着这些数据,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和他说,但张遥还是觉得自己亲自看了心里才有底。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当下的稳定,还关系到之后的调整方向,只有根据数据的反馈,不断调整运营方案,网站才能健康的发展。

而且每个人对数据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他不能只听苏桓的一面之词,只有自己亲自看后进行客观的分析,才是最好。

张遥看过数据之后,很快就给苏魂提供了新的营销思路,从之前的营销自然环境,改为了村民们农产品销售的困境,以及农产品的绿色健康。

如今城里人非常关心食品安全,这种靠原始的方式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因为没有食用农药,反而更容易受到欢迎。

而且这些农产品许多都是老品种,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完全可以承担地方特产的角色,地域性强的东西,不仅可以满足购买者猎奇的心态,而且还有无可替代的属性。

如果在这一些元素之上,再把村民们的困境表露出来,也可以引起购买者的同情,增加购买欲望。

虽然消耗同情心不可取,但这也是客观事实。

只有把产品能够销售出去,村民们也可以得到收入,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困境。

何况张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客人买了产品以后,也不会吃亏。

苏魂做完了说回工作,便开始起身收拾东西。

张遥看到她收拾东西,便疑惑的问道:“你收拾东西干嘛?要回家吗?”

苏魂的工作内容比较杂,也比较多,所以过去的这段时间苏魂为了方便工作,几乎每天都住在了张遥家。

虽然给她配了电动车,但每天晚上来回跑也不安全,住在张遥家中不仅方便,还避免每天来回跑,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时间久了以后,张遥也习惯了她住在家里,偶尔她要回家,反而有些稀奇。

苏魂这时道:“今天不是你姑姑和姑父回来了吗?他们一家四口都住下来,哪里住得下?我还是回家去吧。”

苏魂这么一说张遥才反应过来,“对哦,还得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

苏魂收拾好东西后,道:“我这会儿回家还早,我也有好几天没回家了,要回去陪陪我妈了,你让他们睡我那个床就行了,睡不下的和奶奶挤一挤。”

她交代完这些之后,拿起了电瓶车的钥匙,走出了办公室。

此时外面天还没黑,她骑电瓶车回家十几分钟就能到家了,也不用担心安全,于是张遥也就没有留她。

不过张遥也意识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家里的房子确实太小了,人多了根本没地方住,他确实应该把盖房子的计划下来了。

随着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住的房间,还需要有办公室,接待室等等。

如果现在有客人来,连一个接待客人的地方都没有,哪里像一个正规的企业?

而且不久之后就要注册公司了,总得有一个好点的办公室,起码看起来要像一个真正的公司。

盖一间房子再快也需要时间,现在已经11月份了,以最快的速度去建也需要四五个月,即便现在马上开始建,建好起码也得到明年四五月份了。

这么看来,盖房子已经迫在眉睫了。

盖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前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差,盖的房子都是木头房,从山中取材,然后进行搭建,整体难度其实不是很大。

张遥现在盖房子肯定不能再盖木房子了,他需要的是空间更大,更美观,也更有实用性的现代化房子。

目前张遥计划的是中西结合的别墅型楼房,高至少两层到三层,占地面积三四百平方,总面积八九百平左右。

除此之外,还要打造比较宽敞的院子,这样一来人多了住着也舒服。

张遥要建的并不是自己一家人要租的房子,而是办公,接待,甚至是具备员工宿舍的房子,所以面积必须得大,房间必须得多,活动空间必须得足。

这里距离县城实在太远,如果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也需要给他们提供住宿。

不过比较棘手的事,村里没有会建这类房屋的师傅,甚至放在县里,会的人也不多。

虽然本地也有间小楼房的人,但除了县城里的现代化高楼,民间整体的建筑风格都偏向传统,其中有一半都用到了木质结构。

不过这样的建筑风格因为空间还是不够大,实用性仅限于家庭居住,所以并不符合张遥的要求。

所以想建房子,除了需要腾出时间来去准备,还要找到能建这类房子的师傅才行。

如果实在找不到的话,他现在就需要从外地找师傅,这也意味着他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才能把他需要的房子建成。

不过不管有多么艰难,事情总得去做,何况只要肯花钱,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农村盖一栋房子,其实也花了去多少钱,在村里面盖一栋三层楼的房子的钱,甚至都未必能在城里买一套100平的楼房。

所以就算从外面请师傅,也未必会多花多少钱。

张遥虽然找不到盖房子的师傅,工人他还是有的,现在正在建鱼塘的那些工人,等建好了鱼塘,可以把他们所有人都拉过来建房子。

这些工人都是村长李长荣精心挑选出来的,之前多少干过一些工程,有些人甚至还在县城里盖过房子。

砌墙建房他们也有些经验,只是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各司其职,所以无法直接盖一间完整的房子出来。

不过只要有人带他们,他们就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可以配合师傅的指挥把房子建好。

其实许多农民工都是如此,只要他们出门打过工,多少都掌握了一些技能,有些人会砌墙,有些人会刮大白,而有些人会装水电。

不过直接让他们盖一栋房子出来,他们可能就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干什么了。

所以他们需要有人领导,给他们做规划,布置任务,按照领导的要求,他们就能把活干好。

张遥想到这里,在电脑上找了一些参考图,准备先把房子的平面图和效果图画出来。

画图张遥还是比较专业的,之前无论是建厂房,还是建鱼塘,图纸都是张遥自己画的。

张遥找到了想要的参考图后,开始在电脑上画起了图,他画图的时候,外面的天也渐渐黑了下来。

姑姑和姑父难得回来一次,此刻在客厅里陪着奶奶看着电视,两个小孩跑来跑去,偶尔也会跑进张遥的办公室,不过他根本没时间去搭理他们。

不知不觉过去了几个小时,时间已经到了深夜,大概的平面图和效果图都画了出来,效果很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虽然现在图纸还是有些粗略,但也已经能够看出效果了,之后只需要再精修一会儿,加上一些参数,就可以使用了。

张遥看时间不早了,这几天在外奔波本来就有些疲惫,一不小心又熬到了深夜。

这图纸精修还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今天他已经很累了,他实在熬不动了,只能之后再进行修改了。

其实他早已经累的不行了,他坚持画到现在的原因,就是想在有灵感的时候,把脑海里的图画出来,怕之后再画,会把一些关键的细节给忘了。

现在他已经把关键的东西都画上去了,也能看出效果了,之后如果还想到一些其他的设计元素,到时候再加就可以了。

张遥舒展了一下身子,保存好了设计图,然后就关电脑去洗漱,准备睡觉了。

他进房间睡觉的时候,奶奶和姑姑,姑父一家都已经睡着了。

张遥不由得感叹道:“看来我还是太努力了,人家都已经睡了个半饱,我才准备睡觉。”

不过说实话,他感觉这段时间是他最辛苦的时候,出一次差就去了四五天。

之前建厂房,开通电商,开发小程序的时候,他好像都没有这么辛苦。

不过虽然前一天辛苦熬夜,但第二天还是睡了个懒觉,睡到了十一二点他才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

这几天虽然奔波,但一路上他都不怎么能睡得着,直到在家里睡了一觉,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疲惫。

他此刻虽然有了精神,但实际上感觉全身都很疼,就像是有人在他睡着的时候打了他一顿一样。

好在奶奶事先交代了家里人,所以他睡觉的时候没有人来打扰他,让他一觉就睡到了中午。

他起床的时候,家人已经正在吃午饭了,他起床洗漱好后,直接和他们吃起了午饭。

吃饭时,奶奶对张遥问道:“阿遥,你不是说要给你姑姑和姑父安排事情做吗?什么时候给他们安排?”

张遥把口中的菜咽了下去后,道:“今天我还要歇一天,明天我就去准备这件事情了,到时候姑父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

姑父听到这话后感觉有些疑惑,于是好奇的问道:“去哪里?你说的这个事儿我们真的能做吗?”

张遥喝了口水,然后道:“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明天去了你就知道了,反正前期的准备我都会帮你做好,等你们能彻底接手之后,我才会把事情交给你们来做。”

姑父有些犹豫的道:“这么说这件事好像还挺麻烦的,要不还是算了吧,万一被我们做砸了,我们就太对不起你了。

其实我们现在种地挺好的,在村里面赚的也算够多了,我们这几年已经攒了十几万,过两年马上就可以盖房子了。”

姑姑也随之接话道:“是啊阿遥,你不用管我们,我们本来就是农民,只会种地,养牲口,你让我们去干其他的,我们真的不一定能干好,搞不好还可能给你添麻烦。

我知道你也是为我们好,不过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就在这儿住一两天,陪一陪你奶奶,之后还是回去干我们的老本行算了。”

他们现在对于张遥说的事情完全是未知的,所以他们内心很忐忑,而且他们也不敢轻易的去尝试认知以外的事情。

他们不仅担心自己会做不好,也怕会给张遥带来损失,所以现在他们只想退缩。

张遥自然不可能同意他们放弃,农机店开起来之后,他本来就需要人来经营,除了找姑姑和姑父,想再找其他值得信赖的人就很难了。

何况前期的一切他都会准备好,他们再怎么笨,也不可能学不会。

现在卖农机是新兴市场,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只要有人来购买,只需要给来买的顾客介绍产品,推销产品,把产品卖出去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就是提供售后服务,坏了给他们修一修,换一换零件就行。

维修农机,更换零件,也是农机店的业务之一,也可以从中赚到钱。

不仅没有难度,还有自己的帮忙,给他们提供了保障,天底下好像也没有比这还好做的生意了。

张遥这时已经吃好了饭,放下碗筷后认真的道:“行了,你们不用说了,只需要听我安排就可以了,这个活并不是为了帮你们刻意做的,而是我刚好需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情。

现在我除了找你们,我暂时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人选,所以这件事情你们无论如何都得做。

你们也不用担心会做不好,或者是会给我带来什么麻烦?因为前期我会培训你们,还会对你们进行考核。

如果你们真的不合格的话,不用你们说,我也会放弃你们的。”

姑姑和姑父还想做什么,可张遥说完这话之后,直接就离开了桌子。

“你们慢慢吃,我还有事情去做。”

张遥说着就骑上了摩托车,向着修鱼塘的地方疾驰而去了。

他从昨天回来后就一直在家里忙,所以还没来得及去看一下鱼塘,他必须去看一下工程的进度。

现在鱼种已经捕捞回来了,就等着鱼塘建成投入使用了,已经越来越紧迫了。

目前鱼塘已经建了快一个多月了,他出差之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后面只差做防水消毒,设备安装和加工饲料的厂房的建设了。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以后,还需要把水放到池子里试一试温度控制,氧气的补充,除此之外还要做水样检测,看各方面是否已经符合养殖需求。

所有的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小溪里的鱼就可以转移到池子里了,符合产卵条件的则拿去采卵,然后开始在培育池里培育鱼苗。

鱼苗长到拇指大小的时候,就可以放在水池开始进行投喂养殖,等着它们长大即可。

张遥来到鱼塘边时,发现六个鱼池已经蓄满了水,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这就意味着鱼塘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此时工人们正在建加工饲料的厂房,方便之后储存和加工投喂鱼的鱼食。

村长张长荣见张遥来了,便迎了上来,“阿遥,你不是去出差了吗?事情办完回来了吗?”

张遥如实道:“还不算全办完,太累了,回来歇一天,正好过来看看你们这边的情况。”

村长摘下手中的手套,回头指了指正在建的房子,道:“鱼塘基本已经建好了,现在就差这个房子了,应该还需要5天左右的时间,把房子建好,再把里面的设备安装好,就算全部搞完了。”

张遥点了点头,道:“嗯,还不错,速度比之前预计的快了许多,原本以为需要三四个月,实际不到两个月,效率还是挺高的。”

村长解释道:“其实也就是看着占地面积大,所以看起来感觉需要花的时间很多,不过实际上只要把搅拌机开起来,底快速进行浇筑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周围的挡墙需要慢慢砌,所以费的时间比较多,不然早就建好了。”

张遥认可的点了点头,道:“已经很不错了,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争取明年年底可以把鱼养出来,然后卖向市场。”

村长微笑着道:“那肯定没问题,一年的时间,鱼肯定养出来了。”

张遥继续道:“这段时间大伙辛苦了,等这里的活收尾结束,大家一起吃顿饭,犒劳犒劳大家。

再之后我打算盖一间房子,占地三四百平,高两三层楼的大房子,到时候还得辛苦大家。”

村长听到这话很开心了,笑着道:“这有啥辛苦的?有活干有工资拿,大伙还开心呢,怕的就是没活干。”

张遥道:“以后这种活儿可多着呢,明年咱们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盖房子,到时候就需要盖房子的工人师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