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回程(1 / 1)
一颗颗小冰雹,如密集的子弹,噼里啪啦地砸落在帐篷顶上,发出清脆又杂乱的声响。
那声音好似千军万马在奔腾,又似急雨骤降,让人的心也跟着这节奏七上八下。
帐篷外面突然变得安静了起来。
这种安静,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带着一种莫名的压抑。刚刚还喧闹的世界,一下子没了声响,反倒让人有些不适应。
众人探出脑袋看了看外面的情况。
大家小心翼翼地,像是生怕惊扰了外面未知的什么。脑袋缓缓伸出,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担忧。
发现地面上的小冰雹又厚了一层。
那一层小冰雹,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清冷的光,好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晶莹的碎钻,却又透着丝丝寒意。
此时虽然小冰雹已经停了。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天气似乎还在酝酿着下一场变化。
风像是一头被激怒的野兽,发出低沉的咆哮。它呼啸着席卷而来,带着无尽的冰冷,仿佛要穿透人的骨髓。
云雾像是被这风驱赶的羊群,快速地涌动着。它们形态各异,时而如棉絮般轻柔,时而又似波涛般汹涌。
云雾中还带着水珠。
那些水珠,隐藏在云雾之中,随着风势,悄无声息地扑向众人。
瞬间打湿了探出的脑袋。
那冰冷的触感,从头顶蔓延开来,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头发上挂满了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带来一阵透心的凉。
几个游客看着这一幕,有些难以置信的道。
他们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讶与疑惑,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是你的天气真诡异,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这会儿又刮起了风。”
其中一个游客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埋怨,似乎这天气是故意在捉弄他们。
“以前咱们走了那么多地方,要么下雨,要么下雪或者下冰雹,从来没有遇到过变化这么频繁的情况。”
另一个游客也附和着,回忆起以往的旅行经历,对眼前这变幻莫测的天气实在难以接受。
“要不行再问一问老陈叔和张遥吧,这种天气太吓人了。”
有人提议道,在这陌生又充满变数的环境里,老陈叔和张遥的经验成了大家心中的依靠。
几人冒着风钻出帐篷。
风如刀割,刮在脸上生疼。他们弓着身子,艰难地与风抗争,一步一步地朝着老陈叔的帐篷挪去。
来到了老陈叔和村民的黑帐篷里。
那黑帐篷,在风中微微晃动,却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他们掀开帐篷帘子,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们打开黑帐篷,发现的几人已经收拾好了睡觉的被褥。
帐篷里,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一旁,看得出主人家的利落。
在帐篷没烧起了火推,老陈叔、张遥,以及和两个村民正围着火堆烤火。
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映照着众人的脸庞,让他们的脸上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
这种黑帐篷和几个游客的帐篷不一样。
游客们的帐篷小巧轻便,而这黑帐篷却显得格外大气。
黑帐篷的空间比较大。
它足以容纳好几个人在里面自由活动,不会显得局促。
不仅可以容纳更多人,只要把排风做好,也可以直接在地面上生活。
帐篷顶部有巧妙的通风口设计,只要调整好,既能排出烟雾,又能保持温暖,在里面生活倒也舒适。
虽然外面天气变化莫测,他们却围着火堆很是坦然。
老陈叔等人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神色平静,仿佛这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似乎是对当前的情况没有丝毫的担忧。
他们静静地坐着,享受着火堆带来的温暖,偶尔还轻声交谈几句,那悠然的样子,和外面恶劣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勇走进帐篷,抖了抖身上的水珠。
水珠飞溅开来,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他甩了甩头,像是要甩掉身上的寒意。
道:“老陈叔,外面的天气又变样了,咱们今天真的能下得了山吗?”
刘勇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毕竟谁也不想被困在这天气多变的山里。
老陈叔拿着烟斗,吸了一口烟后道。
他缓缓吐出一口烟圈,那烟圈在空气中缓缓上升,渐渐消散。
“放心吧,过不了一个小时天就晴了,而且还是出太阳的那种。”
老陈叔的语气很笃定,仿佛这天气的变化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刘勇看了时间道。
他掏出手机,借着微弱的光线看了看时间,眉头微微皱起。
“可是你刚才不是就说一个多小时吗?现在都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了,怎么外面还是这么恶劣?”
刘勇心中满是疑惑,对老陈叔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老陈叔吸完了最后一口烟,烟斗在石头上敲了敲。
“笃笃笃”,清脆的声音在帐篷里回荡,烟灰从烟斗中掉落。
然后道:“这不是只过了半个小时吗?再过半小时就散雾了,然后慢慢就出太阳了,你们只管等着就行了。
一会儿我们煮一锅饭,吃饱了肚子咱们好下山,下山还得走不少路呢,不吃饱是走不动路的。”
老陈叔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把放着早已经淘好了米的铝锅架在了火堆上。
火苗舔着锅底,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美食欢呼。
“张总,你也觉得再过一个小时天就能晴吗?我们去过不少地方,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天气啊,变化太快了。”
众人看着老陈叔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内心有些迷茫。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老陈叔的话。毕竟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们不敢马虎。
虽然他们知道玩户外风险本就大,但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所以并不想把命丢在这里。
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权衡,这未知的天气变化,到底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张遥拉开了帐篷的一角,看了看外面。
他动作很轻,生怕外面的恶劣天气会趁机灌进帐篷。
发现山风带着水汽呼呼的吹着,瞬间打湿了他撑起帐篷的手。
那冰冷的感觉从指尖传来,张遥不禁皱了皱眉头。如果人站在外面,很快也会被打湿。
而且此刻周围的云雾都在翻滚着。
云雾像是煮沸的开水,不断地涌动,变幻着各种奇异的形状。
结合风吹山谷发出的声音,就像世界末日快要到来一般,确实有些吓人。
那声音,时而如鬼哭狼嚎,时而如闷雷滚动,让人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然而张遥对此却不以为意,放下了帐篷的一角后,甩了甩手上的水道。
他的动作很随意,仿佛这一切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山里这种情况很正常,只是看起来吓人而已,但其实来的快,去的也快。”
张遥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队员还是担忧的道。
队员们的眉头依旧紧锁,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
“可是这天气变化也太快了吧?昨晚下雪,半个小时前下冰雹,现在刮风,如果只是一种我们还觉得正常,可这……内容也太丰富了。”
队员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担忧,如此复杂多变的天气,实在让人难以安心。
张遥听道这话后也顿了一会儿。
他似乎在思考着该如何更好地解释,让大家消除心中的疑虑。
然后才解释道:“我们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海拔落差很大,几十公里就可能从海拔四五千米,直接降到了还把八九百米。
所以虽然海拔高,气温低,但同时也受上升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会出现很多复杂的天气情况。
不过只要太阳出来之后,山里的温度升起来,气候情况就会稳定下来,自然天就会晴了。”
张遥耐心地解释着,希望能让大家对这奇特的天气有更清楚的了解。
众人听张遥这么一解释后,感觉好像也有些道理,终于冷静了一些。
他们在黑帐篷里围着火堆烤着火。
温暖的火苗,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也让大家的心情渐渐平复。
片刻之后糯米饭也煮好了。
热气腾腾的糯米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帐篷里。
每人分了一些后,就着昨天剩下的腊肉和酸菜吃了起来。
腊肉的醇厚,酸菜的酸爽,与软糯的米饭搭配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暂时忘记了外面恶劣的天气。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
时间在这温暖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大家沉浸在美食与交谈中,浑然不觉。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外面的风声早已经停了。
这突如其来的安静,让大家都愣了一下。
这是有人拉开了黑帐篷,外面不仅没有了风和云雾,还看到了散落在地面上的一缕阳光。
那缕阳光,像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他立刻激动的喊道:“哎,晴了,天真的晴了。”
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仿佛所有的担忧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其他人听到这话之后,纷纷走出了帐篷。
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亲眼见证这神奇的变化,脚步匆匆,生怕错过了这美妙的瞬间。
发现虽然山间的云雾还没有彻底散去。
云雾像是一层轻柔的薄纱,给大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他们都变成了白色如棉花糖般的白云,正在向着雪山顶上飘去。
那些白云,洁白如雪,形态各异,缓缓地移动着,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
此时的阳光透过了白云的缝隙,零零碎碎的照在了大地之上,形成了丁达尔效应。
一道道光线,如利剑般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
随着云雾越散越开,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
眼前的景色逐渐清晰起来,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
大地和雪山的风景都一览无遗的显露在了众人面前。
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辉,圣洁而美丽。大地则像是被绿色的绒毯覆盖,生机勃勃。
“真是神了,就和老陈叔说的一样,一个小时就真的晴了。”
众人不禁感叹,对老陈叔的经验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也太美了,比昨天看到的还要美。”
眼前的美景,让大家陶醉其中,纷纷发出赞叹。
“这一趟真的不虚此行,简直就是惊心动魄加美不胜收,这辈子在其他地方可能很难再体验到这样的经历和风景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美景中,一边欣赏一边感慨。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之前经历的所有艰难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还喜欢摄影的立刻拿起了相机,拍下了这美妙的风景。
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想把这珍贵的瞬间永远定格下来。
他们就这样静静的看了两个多小时。
在这两个多小时里,大家仿佛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完全沉浸在这大自然的馈赠之中。
同时拍下了许多的照片,直到太阳渐渐热起来,众人才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山。
阳光变得越来越强烈,提醒着大家该踏上归途了。
片刻之后,所有人收拾好了行李。
行李摆放得整整齐齐,大家准备就绪,只等出发。
老陈叔把放在周围吃草的骡子牵了回来,绑上了行李,开始准备下山了。
骡子温顺地站在那里,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回家的喜悦。
下山的时候,他们选了一条与上不一样的线路。
这条线路,充满了未知与期待,大家都好奇它会带来怎样不同的风景。
这条线路已上山时的风景截然不同。
上山时的风景或许是险峻的山峰,而这条下山的路,可能是清幽的山谷,或是茂密的森林。
而且下山走这条路,还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早一点回到村子里。
虽然他们在此地休息了一夜,但并没有休息的很好。
夜晚的寒冷,加上多变的天气,让大家的睡眠质量并不高。
加上昨天走了一整天的路,此刻已经非常很疲惫了。
身体的疲惫,让大家渴望能早点回到村子,好好休息一番。
为此他们需要降低行走的难度,同时缩短回程的时间,早一点回到村里,早一些好好休息。
当然在这过程中,能欣赏与来世不同的风景,这算是一举多得了。
老陈叔和村民牵着骡子在前面走着,游客们不远不近的跟在身后。
因为不断被沿途的景色吸引,他们走的并不是很快。
那沿途的风景,或是盛开的野花,或是流淌的小溪,都让大家忍不住驻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