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员工的成就(1 / 1)

加入書籤

清晨,第一缕阳光如金色的丝线,轻柔地穿过窗户的缝隙,洒落在办公室的桌面上。

今天对于这个小小的办公室而言,注定是充满新希望与活力的一天。晓妍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早早地来到了这里,正式开启她作为苏魂助理的职业生涯。

晓妍站在办公室门口,手在门把上犹豫了片刻,深吸一口气,才轻轻推开了门。

办公室内,苏魂已经在忙碌地整理文件,她抬头看到晓妍,脸上立刻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晓妍,你来啦!欢迎你加入我们。”苏魂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笑容却充满了真诚。

晓妍有些拘谨地回应道:“苏魂姐,早上好!我来报道了。我不太懂的地方,还请您多教教我。”她的眼神中满是渴望学习的光芒,双手不自觉地捏着衣角。

苏魂起身,走到晓妍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别这么客气,以后咱们就是一起共事的伙伴了。先熟悉下环境,我给你讲讲工作内容。”苏魂的手拍在晓妍肩膀上,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随后,苏魂带着晓妍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介绍了各种设备和文件存放的位置。走到文件柜前,苏魂拉开一个抽屉,拿出一叠文件说:“这些是之前的商品资料,你有空可以看看,了解下咱们平台上的产品。”又指着一台电脑说:“这台电脑主要用于处理商品图片,相关软件都已经安装好了。”

接着,她们坐在办公桌前,苏魂详细地讲解着工作流程。“咱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平台商品上架,要准确填写商品信息,包括产地、规格、特点等,还要挑选和处理合适的展示图片,让顾客一目了然;二是网站文案策划,这得根据不同的活动和产品,撰写有吸引力的文案,突出咱们村子农产品和民宿的特色。”苏魂一边说,一边打开电脑里的文件示例给晓妍看。

晓妍听得十分认真,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着重点,嘴里还小声重复着关键信息。“苏魂姐,我明白了。商品上架这块,我之前有一些相关经验,应该能尽快上手。文案策划方面,我还得多向您学习,怎样才能写出吸引人的文案呢?”晓妍微微皱眉,一脸求知的模样。

苏魂微笑着回答:“文案最重要的是抓住产品的亮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发顾客的共鸣。比如咱们的民宿,它的亮点不仅在于独特的南方建筑风格,还有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氛围。你可以多去村子里走走,感受一下,这样写出来的文案才更真实、更有感染力。”苏魂耐心地解释着,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在苏魂耐心的教导下,晓妍逐渐进入了工作状态。她开始协助苏魂处理一些简单的商品上架任务,仔细核对每一项信息,力求准确无误。

晓妍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嘴里念叨着:“产地、规格、价格……嗯,都没问题。”

苏魂在一旁不时给予指导和肯定:“对,就是这样,图片再调整下亮度就更好了。”

看到晓妍学得如此之快,她感到十分欣慰。原本堆积如山的工作,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有了眉目。

苏魂的工作强度明显得到了缓解,她感觉轻松了许多,脸上的疲惫也渐渐被笑容所取代。

与此同时,在村子的鱼塘边,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李野正带着几个新员工在鱼塘边忙碌着。

这几个新员工,都是怀揣着对养鱼事业的热情来到这里的年轻人。他们围在李野身边,认真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

李野指着鱼塘里游动的鱼苗,说道:“你们看,这些鱼苗现在还很脆弱,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水温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一般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

说着,他拿起一个水质检测工具,熟练地进行检测,并向新员工们展示检测结果和相应的调整方法。

李野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看,这个数值就是酸碱度,稍微有点偏低,咱们得撒点石灰粉调节一下。”

一个年轻的新员工好奇地问道:“李伯,那怎么判断鱼苗是不是健康呢?”他歪着头,满脸疑惑。

李野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健康的鱼苗游动活泼,身体匀称,没有明显的伤病。如果发现有鱼苗行动迟缓、身上有白点或者伤口,那就要特别注意了,可能是生病了,得及时处理。”

李野边说边蹲下身子,用手指轻轻搅动水面,几条鱼苗欢快地游开。“像这样活跃的,就是健康的表现。”

在李野的悉心教导下,新员工们学得很快。他们跟着李野学习如何投喂饲料,掌握投喂的时间、数量和频率;学习如何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还学习了一些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其中一个叫阿强的新员工,对养鱼技术领悟得特别快。他仔细观察李野的每一个动作,认真记录下各种注意事项。在李野的指导下,他亲自尝试着投喂饲料,看着鱼苗欢快地争抢食物,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李伯,您看我这样投喂没问题吧?”阿强有些期待地问道,眼睛紧紧盯着李野。

李野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掌握得很快。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过多,避免造成水质污染。”李野拍了拍阿强的肩膀,给予肯定。

另一个叫小丽的女员工,对水质检测和调节十分感兴趣。她反复练习使用检测工具,力求每一次的检测结果都准确无误。

“李伯,这个数值是不是表示水质有点偏酸啊?应该怎么调整呢?”小丽拿着检测结果,虚心地向李野请教,眼神中满是认真。

李野耐心地解答:“对,稍微有点偏酸。可以适量撒一些石灰粉来调节,不过用量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李野拿起石灰粉袋子,示范着撒了一些到鱼塘里,边撒边说:“就像这样,均匀地撒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几个新员工已经基本掌握了养鱼的技巧。他们在鱼塘边忙碌的身影,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李野看着他们,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你们学得都很快,照这样下去,马上就可以独当一面了。以后这鱼塘,就靠你们年轻人啦!”

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公室里晓妍和苏魂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

苏魂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更具战略性的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知名度,如何优化民宿的推广方案等。

她坐在办公桌前,眉头微皱,思考着:“是不是可以和一些旅游博主合作,进行推广呢?”

而鱼塘那边,新员工们在李野的带领下,把鱼塘打理得井井有条。鱼苗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仿佛预示着未来满满的收获。

阿强看着鱼塘里长大一些的鱼苗,兴奋地说:“李伯,您看这些鱼苗长得多好啊!感觉我们的努力都有回报了。”

李野笑着说:“是啊,只要用心,肯定会有好结果的。不过可不能掉以轻心,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

中午时分,阳光变得愈发炽热。晓妍和苏魂完成了上午的工作,伸了伸懒腰,相视而笑。

“晓妍,多亏有你,今天工作轻松多了。走,咱们去吃午饭,下午继续加油!”苏魂说道,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好呀,苏魂姐!下午我争取把那个文案初稿写出来。”晓妍充满干劲地回应道,还握了握拳头给自己打气。

在鱼塘边,李野和新员工们也结束了上午的工作。阿强兴奋地说:“李伯,今天又学到了好多东西,感觉自己离成为养鱼专家又近了一步!”

李野笑着说:“哈哈,继续努力!走,都去吃饭,下午还有新的任务呢。”

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期待,朝着村子里走去,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的上空。

这一天,无论是办公室的工作,还是鱼塘的事务,都在稳步推进,为村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傍晚,夕阳的余晖再次洒在村子里,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晓妍和苏魂走出办公室,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明天的期待。

“晓妍,今天表现很棒,明天继续加油哦!”苏魂鼓励道,眼神中充满了认可。

“好的,苏魂姐!我一定会努力的。”晓妍坚定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光芒。

与此同时,李野和新员工们也在鱼塘边做着最后的检查。

看着鱼塘里生机勃勃的鱼苗,李野感慨地说:“你们看,这些鱼苗就像咱们村子的未来,只要好好培养,一定会有好收成的。”

新员工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就在这时,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鱼塘走来,正是张遥。

他双手背在身后,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对村子各项事务的关切。

张遥来到鱼塘边,看着忙碌的众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家辛苦了!我来看看鱼塘的情况。”

李野赶忙迎上去,说道:“张遥啊,你来得正好,这几个年轻人学得可快了,现在都已经能上手不少工作了。”

张遥笑着看向新员工们,说道:“是吗?那可得让我见识见识。”

阿强自告奋勇地说:“张哥,我给您展示下投喂饲料吧。”

说着他拿起饲料桶,熟练地沿着鱼塘边均匀地洒下饲料。鱼苗们迅速聚集过来,欢快地争抢着食物,泛起一圈圈涟漪。

阿强边投喂边说道:“张哥,投喂饲料讲究定时、定量,这样既能保证鱼苗吃饱,又不会造成水质污染。像现在这个阶段的鱼苗,每天投喂三次,每次的量要根据鱼苗的数量和生长情况来调整。”

张遥看着阿强熟练的动作,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啊,阿强,看来你学得很扎实。”

小丽也不甘示弱,拿着水质检测工具说道:“张哥,我给您看看水质检测。”

她认真地操作着检测工具,不一会儿,检测结果出来了。小丽指着数值说道:“张哥,您看,现在水质的酸碱度在正常范围内,水温也保持在适宜鱼苗生长的区间。不过,如果数值有偏差,我们也知道怎么调整。就像之前水质偏酸,李伯教我们撒适量的石灰粉来调节。”

张遥看着检测结果,又看了看认真讲解的小丽,夸赞道:“小丽也很棒,对水质检测和调节掌握得很好。这水质可是养鱼的关键,一定要时刻关注。”

其他新员工也纷纷展示了自己学到的常见鱼病防治知识和观察鱼苗生长情况的方法。他们详细地向张遥介绍如何通过观察鱼苗的游动姿态、体表特征来判断是否有潜在疾病,以及针对不同病症的防治措施。

张遥听完新员工们的介绍,不禁竖起大拇指:“大家都非常出色!短短时间内,能把养鱼的各项技巧掌握得这么好,真的不容易。你们的努力和学习能力,让我对鱼塘的未来充满信心。咱们村子的发展,离不开你们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

新员工们听到张遥的夸赞,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阿强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张哥,这都多亏了李伯悉心教导,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呢。”

李野在一旁笑着说:“他们都很有天赋,也肯吃苦,学东西又快又认真。我相信,以后鱼塘在他们手里,肯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张遥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鱼塘的发展只是村子众多事业中的一部分,而这些新员工就像星星之火,未来也许能成燎原之势,为村子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他鼓励大家道:“大家继续保持,我们一起努力,不仅要把鱼塘经营好,还要和村子的其他项目相互配合,打造出咱们村独特的乡村旅游模式。到时候,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子的好,让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

众人纷纷应和,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这个宁静而美好的傍晚,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