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电商培训(1 / 1)

加入書籤

张遥凭借积累的见识与经验,敏锐地察觉到电商这一新兴领域将成为南山村破茧成蝶的关键契机。

为了让每个村小组都能搭乘上电商发展的快车,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在村委会开设一个电商培训班,期望以此为纽带,将南山村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广阔的市场,开启村子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村主任王满福得知张遥的这个想法后,内心如同燃起一团炽热的火焰,激动不已。王满福,这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几十年来一心扑在为村民谋福祉的事业上。

他见证了村子的兴衰变迁,深知发展机遇对于南山村的重要性。在他眼中,张遥的这个计划犹如黑暗中的明灯,为村子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

凭借着自己在村里多年积攒下的崇高威望,他挨家挨户地走访各个村小组。每到一户,他都热情洋溢地动员年轻人参与此次培训。

“孩子们,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学好电商,咱村漫山遍野的好东西就不愁卖不出去啦,以后的日子肯定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王满福那充满热忱与期待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各个村小组中久久回荡,敲打着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门。

张遥深知要让培训班顺利开展且卓有成效,仅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多方打听,四处奔波,终于邀请到了电商领域的行家苏魂一同授课。

苏魂进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也算历经无数风雨洗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电商运营的各个环节可谓了如指掌。

无论是复杂的平台规则,还是变幻莫测的市场趋势,他都能精准把握,堪称电商领域的“活地图”。

培训班开课那天,村委会的会议室仿佛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来自各个村小组的年轻人早早地就聚集在这里,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仿佛一群即将探索神秘宝藏的冒险者。

张遥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他满怀激情地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咱们这个意义非凡的电商培训班正式开课啦!

电商就是咱们村子走向富裕的新希望,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只要大家认真学,以后咱们村漫山遍野的水果、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都能卖到全国各地去,让咱们的腰包都鼓起来!”

苏魂紧接着张遥的话,语气坚定地说道:“没错,电商看似复杂得像一团乱麻,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如同找到了线头,一切都会变得有条不紊。接下来的日子,我和张遥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大家,带着大家一起在电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课程正式拉开帷幕,张遥从电商的基本概念讲起。他深知村里的年轻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紧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阐述着电商的本质以及它如何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大家看,咱们村里漫山遍野的水果,以前只能眼巴巴地等人来收,人家说啥价就是啥价,咱们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价格还被压得死死的。但通过电商,咱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双翅膀,可以直接把水果卖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价格说不定能翻好几番呢!”

张遥说着一边在黑板上画着简单明了的示意图,一边用生动的比喻和案例,让年轻人们更直观地理解电商的运作模式,仿佛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苏魂则着重讲解电商平台的操作技巧。他熟练地打开电脑,现场演示如何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注册店铺,如何上传商品信息。

“大家注意看,商品图片一定要拍得清晰美观,就好比咱们去相亲,第一印象很重要。图片就像是咱们农产品的脸蛋,好看了才能吸引顾客。标题也要精准,突出咱们农产品的特色,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出咱们的东西好在哪里。”

苏魂一边操作,一边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还不时地停下来,解答年轻人提出的各种疑问。

村里的年轻人们学习得格外认真,仿佛一群嗷嗷待哺的雏鸟,渴望汲取知识的养分。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和电脑屏幕,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沙沙的写字声仿佛是知识播种的声音。

王东这个思维活跃的小伙子,一边快速地记笔记,一边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苏老师,那我们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店铺呢?总不能守株待兔吧。”

苏魂笑着回答:“这就涉及到电商运营中的推广技巧了。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咱们可以利用微信、抖音这些平台,还有当下最火的直播,把咱们的店铺和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南山村的宝贝。”

一旁的周萌也不甘示弱,她眨着明亮的眼睛,问道:“张老师,我们在网上卖东西,怎么保证货物能安全送到顾客手里呢?要是路上出了啥岔子,顾客不满意,那可就麻烦了。”

张遥耐心地解释道:“这就需要和可靠的物流公司合作,多打听打听,选那些口碑好、服务好的。

而且我们还要做好售后服务,顾客有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解决,让顾客感受到咱们南山村人的真诚和热情,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他们下次才会继续买咱们的东西,还会帮咱们宣传呢。”

随着课程的深入,年轻人们逐渐掌握了电商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然而,学习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年轻人在拍摄商品图片时,总是拍不出理想的效果,不是光线昏暗得像傍晚,就是角度刁钻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张遥和苏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二话不说,带着年轻人来到硕果累累的果园,进行现场教学。

“大家看,光线要从侧面打过来,就像这样,这样能突出水果的色泽和立体感,让水果看起来更加诱人,就像在跟顾客说‘快来把我带走’。

而且拍摄的时候,要多换几个角度,多尝试,找到最能展现水果特点的角度,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美呢。”张遥一边亲自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还不时地让年轻人自己动手操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问题。

还有些年轻人在撰写商品描述时,语言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缺乏吸引力。苏魂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花费大量时间收集了一些优秀的商品描述案例,和大家一起分析学习。

“你们看,这段描述不仅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基本信息,还巧妙地融入了咱们村子的特色和文化,让顾客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咱们也要学会这样去写,赋与商品灵魂,才能打动顾客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

在一次直播带货的模拟课程中,杨东被推选为“主播”,检验学习的成果,以及面对镜头的勇气。

一开始他紧张得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声音都有些颤抖,站在镜头前,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张遥和苏魂在一旁不断鼓励他:“杨东,别紧张,就把镜头当成是你的好朋友,和他们聊聊咱们村里的水果,讲讲种植过程中的趣事,就像平时跟咱们聊天一样自然。”

杨东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带来我们南山村的特色水果,这芒果都是我们精心种植的,不打农药,纯天然,每一个都饱含着我们南山村人的心血……”杨东的表现越来越好,话语越来越流畅,还不时地穿插一些有趣的种植小故事,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在培训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有部分年轻人觉得电商发展前景虽好,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他们家中还有繁重的农活要忙,根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电商运营中。

张遥得知这个情况后,心急如焚。他立刻找到王满福,两人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紧锁眉头,认真商量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根据年轻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安排,将课程分成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线下课程集中讲解重点知识和进行实操指导,确保年轻人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电商技能;线上课程则通过精心录制的视频、实时的语音讲解等方式,方便年轻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无论是在田间地头休息,还是在家中做家务,都能随时随地学习电商知识。

同时村里组织了互助小组,让年轻人在忙农活时可以互相帮忙,你帮我除草,我帮你施肥,这样既不耽误农活,又能保证电商学习的进度,真正做到两不误。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培训班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年轻人们纷纷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店铺,精心上架了村里的农产品。一开始,订单量并不多,就像星星之火,但大家并没有气馁。他们深知,成功需要耐心和坚持。

他们不断优化商品图片、描述,让图片更加精美,描述更加生动;积极进行推广,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的店铺和产品。

周萌利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技能,为店铺设计了独特的logo和宣传海报,那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创意,吸引了不少顾客的关注,就像一块磁铁,将顾客纷纷吸引过来。

王东则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村里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和有趣的乡村生活,他用朴实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展现了南山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积累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订单量也随之逐渐增加。

看到年轻人的努力和进步,张遥和苏魂感到无比欣慰。

他们深知,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于是,他们继续兢兢业业地为年轻人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一次店铺数据分析课程中,苏魂通过仔细研究发现一些店铺的顾客群体定位不够精准,导致转化率不高,就好比射箭没有射中靶心。

他便耐心地指导年轻人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深入了解顾客的年龄、地域、消费习惯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

“大家看,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年轻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包装和个性化,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设计一些时尚的包装,推出一些限量版的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追求独特的心理。”

随着订单量的进一步增加,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物流配送速度慢、货物损坏率高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张遥意识到,必须建立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物流体系。他再次奔波起来,与多家物流公司洽谈合作。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和协商,终于与一家实力雄厚、口碑良好的物流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这家物流公司在村里设立了专门的物流代收点,优化了配送流程,提高了配送效率,还承诺会加强对货物的保护,降低损坏率。

同时张遥还组织年轻人学习物流管理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跟踪货物运输情况,及时处理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电商业务的不断发展,南山村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也引来了一些竞争对手的嫉妒和恶意竞争。

有些不良商家故意抹黑南山村的农产品,散布谣言说南山村的水果使用了大量农药,质量不过关。

这一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导致南山村的农产品订单量急剧下降,年轻人们心急如焚。张遥得知后,迅速采取行动。

他组织年轻人收集证据,证明南山村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无污染。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声明,澄清事实真相,还邀请一些权威的检测机构对南山村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公之于众。

此外他们还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沟通,要求平台加强对不良商家的监管,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谣言逐渐被击破,南山村的农产品订单量逐渐恢复,并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